bluesystem wrote:
只是我沒辦法把IPC跟3D列印還有IoT串起來耶?
Arduino板子或其它MCU的板子,這也算IPC哦?...(恕刪)


IPC的範圍很廣,
如研華就有IoT的產品(強者偶朋友在研華)

Embedded IoT Solutions
研華科技與Linear Technology 合作規劃智慧城市及 IoT 解決方案
研華與Intel聯手推出IoT物聯網閘道解決方案— UTX-3115

研華跨足3D列印產業,跟以色列品牌廠商Stratasys合作,提供3D列印機中電腦控制器模組
~
新漢也有做IoT。
~

工業電腦什麼都能做的。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8697&pnumber=1
日本專業人士:這幾間台灣公司正成為全球「物聯網」最強廠商

台灣電子產業轉攻產業設備和IoT(物聯網)的動向全面展開。各企業都在加快速度擺脫偏重於停滯不前的個人電腦業務。在工業電腦市場,台灣的大型板卡企業推出了雲端服務。其中有些企業的增長速度甚至超過了以往。進軍節能、環境業務的企業也在增加

領軍的是研華科技(Advantech)和凌華科技(ADLINK Technology)等台灣板卡企業
~

IoT只是一個新名詞,
IPC廠商跨足IoT粉簡單的。
pingyingtu wrote:
IPC的範圍很廣,
如研華就有IoT的產品(強者偶朋友在研華)
Embedded IoT Solutions
研華科技與Linear Technology 合作規劃智慧城市及 IoT 解決方案
研華與Intel聯手推出IoT物聯網閘道解決方案— UTX-3115
研華跨足3D列印產業,跟以色列品牌廠商Stratasys合作,提供3D列印機中電腦控制器模組
~
新漢也有做IoT。
~
工業電腦什麼都能做的。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8697&pnumber=1
日本專業人士:這幾間台灣公司正成為全球「物聯網」最強廠商
台灣電子產業轉攻產業設備和IoT(物聯網)的動向全面展開。各企業都在加快速度擺脫偏重於停滯不前的個人電腦業務。在工業電腦市場,台灣的大型板卡企業推出了雲端服務。其中有些企業的增長速度甚至超過了以往。進軍節能、環境業務的企業也在增加
領軍的是研華科技(Advantech)和凌華科技(ADLINK Technology)等台灣板卡企業
~
IoT只是一個新名詞,
IPC廠商跨足IoT粉簡單的。


原來如此,感謝。

IPC廠商跨足IoT不難這我確定,因為這東西本來也就沒太難。
反倒是覺得這樣的東西用IPC廠商的功力來做有點殺雞用牛刀...

至於「跨足3D列印產業」就我來看比較像接到人家的訂單...
工業等級的3D印表機,比較願意花大錢,用的板子等級會比較好,
也有會需要長期供貨,畢竟不是什麼消費性的產品。

不過把IPC廠商當成「只要價格能接受,就什麼板子都能做」
的廠商來看的話是也沒什麼奇怪,畢竟IPC廠商就是什麼都接,
量都不大,但都很貴。簡單點說,就是(相對)比較偏門的東西,
IPC廠都能做的意思。

但有些說是跨足,我覺得那就叫吹牛了...
(研華那個IoT看來是有認真在做的)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pingyingtu wrote:
IPC的範圍很廣,...(恕刪)

本人跟這些產業有點關係所以來說說其中奧妙好了,IPC 跟 IOT 的概念其實有點不同 IPC泛指在工業生產製造中所需的電腦控制系統因為需求與民生用有所不同所以會依照各產業有需要設計達到其需要的規範通常最難的就是穩定度了.我常遇到IPC客戶被他的客戶追這一個5,6年前賣出的Platfrom有問題而被要求退貨的.所以最近有些pc廠來玩ipc這塊時能提供的7年long life support就不是很到位了.

那iot跟ipc又由何關係?以前ipc產業的最終客戶通常買來ipc後有時會布建在無人的環境中此時如果導入iot概念時它能夠提供給你龐大的分析數據進而改善不良的配置達成減少金錢的支出,另外iot的另一個商機就在智慧城市智慧家庭的建置.

我想有人會說iot對ipc業者來說是很簡單的,應該是著眼在如果以硬體設計來說的確iot的硬體其實都蠻簡單的比起server,車用電子或者醫療儀器,但是iot的核心軟體系統分析其實是另一塊比較新的東西如何使用這些big data進而產生人們所需要的結果這才是其中最精華的部分.

另外我也贊成ipc的工程師並不一定賺得比pc多但是工作壓力我覺得比pc來得小,所謂10年磨一劍ipc的產品週期長所以一個產品通常開發的時間比較長工程師比較不用常常加班趕專案.



whalecat wrote:
我想有人會說iot對ipc業者來說是很簡單的,應該是著眼在如果以硬體設計來說的確iot的硬體其實都蠻簡單的比起server,車用電子或者醫療儀器,但是iot的核心軟體系統分析其實是另一塊比較新的東西如何使用這些big data進而產生人們所需要的結果這才是其中最精華的部分.


大大是內行人。
IoT的著眼點不是在硬體本身,那部份真的不難。
但是如何利用IoT去分析使用者的習慣,與商品產生關聯,這才是最有可能賺到錢的地方。
不過軟體也好,big data也好,台灣要跟上還得多努力...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