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印度人學學科技人才的培育吧


大嘴盧魚 wrote:
正本清源一下.早在...(恕刪)


贊同,工作經驗 新竹八年,聖地牙哥五年,矽谷兩年 路過
印度一部分人很厲害,但是在他們的國家卻無用武之地,他們國家基礎太差。
現在中國的網路科技跟美國旗鼓相當,有些領域比美國發展的更好,2014年一個淘寶交易額就比亞馬遜和eBay的總和還高。
但是印度就太差了,基礎設施跟八九十年代的中國一樣,根本都沒有一家像樣的網路公司
也是兩地工作過
也和樓主騎過車
很贊同樓主的觀察

希望不要成也印度
敗也印度才好
如果很多環境下看到的都是印度人
那美國的管理課程都要改寫了
多元的環境才是正常
個人是這麼認為
可以請教各位跟印度裔打過交道的大大, 如何聽懂印度口音英文?!

我也常要跟印度同事工作, 但是我真的8成聽不懂他在講啥?
(每次都要把聽到的關鍵字猜他們要講的話再重述一次跟他們確認, 跟美國同事溝通就比較沒問題)

要怎麼去抓他們的音?

大嘴盧魚 wrote:
我在美國矽谷知名的網...(恕刪)


那又如何還不是幫美國人賺錢
robinking wrote:
那又如何還不是幫美...(恕刪)


++ 我也在中國當打工仔

from VIDA ORANGE:
(http://buzzorange.com/vidaorange/2016/03/02/live-in-bay-area-grow-up/)

台灣人,你不夠努力還成天喊累》在永遠人外有人的灣區,我的 5 大錯覺與成長

. . . . . . 錯覺一,是以為能流利地講兩種語言就讓我與眾不同。
我能說流利的中英文,也非常了解兩地的文化。於是初來此地,以為也許這樣,可以讓老闆更注意到我?結果當初面試我的三個老闆,每個人都會說兩種以上的語言。
在這裡,以語言來說:只要是歐州長大的,通常都一口氣會說英文+西文+法文+義文+葡文,或英文+德文。在美國長大的,念書通常會學西文或法文等。只要是猶太人血統的,就又會講希伯來文。移民的第二代,通常至少聽得懂自己爸媽的母語。這些排列組合混一混,我發現在眾多移民的灣區,只有少數的人只會講英文。
在台灣,能把英文講好已經加分;來這後,會講英文是必須,會講中文的人非常多,還有更多天殺的講三種語言以上的人(還要不同語系的)。
版主的看法的確反應了一些目前的狀況, 但並不是所有的科技業都那麼在乎表達能力溝通技巧的
只能說各國文化不同,印度有印度的方式吧, 或者只是版主工作的屬性吧
我看到的台灣工程師就是簡簡單單的科技人, 努力把工作完成就是
而台灣的電子業尤其前瞻技術的半導體業說實在一點也不輸美日
版主應也是台灣培育的菁英份子之一, 台灣的科技人才培育應是ok的, 請別擔心
杞人憂天

以前日本強就說日本人厲害

後來韓國人強就說韓國人厲害

新加坡軟體業成功了就說新加坡人才多

中國這幾年變強了,又說不能小看中國人..

請問你什麼時候看的見台灣人也是不輸人家的????

當你在一個小的環境中,你看到的一點點都覺得好巨大

白人才是數量最多的不是嗎???

所以我們應該要學的是白人的那一套吧???
我愛01

大嘴盧魚 wrote:
我在美國矽谷知名的...(恕刪)

連老師自己都沒辦法了
更別提要教給學生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