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 國小老師總所得4,632萬,比大學教授還高1000萬!!!!

我是覺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而已,所以才被戲稱是鐵飯碗而不是金飯碗。
這個表格簡單到以中研院的水準是否太low了一點,還是記者斷章取義的正常發揮?數字是在某些條件下會出現,但跟一般情況又差異不小⋯到底是狀況外,還是故意誤導?
教授的情況我不知道,但把兩者相比,是認為教授該加薪,還是教師該減薪呢?拿工作三十年跟二十年薪水加總來比也不是不行,但工作時間條件本身就差異很大,結果直接類比適當嗎?
教職工作有好有壞,但薪資說有多高是太誇張了,各行各業都有甘苦,前幾天一篇台gg助工5年年收90萬想轉職,也是各方看法不一。我是覺得,除非你是當事人或從業人員,哪怕你是從親朋好友中看到或聽到,恐怕多是以偏概全或難窺全貌吧?
Ps:國中小教師已經繳稅好幾年了,表格還稱不用繳稅⋯相信以中研院的水準,研究是更早之前做的。但記者毫無查證就刊登,這樣可以嗎?
講這麼多,先去查一下老師資格有多難考在說,更別提少子話的衝擊。
說這麼多幹嘛
小學老師大學畢業就可以當
快去當就好
只會仇視錢領的多的職業並無法改變什麼

嗯 其實可以改變什麼啦 讓這社會更亂
請用你的腦袋好好想一下
erc wrote:
一樣,也沒有一個大...(恕刪)
請問是中研院那位院士發表的呢?
堂堂院士應該可以透露姓名吧
房市小牛 wrote:
大學教授:博士才可...(恕刪)
一個36年總所得,一個25年總所得,這有什麼好吵?
這11年的差距不就出來了?
PDA&MAC新手 wrote:
一個36年總所得,...(恕刪)


正解 ,

所以這個圖及文背後的目的到底是甚麼?

以及為什麼不用真實薪資 , 反而用了最高薪資來X年資 ,

造成假象來吸引眼球?

這些都需要思考....

這個比較沒什麼意義吧,數據可以說話,但數據也可以被操弄,實際的重點是

我們這一代的年青人拿得比前人少,還要掏出很多錢,甚至要預支未來的錢
要去養這些退休老人,然後,可以預知,
我們的下一代是沒有辦法像我們現在養那些老人一樣,養我們的,


雖然沒辦法做到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但至少不要是前人挖坑給後人跳
教授要往上爬念到博士都30幾歲了 
國小國中高中老師只要私立大學都能當

lucienouter wrote:
大學教授的專案怎麼算?

業界收入怎麼算?

掛名顧問費怎麼算?

各種委員會委員車馬費怎麼算?

各種政府計畫提供的津貼怎麼算?...(恕刪)


漏了一個“政論節目的主持費怎麼算?“


房市小牛 wrote:
大學教授:博士才可擔任,總所得3568萬
國小老師:大學生即可擔任,總所得4632萬
不是說工作比較專業,比較用功的人要領比較多
這是怎麼了?
難道台灣工作只能挑軍公教????


你可以國中畢業以後用功研習,當一個專業的水電工,
水電工薪水一年84萬,依你這個表的邏輯從16歲當到65歲退休,可以領4116萬,再加上勞保350萬,哇也是比大學教授棒喔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