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以前國小時 有一次上課,是"差不多生先"http://www.skhsbs.edu.hk/chi/ref/Artical/166.htm~~~我覺得這篇很好快30年了國小的上過的課文我只記得這個了或許現在也沒了吧,台灣的社會風氣如此"差不多就好"得過且過,所以才會有些奇奇怪怪的明明就不合法,但是大家也說見怪不怪了, 另外像很多電視劇以歷史故事為主軸,但是多加了一些或是改了一大堆東西,很多人當讀歷史一樣在看。
其實文字就是約定俗成大家知道意思就好以前我也覺得大家都在寫錯字但後來接觸到小六的國語很多奇奇怪怪的問題比如說莘莘學子,這莘要唸成"申",唸新被扣分在這邊笑人家再寫成在的你們知道嗎??這東西改來改去的也很多已經積非成是也許再過個50年字典會告訴我們在跟再通用
所以分的清楚會賺比較多?這讓我想到英文課用英文寫未來希望~我寫畢業能領到4萬~直接被老師嗆說連英文字都分不清楚了~還想領4萬與其說在跟再選字上礙眼~不如說一種態度~很受不了一些人明明在喇賽也要叫你挑字~說看得很辛苦~發出來的信內容卻不自己檢視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