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日報:工作太血汗不是「一例一休」的錯



「明明是無產階級的命,卻操著資本階級的心」

這句寫的好,很多人明明就是受薪階級,卻總以為自己是跨國企業總裁,企業霸主
自己若不替資方權益多著想,多幫著資方打壓勞方權益,國家經濟就會陷入萬劫不復

但實際上這種人始終是被分配者,也只是勞工,卻試圖打壓其他被勞工的利益,最可惡的

本身是最底階層,利益每天都在被損害,卻具有統治階級的意識.這句話講得真好.社會上一堆這種人.不說我還以為他是董事.其實他是個3人小組的組長...底薪22k

cougar2015 wrote:
別以為給錢人就來,勞力不足現在多是工廠工地居家使用外勞,
其他會直接面對國人的餐飲,門市類,外勞不會國語怎麼請.
昨天才一則花1.2億裝潢連鎖餐廳,5間因人員不足只好只開一間.
找外國人來怎麼點菜?
工作權護照等等先不談

護士的工作也一樣,英文問你那裡痛....鴨子聽雷哩
別以為有錢就擺得平(恕刪)


給錢人當然就會來,給錢沒人來那想請問你給多少?還是只看新聞報導就來人云亦云?
有給到法定薪資嗎?還是粗重工作只給法定薪資才再那邊說請不到人台灣年輕人都草莓?
給低薪說請不到人,這是老闆為了申請引進外勞的手法而已好嗎?

1億裝潢請不到人新聞更好笑
比最低薪資多幾千~一萬會請不到人嗎?
有1億裝潢,沒錢多給幾千~一萬薪水?
那就是老闆太爛 人家去面試看到老闆那個樣子寧願不要這個薪水!
不要以為現在年輕人都像以前被洗腦那一代 會信仰什麼忍氣吞聲 吃虧就是占便宜這種鬼話

講回醫院的問題 以前護士就是被凹假 加一堆班 一堆假到年底修不完最後低價賣回給醫院 所以醫院也不用多請人
反正現有人力能凹就凹 靠加班買假稱的下去幹嘛多請人
現在強制休假加班費變貴了 所以沒辦法凹了
但醫院還是不多請人 人手當然不足
然後這個怪到一例一休身上?會不會太好笑?
現在只是恢復常態而已


護理師依法休假,很好呀!!

一例一休,並不是說不可加班,是要給足休假日加班費及強制工員7休1

A、請給足加班費休假日也可出勤
B、補足人力

真的有需要員工出勤請給足加休假日薪水,那也只有週休一日而己
(例假日還是讓員工休息吧!!! )

是醫院沒賺錢嗎??? 還是勞工奴性太強!

「明明是無產階級的命,卻操著資本階級的心」<<<<<<<<是贊,也是悲哀!!!

其它勞工亦然!!


台灣最賺錢的醫院換人做!健保署今(5)日公布104年領取健保費用逾6億元的112家醫院財務報表,最賺錢醫院由台大醫院首度擠下林口長庚,整體盈餘20.84億元居冠,第二、第三名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20.35億、林口長庚19.43億,至於台北榮總則以11.31億首度擠進前十大賺錢醫院,排名第四位。

佛貝魯男爵 wrote:
如果基本薪高.休假...(恕刪)

marxjs1641 wrote:
「明明是無產階級的...(恕刪)


對岸有句
吃地溝油的命
操中南海的心
真是貼切
還好有回報檢舉功能,拯救茺哥玻璃心

ForLucky wrote:
全台只有護理人員這種工作
那請問因為何會很多人說三輸
我常常要抽血,現在有的就星期六不抽了,那我可以上班時間去抽血嗎?
是要立法保護醫療人員吧和提升薪水吧

但在網路上比較常看到的原因是 缺人
提高 薪資 會有用嗎
也不是政府說提高薪資 就能提高

再來 抽血的不一定是 護理人員
GOOGLE 醫檢師

另外剛查了 說 醫護 早已適用 勞基法
但問題還是存在
GOOGLE 醫護人員 勞基法
GOOGLE 醫護人員一例一休
一例一休不是不行

而是

公司不賺錢,搶著放假加薪

時間點合適嗎?????

要分餅也要有餅

一個政府拿不出經濟政策

一直提出造成雙方對立的政策模糊無能的事實

才是大家罵政府的原因
cougar2015 wrote:
別以為給錢人就來,...(恕刪)


會有錢裝潢一億元,卻沒有錢高薪請人和加班費真的很可笑
會有以為這則新聞真是一例一休害得更好笑了
「沒有請不到人的工作,只有請不到人的薪水」


餐飲業要講中文的外勞也還不簡單?
同樣那句話
「沒有請不到人的工作,只有請不到人的薪水」
去人力仲介公司多花點錢照樣請的到會講中文的好嗎?

你去看看工廠裡的外勞,也是一堆會講中文啦!
護理師要會英文還不簡單,還是那句話拉!
這就跟台灣棒球一樣,很久以前棒球只有美國,日本,韓國, 中南美洲國家在玩,古巴被排除在國際比賽外,
台灣只要打敗日本韓國就是全世界(其實也才5,6國)前三名,後來奧運準備納入棒球,歐洲人開始玩,荷蘭義大利也起來了,
大陸體育是金牌導向,想當然也積極培育選手了,所以現在世界賽,經典賽被打爆很正常,因為競爭變多但是台灣沒有進步,
有能力的選手當然去美日打職棒。
台灣還在沉醉在亞洲四小龍時代,要知道當時中國還沒起來,現在中國快可以與美國平起平坐了,做直接投資的外資都去中國不來台灣了,當初高速成長時不做勞工政策,現在往下才在搞有的沒的,企業投資能量只會越來越少,所謂的投資只剩下短線投機的房地產與股市而已了,其實只會更造成貧富不均,應該要學新加坡,開放人才自由流動,加強基礎建設,降低政府管制,最好把民意代表砍掉2/3


suyasei wrote:
但在網路上比較常看...(恕刪)


適用勞基法又如何?沒有精實的勞檢、逞罰性賠償、吹哨者條款,資方會怕??更別提醫療方面還能扣個道德的大帽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