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對半液態金屬機台了解嗎?

手錶就已在應用了阿
請辜購Omega liquid metal
你是說熔鍛機嗎
一止宗山可人 wrote:
不知道名詞有無輸入...(恕刪)

一止宗山可人 wrote:
不知道名詞有無輸入...(恕刪)


如果指的原材是液態, 那應該就只有Liquid metal 液態金屬
Apple 之前就買了一間專做液態金屬的公司
iPhone的Sim卡小針就是用液態金屬做的


如果原材指的是固體, 那就有分兩種
一種是鑄造, 將原材熔化後, 倒入模具


一種是粉末治金, 原材是粉末狀, 置入模具內, 壓製而成

一止宗山可人 wrote:
倒入材料成型前的液態化進去模組然後生產
好像生產出來的東西更好更堅固


金屬方面
脫蠟、翻砂,就是這種的,不過精度(公差)是大問題
目前像是最夯的3D列印,最大的問題點也就是精度(公差)
至於冷鍛,熱鍛的只適合比較簡單的外型,太過複雜的也無法成形

壓鑄(鋅合金,鋁合金)
技術已經相當純熟,但是精度還有砂孔也是有待在進步
先前我有參加過半固態射出研討會(克服砂孔的技術),還有許多技術尚待克服

目前來說CNC還是無法被取代的...
唬人的名子
大家回的那麼認真


"半液態金屬機台"太籠統了

鍛造會加熱到半液態,但沒人會說那是啥小"半液態金屬"

一止宗山可人 wrote:
不知道名詞有無輸入...(恕刪)


你應該是問 3D列印部分 而液體成形方式...
雷射去打3D 立體 來光固化成型
材料 液態光敏樹脂


SLA列印技術

技術原理:
SLA(Stereo Lithography Apparatus,光敏樹脂選擇性固化)。

你上網搜尋就有了~
這不就是射出成型嗎?
這有什麼?
還是一樣要模具
只是溫度高一點
關鍵字 非晶 amorphous 金屬玻璃 BMG 液態金屬 高熵合金

非晶並非穩定材料,是介穩材料
只要給他足夠溫度,材料還是會趨於結晶

所有金屬材料在冷卻過程中,都會因為熱力學平衡的結果,產生各種缺陷,也就是我們常見的結晶材料
但也因為缺陷,所以我們很難達到材料的"理論強度"
理論上所有金屬材料只要有足夠快的冷卻速度(非平衡冷卻)
讓液狀金屬"來不及"結晶,就會得到非晶材料
而由於金屬原子排列方式類似液態時的排列方式(無序排列),因此也有人稱為液態金屬

生活中最常見的非晶,就是玻璃
而非晶合金也擁有一樣特性
堅硬而易脆,塊體非晶也有人稱金屬玻璃

塊體非晶有很大的彈性變形
但幾乎沒有塑性變形
所以你去破壞他時
只有兩種結果=>斷掉or完全沒事
不會像其他常見金屬材料你可以折彎它,並且移除外力後,它還是彎的

由於大部分的材料,要成為非晶的冷卻速度,快到難以達成,幾百萬K/S
有人發現,有些成分只要每秒幾百K的冷卻速度就可以達成非晶
有人開始研究,怎樣的材料組合可以有最大亂度,因此發展出高熵合金

而在塊體非晶製作過程中
大多是用電弧熔煉,銅模抽真空,然後打開閥讓熔融金屬液進入銅模快速冷卻
這樣材料一些特殊的物理化學特性
因此蠻多材料系的在做這樣的研究

但是這樣的產品很難商品化
因為金屬液要注滿模穴,需要一定的溫度才會有足夠的流動性
但要形成非晶又需要快速冷卻
這是個衝突製程

所以結果就是 做不大,可以做到直徑8mm的圓棒已經不簡單了
其他複雜形狀更是會有很多射不滿的問題
或是射滿了,但是很多地方已經結晶了

非晶材料在結晶溫度前
會有一小段溫度,過冷液態溫度區,這溫度區大小因材料成分而異,通常有幾十K就很厲害了
而這溫度範圍內,材料會有超塑性(會有點像麥芽糖一樣),材料介於固態與液態之間,所以也有人稱為半固態
只要可以讓全部材料都均勻地保留在這溫度範圍內
就可以達到更大尺寸的塊體非晶

一止宗山可人 說的技術就是利用這特性的成型技術


這種材料的機械性質很特殊
但是很難應用
形狀受限
材料昂貴
製程設備昂貴
良率低
無塑性變形,因此會發生無預警破壞
無法熱處理
難以加工
無法焊接

總之目前並無太多東西真正量產
並且是需要它的特殊性質的
應該不是新技術

那就是鑄造(翻砂),只是精度不佳,適合製作大型機台的毛胚架構。

畢竟機械範圍真的太廣了。

建議可以翻一翻機械製造,裡面都有介紹各種基本加工方法。

後面的討論就真的太專業了,材料力學、流體力學,這個就交給專業的工程師來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