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應該要廢除非管理科系(副)學士直升EMBA及相關管理碩士班?

汗顏啊
原來我這個台大理工碩士,工作幾年幹到上市公司中高層,還跨行當行銷總監的咖
還好高騖遠辭職花快五百萬念個世界前五的MBA
這樣的學經歷被你們這種不知道啥學校管院、不知到有沒有刊過期刊、拿過點數(學術研究=0),也可能還在底層鬼混的小眼睛中是個屁啊?

怪怪,我在北京工作時一堆光華、清大的MBA,常被我這種大外行用大外割拋到牆上
現在自己公司好幾個台大管院的學妹,做行銷及數據分析,其中一個還是財金碩士,剛畢業也啥都不會

在小弟我眼中
沒有經驗的管院畢業生,只會空洞理論,不經世事,在商場上穩死...
回台大當業師時,管院及某院教授也一直著重我們商場經驗,一再詢問我們管理萬人企業、的實戰技巧與心得

雖然這些一路管院上來的學妹還要調教,但這些我每月每人花6.5~8萬來的台灣大學菁英人才
每 一 個 都 比 你 謙 虛 !
學校要錢
老闆要名
就這樣上下交相賊了
我家隔壁的一人三流小公司
老闆(學歷高職)去唸了EMBA還吃好到相報
也叫他那不成材兒子(學歷五流科大)去念
根本不用報考只要"報名"就可以念了...


事實上很多管理科系的課程對於頂尖理工科系的人,根本是小意思~
當然排除那些大老闆找人做作業寫論文那些啦~

頂尖理工科系大學的訓練和戀書的強度難度,根本超越文學管理學院太多了
台灣的管理學院好意思跟外國的行銷管理和經濟大師比?

nice168 wrote:
管理科系學士畢業需...(恕刪)

nice168 wrote:
管理科系學士畢業需...(恕刪)



EMBA本來就是給老闆和高級行政人員唸的,重點是用來開拓人脈,基本上有錢就能唸
你說的應該是普通的MBA碩士課程吧,那些他們也是要投考和面試的,另外很多都會在讀學士時兼修管理學的學分的.即使考上還是要補些基礎課程的學分吧
理工背景用30幾個學分拿了EMBA投了幾個期刊創了幾個新名詞就覺得自己是管理大師了。太容易取得學位後反倒目中無人?這也就是我所說很多業界的老闆其實就是用這種心態在看管院畢業的人,是否有思考過如果沒有這個學位但有這個能力時對人的態度是否就會謙虛一點?
現金流量表人工作業會編?財務報表看得懂裡面的來龍去脈嗎?成本制度有幾種?各種類優缺點及適合產業是那些?我不是會計系但卻被以前的老師要求過,全班60位被當30位,而這僅占我全部學分數的1/5不到。為何要學這些?了解了才知道這是管理的基礎之一。不是emba裡面用了幾個學分叫財務報表分析就帶過的,而報表分析那些只是以前我們用一節課老師就帶過的課程內容。
這就好像以前我到工廠輔導工廠標準化訂定生產指標及研究如何提升效率,幾個技術很好的CNC師傅問我,你會不會車床、銑床、鉋床…啊!不懂讀了那麼多書要做什麼?你不懂又要怎麼輔導我們?我就說至少瞭解剪應力及安全係數這些基本原理,避免做的出來外觀卻忽略了潛在的危險,標準化是希望不管換誰生產用同樣的機台及原物料生產出來的產品品質可以達到一致。反而是研發及工程部的工程師不會用挑釁的語氣詢問。因為鑽的越深懂得越廣才知道表面的問題不是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背後的問題才是真正的問題,懂得越多就越懂得尊重專業而不是目中無人。

我待過三家上市櫃公司而且很多是從申請到正式上市櫃,員工多如果產品少樣多量反而好管理、員工少產品多樣少量反而提升管理複雜度。很多讀過EMBA的老闆或富二代常常不清楚為什麼產品單位成本每月忽高忽低?為什麼損益表賺錢可用的現金卻越來越少?減少生產低毛利的產能來提昇高毛利產品的比例為什麼獲利反而降低?為什麼不同的成本制度算出來的單位成本跟每月的稅後純益會有不同。只用單一數據或結果評估員工或部門績效反而忽略了管理問題的本質

懂銷售跟經營是策略是手法但卻不是管理的全部只能說是行銷的一環,非管理科系但取得EMBA的人,是否該檢討對管院的畢業生態度是否高傲了一些?

nice168 wrote:
這就好像以前我到工...(恕刪)


我很同意你的注重專業, 看淡學歷的觀點.

畢竟管理是實戰的專業, 有用比較重要, 背後的道理可能很細膩, 沒有足夠的課程學習確實不容易掌握.

但是這也要看個人, 不見得每個學士, 研究生都像你一樣認真的看待一門學問, 混學歷的哪個科系, 哪個學校都有. 所以不必太計較學士, 碩士, 博士學位, 會經營, 能賺得到錢的就是硬道理.

像我就不知道 Microsoft, TSMC, Google, Facebook的創辦人, CEO到底有沒有管理學位, 也許他們會的就只是找到人才的能力, 這也就夠了, 不管是天才還是白癡一天都只有24小時, 老闆也未必需要面面俱到, 像防小偷一般, 何妨相信專業, 管他是管理學士還是碩士. 有多的時間, 老闆才有時間思考經營戰略.

umts wrote:
老闆才有時間思考經營戰略...(恕刪)


老闆要思考經營戰略,不用學嗎?
理工科系的老闆,去學校進修也不行嗎?

吳寶春會做世界第一的麵包,
但是他不會管理跨國企業,
所以他想學。

很多吳寶春們也是一樣,
所以才有EMBA的課程。

即使不是很專精,
至少要有個大致的概念,
才可以跟底下的管理專才溝通。

不知道吳寶春風暴嗎?知識在台灣就可以得到但是為什麼要到新加坡,因為台灣不給學位新加坡願意賣學位。所以一些人講白的最終是要學位,不過知識是否有得到?就不得而知了。

經營之神王永慶學歷是小學有因為這樣而被輕視嗎?沒有。反而更讓人尊敬,因為領導者他要的是知識而不是學位。因為王永慶的知識是禮賢下士得來的所以他願意跟專業人士討論,早期的台塑是因為尊重專業而壯大的。不是像現在的一些老闆或主管用學位在看輕專業而不是用來跟專業討論的。

nice168 wrote:
不知道吳寶春風暴嗎...(恕刪)


樓主已經戴了有色眼鏡在看EMBA,
並不是所有的去繳學費的老闆們都是如此,
還有更多的老闆們是去學知識的。

以吳寶春為例,他是為了知識,而不是學位。
我一再的重申,去讀EMBA,不是為了那張文憑,
老闆們也不會看那張文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