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stler's Ambition wrote:
台灣的慣老闆們,經營的眼光跟能力,真是令人佩服。
Q:
不知道有老闆們,想要出來說明一下這其中的差異嗎?
..(恕刪)
想也知道樓主必是基層 要不就是拿家裡的coco來花
A:
任何生意都必須考慮目標客層 句點
Hustler's Ambition wrote:
我今天在日本高山附近的休息站買一隻牛奶冰淇淋要三百五十日圓,是挺貴的,但味道真的很棒,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霜淇淋。
我在台灣也很少喝牛奶,因為我喝牛奶容易拉肚子,而且台灣的牛乳都有種奶臭味(有人稱之為是濃醇香),但我喝飛彈高山的牛乳完全感受不到任何臭味或濃味。比方說上次去全聯買一瓶福樂八十塊,很便宜,可是喝一杯就拉肚子,天知道到底是福樂有問題,還是全聯腦子有洞,生鮮區的冷藏箱根本不冷。一百塊台幣一隻的冰淇淋,但吃得很滿足,跟一八十塊一大瓶的牛乳,可是喝幾口就喝不下去。哪個比較物有所值,好像很明顯,任何東西都是一分錢一分貨。
比方說上次吃的壽喜燒,大約一萬多日圓一人,可是吃得很高興,光前菜就像藝術品,壽喜燒肉片有人幫你刷,刷一片換一個碟子蛋汁來裝,就是這麼講究精緻。相比之下台灣吃大概只要一半不到的價格,可是卻是吃粗飽,可能肉還是再製肉。我在日本凡只要是昂貴餐廳,絕對物有所值的講究,但在台灣的中高價餐廳卻常常不是感覺如此,而是比較感覺到自己被當盤子。
就像我始終搞不懂爭鮮幹嘛均一價三十死撐,東西縮水到根本端不上檯面,可是卻還有人硬要講究cp值,真的吃不起一盤才一百的壽司(我覺得能吃的壽司這是合理價格),不就不要吃就好了,壽司又不是日常必需品,為了降低價格而把品質拉到如此之低,跟日本的飲食餐廳文化相比,我覺得台灣真的相差甚多,一邊是講究一分錢一分貨,一邊是能便宜就便宜,順便壓榨薪水
但講便宜,好像台灣也沒多便宜,比如宏達電那種垃圾手機旗艦機還是貴得不得了,還好我只被騙一次從此就只買iphone,台灣很多餐廳也貴到嚇人,可是卻完全感受不到物有所值(少數例外),在高山大概兩千塊兩個人可以A5和牛吃到撐,不知道台灣要多少錢。
要反對的人們,你們嘴吧愛國,身體卻很老實個個不在台灣旅行,要旅行通通跑香港日本東南亞,台灣旅館民宿觀光區餐廳貴得要死品質又差是大家都承認的事實,根本沒人要在台灣旅遊,不正也反映我上面說的?
真的蠻驚訝台灣老闆們壓榨薪水的能力,現在外派也敢開到三萬多四萬。我比較少去日本,比較常跑歐美,所以大驚小怪打一篇。只是感受到日本的東西大多昂貴,可是品質一定很好,似乎在日本文化,大家看中的首要是品質,而非價格。當然台灣人普遍窮,歐美日富有也是事實。
始終佩服歐洲跟日本人對於經營的能力跟長久的眼光,東西昂貴,但品質絕對一流,餐廳,就絕對有餐廳的樣子,不講求CP值,但講求絕對的品質,行行出狀元,只要有專精,社會都給予高度的薪水。
台灣的慣老闆們,經營的眼光跟能力,真是令人佩服。
不知道有老闆們,想要出來說明一下這其中的差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