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城市平均月薪出爐 “好低呀”!

彭夢會 wrote:
那你自己對比下唄.https...(恕刪)


因為樓主您的【台灣老闆到底怎麼回事?大家看出什麼端倪嗎?】被筒。

但是小弟又很想給您一些回復,
正好看到您在這樓也多次引用您自己那篇文章,
所以在此回復。

中國城市平均月薪低不低?
得看您用哪些城市來平均。
如果用一線城市平均,那估計完爆台北。
如果用一二線城市來平均,那估計跟台北也有得一拼。
如果用一二三線城市來平均,那台北可能領先,但是台灣城市平均還是落後。
如果 ... ... ...



彭夢會 wrote:
一幫人只會酸我?
算了 我也不知道你們發一貼能拿多少 如此維護“主子”

上面兩張圖 充分說明了 資方在台 極度縮減成本.

因為請兼職 不需要什麼額外成本的.跟全職不一樣!

104上全是兼職 說明一線奶茶工作人員全是兼職 這是資方在台策略...(恕刪)



我個人認為,
樓主會看到求職網站上CoCo大量都是徵兼職人員,
主要的原因在於一例一休。

CoCo屬於服務業,
加上營業時間長,
所以其實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原本,只需要徵正職員工,
大家排好班表、說好怎麼輪班,
真的多輪到班的就多領一些加班費,皆大歡喜。

一例一休之後,
就算員工同意輪班、加班,
也不能牴觸最高指導原則的規範,
導致於這種一天需要營業十幾個小時的服務業,
人力調配相當困難,
只好大量徵求兼職人員來彈性填補。


對岸,
沒有一例一休的要求,
加上服務業當中有部分的勞動條件會提供食宿,
對雇主來說,能夠少雇一個人就意味著少提供一個床位。

所以會傾向找正職然後輪班或者加班來滿足營業時間要求。


樓主觀察到一些現象很好,
但是建議可以蘋果比蘋果。

比如:兩岸CoCo (嘟可) 的正職人員薪水、福利
   兩岸CoCo (嘟可) 的兼職人員薪水、福利
   兩岸勞基法與勞動法對勞工權益的差異
   ... ... ... ...

不然光是拿XX比雞腿,容易流於片面、偏頗。


ShanghaiBoy wrote:
因為樓主您的【台灣...(恕刪)


大陸正職人員完爆台灣不是嗎?

兼職人員,大陸根本不招收 也就是發傳單需要一些 但是 大陸網絡發達 傳單這種兼職也沒有了.
所以 兼職如何對比?

台灣企業對員工本來就苛刻 完全無需要跟大陸比.

總之就是 一個企業 在兩地 由於當地法律法規問題
員工福利保障 完全不一樣

這就是結果

路過喀 wrote:
那是白領薪資,不包含藍領的
http://www.sohu.com/a/227136896_102681

參考這份更接近真實
https://zhuanlan.zhihu.com/p/29555923


樓主有誤導之嫌

剛看真的 嚇一跳

小壽 wrote:
臉不會紅嗎????...(恕刪)


說了 水軍走開...

你扯三和大神.. 也就是騙騙呆灣是吧?

一百塊錢我知道啊 賣省份證 嘛...然後網吧待一天

明天掛失身份證 然後繼續再賣

怎麼 ?你要去解救他? 三和大神 你要拿來怪老共?

你臉紅嗎?
統戰 統戰

以前是文攻武嚇,還打飛彈過來

現在是電子戰 (謠言+帶風向)

怕了就輸了,有種就打過來,孬!

住台灣還羨慕26,怎麼不都移民過去
大陸人太多, 農民可能月薪1,000也没,但都巿的管理層不會低於台灣,所以拿來比較真的很難看出差距

拿一個數字來看可能比較嚇人

02年開始正式長駐,印象中最低薪資大约在400-600(大陸各省及直轄市與特區的最低薪資都不同,不像台灣只有一個數字)
到了今年大約在1,500-2,200左右

02年台灣的基本工資是15,840,今年23,100

拿深圳和台灣比較(18年的成長幅度)
大陸 595-> 2,200 增加269%
台灣15,840->23,100 增加46%

還在想大陸比台灣高或低嗎?就算現在比台灣低,看到這種比較還高興的起來?大陸每年的平均調幅是台灣五倍多,我們再不努力真會被甩幾條街,而且時間不會太久
ShanghaiBoy wrote:
如果用一線城市平均,那估計完爆台北。

沒這回事,上海人口跟台灣差不多,平均薪資中,包含了世界各國精英人口的高薪資,
就這樣,都還比不上全台灣包含了一堆7分上大學的拖後腿的平均薪資,
連全台灣平均都比不過了,還想比台北?

彭夢會 wrote:
大陸正職人員完爆台灣不是嗎?

做夢嗎?

18年台干 wrote:
大陸每年的平均調幅是台灣五倍多

哪年的老黃曆了?

這兩年的台灣最低薪資調幅






年度 月薪 漲幅 時薪 漲幅
2017 21009 5% 133 5.56%
2018 22000 4.72% 140 5.26%
2019 23100 5% 150 7.14%


上海最低薪資調幅
2016年 2190元 8%
2017年 2300元 5%
2018年 2420元 5.2%
若要比較 不能光看薪水還要看物價
我在大陸生活了15年
看到了薪水雖然一年比一年多
但是物價漲的更快
想多存一點錢 就要想辦法省錢

我自己每年會回台灣一次
真的感覺到台灣物價真的不算貴

大陸的薪資高低 不同區域 不同職業差距很大
為了搶人才 破壞行情的都有可能
至於一些取代性高的 那就要看需求比例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沒這回事,上海人口...(恕刪)


不管上海或深圳,比較就是固定以一個城巿來比較,也許我沒把上海這薪最高的城巿想進去,但這不是重點,重點在數字的變化
拿最低薪資來比較只是用來説明有這些差別

不必執著去管薪資差異,重點是生活及未來, 以物價及薪資來對比,大陸的確比台灣過的辛苦,但要有警惕性

我們再不好好努力真的會輸很多,18年的差異,台灣似乎沒什麼變化,但大陸己從人人穿著廉價西裝改變成穿著時裝

當HTC快掛了,而台灣人卻排隊買華為、小米時,沒看到任何問題?18年前大陸人還打公用電話,就算有手機也捨不得打,一般是用來發簡訊

18年前,我教育員工,時時想撞墻,很多東西説半天,他們一知半解,這就是二岸差距

可是就在去年,我到一家公司當特助,陸藉副理就會拿規範及流程來壓我,還好考不倒我,要不就管不了他。這就是他在宣示他和我差距不大,甚至比我了解那家公司

還是勸大家,我們如何讓台灣更強大才是最重要的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