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高管及資深工程師被裁了一大票
只留下我們這些小兵繼續做我們本來做的事
但是原本高管及資深工程師負責的事就沒人管了
被指派來負責的主管或團隊又很狀況外
結果弄得我們這些小兵焦頭爛額
在進行漫長的組織重整過程中
原有的支援及資源全部斷鍊
連申請個電池或文具都要等上一個月
公司前途不明、新公司對我們公司也似乎愛理不理
原本團隊裡的人一個接著一個離開
然後空出來的職務還遇缺不補,工作量跟著增加
新的工作合約裡還寫明了裁員沒有遺散費(但我還是簽了)
因為明顯感覺升職無望
已經在外頭看看有沒有別的機會
但投的履歷都石沈大海
50歲的中年人、薪資已達這個工作的天花板
我自己都覺得要找到滿意的同職務新工作很難
所以在上課及考證照,看能否有新契機
但續存的公司反而使用原公司的名稱。
雙方的業務為同一產業上下游的關係,
所以出發點是為了整合市場定位及生產線。
原公司名稱確實聽起來很有氣勢,
原公司裡面碩博士的比例也相當高,
超過間接員工數目的三成接近四成,
但學歷高不見得就會經營公司帶領團隊,
總經理的規劃、各團隊主管的管理都有問題。
個人本來就沒有特別重視學歷,
走過這段經歷後讓我再次對學歷的純金度感到懷疑。
不過有學歷就有入門票,
在那個年代甚至能經歷空白就管理一大群下屬,
所以學歷在某方面還是有用的,
但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能力,
包含做事、做人、管理的能力,
否則就像當年那家公司的業務主管所說,
"我們有這麼多碩博士,如果搞不起來那真是個笑話了。"
沒想到一語成懺,
公司在成立12年(中間被併)後宣佈解散。
我是在公司被併後不久離開的,
內定由另一家同性質部門的主管帶合併後的團隊,
我和我原主管把業務整理好,
待到公司被併後交接給對方,
已算仁至義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