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工作有比較好嗎?!

1234567890
1234567890
tracer1000 wrote:
我不太信灣區一兩百萬的房子是一般上班族能買得起的,都是先逢低入場,再以屋換屋慢慢爬


這個是真的,這些年來灣區房價爬升的速度真的不是薪水跟得上的. 1996年小弟很衝動的買了人生第一棟房子,當年24歲,不是好區. 2003年賣超出一倍的價錢,如果是好區,二倍都有可能. 而這間房子後來的屋主很幸運在2007泡沫破裂前也賣掉了,剛好是我1996年買價的3倍,也就是一個很普通不搶手的房子在10年間漲了2倍. 這是個很普通的例子,如果是好區,成長的倍數更驚人. 如果有人問我買房子的事,尤其是年輕人,我都會勸他們不要太挑,先求有再求好,就是要抱著撿貝殼的心態. 如果要找到夢中理想的房子再出手,可能走到滅頂了都撿不到貝殼.

youngmth wrote:
父母出錢幫他們買Saratoga 百萬以上豪宅, 我們當然很羨慕. 他們說,沒有貸款抵不了多少稅,但是一年1萬多的房屋稅對他們負擔是在很重.


我要是他們,就自己出去租個小一點的房子,1500呎就好了

把這大豪宅租出去,每月租個五六千美金,一年收入都比他們兩夫妻加起來還高吧

一萬多美金的稅就不算甚麼了

前面不是也有一家四口非要住90坪的豪宅,說一萬元稅很重,覺得活得很苦

90坪 (實坪)是個甚麼概念,近3000呎,一家四口住,一個人就可以分到20幾坪的面積

而且我擔保他家院子不會小

這種愛住大豪宅的,也是甘願做甘願受罷了,住豪宅生活苦? 還真是苦啊

tracer1000 wrote:
我要是他們,就自己出...(恕刪)


你管自己就好了,別人愛住多大干擾到你了嗎?你好像把2個人搞混了,可能需要debug 以下
生意人在商言商,你如果能幫他賺一百萬你就值99萬,反過來5,6萬可以請道的人就不用花10萬去請。很多台灣公司為甚麼要外派?也許是1也許是2
你除非有個的兄弟姐妹在那幾個被形容是天堂的公司不然真的不太會知道道抵薪資多少,很多公司有簽保密協議hr 會告訴你你要如何跟你家人朋友解適你的工作。很少人在公司會談薪資。
真的很強的天才通常跟律師一起出現,面試在飯店裡。如果需要身份都是直接eb1

tracer1000 wrote:
我要是他們,就自己出去租個小一點的房子,1500呎就好了

把這大豪宅租出去,每月租個五六千美金,一年收入都比他們兩夫妻加起來還高吧


每個人的觀念不同,你絕對比較務實.. 但如果我生長在一個富裕的環境,父母可以幫我買豪宅,我大概也不會為了稅金太重而出租出去吧..
joshwang wrote:
天才很多,本樓就有一位辣。

你講通勤,他就說他那裡比台灣好。
你講薪資,他就說Facebook更好(廢話,還用你講,我不會自己看新聞嗎?)。

反正他那裡一切都好,別人一切都不好。


能不能別這麼酸?

我覺得好是我個人感覺,這我在第一篇就講了呀

我上班開車30分鐘到,走路不需三分鐘,從家裡走進車庫,從停車場走進公司

臺北通勤,就算地點好,走到捷運也要十分鐘吧,捷運上也不見得有位子坐

站30分鐘跟坐30分鐘開車看風景上班,哪個好?
我覺得坐比較輕鬆點,當然比較不健康,有人覺得不好,要運動才好,那是個人感受

至於薪資

我也覺得這邊好,因為我覺得在臺灣我拿不了類似的薪水

前面也有人說,臺灣也有人能拿高薪,這我同意,但以我的情況,薪資還是美國要好些

我所謂的好,是個人覺得好,你也可以覺得我一切都不好,我不會怪你的

剛巧瞄到個新聞

厭惡下班責任制 台灣上班族半數日做10小時以上
新聞URL

真的要珍惜擁有的東西,不該嫌東嫌西了
tracer1000 wrote:
臺北通勤,就算地點好,走到捷運也要十分鐘吧,捷運上也不見得有位子坐

站30分鐘跟坐30分鐘開車看風景上班,哪個好?
我覺得坐比較輕鬆點,當然比較不健康,有人覺得不好,要運動才好,那是個人感受


說真的,在bay area塞30分鐘的車,我可能寧願坐或站30分鐘捷運..
我現在一個禮拜就有幾天騎車到light rial站,坐到公司附近的站,然後再騎到公司. 整體時間是比較長,但是輕輕鬆鬆,不像塞車這麼累,而且還能上上網,或在電車上看看學生妹. 下半就騎一個小時的車回家,一天的運動也夠了. 要不是有時候得接送小孩,我會更常坐light rail.


Mainline Pocket wrote:
你管自己就好了,別人愛住多大干擾到你了嗎?你好像把2個人搞混了,可能需要debug 以下


沒干擾,只是生活苦,我們要看清楚是怎麼個苦法,我沒搞混,你該去debug才對

看看下面吧


Monte920 wrote:

我大學畢業後就在美國深造然後留下來工作了. 我曾經回台南工作2~3年.

我在美國拿的薪水,是在台南拿薪水的2.5倍(稅前). 但是當初我在台灣用這份薪水養活全家四口,吃喝玩樂都沒有在省,小孩子也是花大錢讓他們補習和才藝班,那時還沒有高鐵,回台北去見老父母都是坐復興航空,每個月還可以省下薪水的一半存下來.

在美國,帳目數字雖然比台灣多不少,但是同樣是養活一家四口,省吃儉用,一年存下來的錢大概僅有總收入的1/10而已!

隨便舉個例好了,我美國的房子室內坪數約90坪(在這裡是很普通的一棟房子),一年繳的房屋地價稅就換算台幣差不多是30萬(將近一萬美金). 我女兒今年上大學,還只是州立,不是私立大學,扣掉獎學金後學宿費一年仍然要3.5萬美金(超過台幣100萬),四年下來要為她付掉14萬美金,你說這樣怎麼存錢?



灣區90坪,稅金一萬美金,市價1M的叫做普通房子?

那灣區應該有一大堆不叫房子了, townhouse叫貧民窟,condo是土人住的了

每個人有自己的過法,有人住90坪房子嫌普通,小弟覺得是很棒了

所以你看有人說這邊過得苦,有人說過得好,有時根本是大家標準不一樣
youngmth wrote:
每個人的觀念不同,你...(恕刪)


先苦後甘,那個退休沒問題了。我朋友很早就買了,幾年前覺得上班工作壓力太大,把工作辭了,現在當郵差送信,日子過得非常快樂。我騎馬的外國人馬友,她媽在那年代 Atherton 的房子 60 多萬還無人問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