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rey103 wrote:
公務員最大宗 都是...(恕刪)
您對公務員的敘薪制度有點誤解,本俸之外有專業加給跟諸項津貼,工程獎金是另外算的,
以我在台北市政府來說,有沒有工程獎金的差異是3000元左右,您應該是把普考的薪資弄錯了。
高考跟普考的差異在本俸與專業加給,其他的基本津貼都是一樣的,起薪差不到一萬,
二十年前剛考上普考職員的薪資應該是33K~35K,您可能要回去翻一下薪資單,我想您記錯了。
另外就是台灣是從民國75~79年間台幣大幅升值,當時大家的購買力變強,市場上投資的標的物也變多,
所以的確很多人都把錢丟進股市跟房地產沒錯,辭掉正職專心投資的人絕對有,但沒您以為的多。
再大膽的賭徒也會幫自己流個後路吧,再樂觀的投資人也不會真的傻到以為景氣永不退燒。
尤其是會去從事公職的人,個性通常謹慎些,真的會為了這種誰知道撐多久的榮景辭去穩定的收入?
那我想您認識公務員跟我碰到的真的差很多。
還有,當年股市(那個時候大家叫號子)的確開出部分優渥薪資,但會相信報上寫的數字的人一定不是業內人士,
人力市場上永遠不會變的準則就是供需的強弱,如果是誰都足以勝任的工作不需開出高薪,老闆不是笨蛋,
當時錢是好賺沒錯,但正常的老闆不會嫌錢多的亂灑,他付出高額的代價絕對是因為那個員工能幫他賺更多。
初入職場的新鮮人一開始就選去號子當營業員我相信,但公務員辭掉工作去拼這個我想不會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