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 存款 6000萬 是否該退休?

mark1008 wrote:
我48歲退休到現在,...(恕刪)

請問前輩,你退休時小孩幾歲了?
我們家小的才9歲,總覺得太早退,對小孩是比較難以身作則。
另外,建議前輩可以自己開一樓,把幾十年來的照片貼上來分享,一定很精彩。

家大業大
一輩子不工作也沒問題
身邊就有
情況跟樓主差不多
小孩沒大學畢業前
很難退
還是會有不安全感
佩服樓主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請問前輩,你退休時...(恕刪)

退休的時候,兩個女兒都是在大陸唸當地的公立國中,她們自己要求出國留學,剛好大陸的鄰居移民紐西蘭覺得不錯,就讓她們過去,
出國從初三一直讀到今年小女兒也在紐約大學畢業(兩女兒相差一歲),我和內人是放女兒自己在國外唸書的,沒有陪她們,
我兩個女兒非常獨立,大女兒高中時候已經開始做房地產投資了,大學畢業去奧克蘭3C賣場當業務員磨練,三個月業績就前三名了,
她自己要求年底坐滿移民監就到大陸我投資的公司工作,還要我不要再賣掉公司了,要在大陸IPO。
她們知道父親是怎麼從一無所有拼命奮鬥到在大陸開創一個產業的(冷門小產業,只有幾百億人民幣產值),
她們在世界各地也偶偶會看到使用我發明專利技術和命名的小產品,會很高興地介紹給她們的朋友,
即使退休差不多十年了,依然有台灣,大陸,印度,美國和德國的公司到台灣鄉下的家裡拜訪尋求技術授權合作機會,
我想,即使我48歲壯年在高峰自己選擇退出並扶植了過去的屬下接手創業,不像很多企業家做到七老八十還在掌握大權,
但起碼在事業的奮鬥歷程和高峰退場心態,還是夠格當女兒們的榜樣。

我的旅行攝影紀錄很多(發表超過六千張照片和極多的文字),因為從2001到2016我定居在大陸,都是上大陸網站,
百度上找“馬克在旅途”就可以看到一些鏈接。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我們家小的才9歲,總覺得太早退,對小孩是比較難以身作則。


個人認為只要能明確表達「急流勇退」「享受生活並非遊手好閒」應該就是個好榜樣,

我們這一代小時候環境不好,普遍必須接受刻苦耐勞的「奴性」教育,難道要階級遺傳,繼續教育後代當奴隸?
歐洲貴族有人在工作的嗎?他們一輩子也不懂人生為何要工作!
沒錢不得不當奴隸,有了錢還捨不得花,只管存摺數字的增加,難道就是個好榜樣?

我會教育小孩努力上進,但同時也必須享受成果,不會希望他工作到老死(除非他樂在工作)

中年退休享受最後"有體力的"20年生活(45~65)才是人生正確的過程,
20年還算高估了,身體沒認真保養只怕不到60就沒體力

不安全感一定會有,所以我才猶豫了這麼久才退休,一樣是很難克服一種模糊的不安全感。
未知的恐懼是最難克服的,但有幾件事我很100%確定:
大家整天投資或交易講究CP值,最重要的人生與時間怎就突然忘了CP值
1. 45歲後,我的體力會愈來愈差,成指數下降
2. 45歲後,我的時間愈來愈少。(雖是廢話但很多人想不通)
3. 意外隨時會發生。
4. 但我確定現在我還活著。

有人只有兩千萬死前花光,
有人六千萬死前才花兩千萬,
這兩位誰的CP值高?
會賺錢的人通常也很愛錢,對於金錢的渴望,若剩一大半存款都沒用到,可能死不瞑目吧

遺產部分留棟房子給後代就可以了,相信你也不希望子女只靠你的遺產才能過活,這樣他的人生也太可悲。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我們家小的才9歲,總覺得太早退,對小孩是比較難以身作則。
還好我沒這個問題,我退休時小孩還在媽媽肚子裡,所以小孩從沒看過上班的爸爸,呵呵。

以身作則的話,不用上班也有能力過日子,算不算也是另一種的以身作則?

上面也很多人提到要面對別人異樣的眼光,上禮拜某天早上10點多搭電梯碰到對門鄰居阿伯,當阿公了、自營業,隨口聊聊就說:你真好命,那麼早就賺飽退休了,碰到這種話題,我其實很習慣了,就說,還好啦,運氣比較好,也物質慾望比較低,同公司的同事也只有我退了,因為他們想買信義區,而我住三重就很滿足了,所以我可以比他們早退,阿伯就認同的說,對啦對啦,人過的自在就好了,不用賺太多。

所以別人的疑惑我都是"誠懇"面對,我就是賺"飽"了,只是每個人的胃口不一樣大而已。這樣講其實別人都會認同了,總不能我都說飽了,你還要我一直去吃吧?講別的人生苦短,還有別的事情,還有目標要實現等等,這些會讓人覺得你得了便宜還賣乖。

認真講的話,不上班的爸爸相對於有去上班的爸爸,確實在以身作則上面會比較有壓力,畢竟"辛苦上班"的爸爸不就是課本上,或是小學生寫作文寫我的爸爸,一定會提到的對爸爸的形象嗎?少了上班這個"保護傘",是的,上班族身份就是個"保護傘",因為早出晚歸,小孩也看不到你,形象自然巨大,所以對於無時無刻都被他們看到的我來說,勢必也要維持一些良好形象才行,這是不上班的爸爸所必須面對的難題。

說是壓力也不至於,就是一個鞭策自己的力量吧,譬如要小孩規律生活,那我自己得先規律生活,要小孩不看電視,那我自己也不能看,是吧,要小孩多讀書,那我自己也得讓他們看到我在讀書的樣子吧。我在別樓提過我去年開始練琴,原本是買給小孩玩玩的電子琴,小孩玩幾天就不玩了,我就覺得彈琴有那麼難嗎?我就想要以身作則一下,這下子好了,練了一兩個月,還真的是難,想放棄,但是想到要以身作則,就硬著頭皮練下去,到現在1年多了,也彈出了一點點的曲子,現在我在他們面前就走路有風了,每當他們做什麼事情想放棄時,我在"教育"他們時就非常的理直氣壯,你們看爸爸練xxx那首曲子,有沒有練超過100遍?爸爸從練琴過沒多久就知道自己沒有彈琴的天賦了,不過那又怎樣?10遍不行,100遍還不是被我練起來了,等你做完100次還不會再來跟我說你不行。
大家講得都很有道理。
不過我覺得我還是繼續上班好了,畢竟環境不同,
美國保險和房屋稅目前一個月最少也要2000美元。
如果要健保要保到好一點的,總共要3000美元。
再來是工作其實是在家上班,做的也是我從高中就有興趣的電腦。
工作壓力很小,實在覺得沒必要放棄,多少補貼一下也不錯。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大家講得都很有道理...(恕刪)


你這種情況是很好的,能夠健康快樂地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好幸運。

我的情況不一樣,雖然我開創了一個產業,受到業界普遍的敬重,但在大陸的工作中我並不快樂,
交際應酬太多(我曾經為了沒有時間而少應酬一頓午餐,丟掉了3億人民幣的訂單),人際關係太傷神(外鬥,內控都很不易),
利益衝突廝殺太激烈(許多的不擇手段,不論是對手還是我), 健康一直是個隱憂(長期高強度高壓力工作),
有時候還會很懷疑人生的價值到底是什麼。

退下來之後,我才發現應該更早就退,不過還是很幸運了,靠我的產品發跡的一些老闆,死的死,逃的逃(官商勾結的),
留下來的,健康多少都是有問題的,大陸胡潤千大富豪排行榜裡面就有好幾個,他們都有幾十億人民幣上市公司資產,
上市公司看得到以外的資產更多,但在習大大時代以前在大陸做生意的文化風氣,實在是非常辛苦的,
十年拚搏而能夠依然保有健康身體的幾稀。

現在我成了攝影高燒者以及攝影鏡頭收藏者(大約有300個老鏡頭吧,包含不少稀有品),如果家人允許,我就出國去拍照,
如果家人對我老出國拍照有意見,就呆在家撫摸我的相機和鏡頭,很享受自己奮鬥有成之後的人生。


ejan1969 wrote:
所以別人的疑惑我都是"誠懇"面對,我就是賺"飽"了,只是每個人的胃口不一樣大而已。這樣講其實別人都會認同了,總不能我都說飽了,你還要我一直去吃吧?講別的人生苦短,還有別的事情,還有目標要實現等等,這些會讓人覺得你得了便宜還賣乖

我的狀況就比較不同,

家裡原是開工廠(鼎盛時期還有4間),但是我參與後就都陸續結束掉了。

外面的看大概都覺得是我很敗家才這樣吧!

但事實上,開公司容易,要如何結束的漂亮...也是很困難的!!

P.S.光是最近我GOOGLE看以前的同業(相關同業大概2-30家吧!)。

沒想到這一年來

一個做地下的遭收押,一個合法的工廠發生爆炸,還有兩個比較不熟的因違反環保法規交保後傳。

真是慶幸我脫身了!!
mark1008 wrote:
出國從初三一直讀到今年小女兒也在紐約大學畢業(兩女兒相差一歲),我和內人是放女兒自己在國外唸書的,沒有陪她們,
我兩個女兒非常獨立

前輩的小朋友好獨立,真的是好命。
我覺得教育小朋友最難的就是教他們獨立。
能獨立代表的就是有能力可以為自己負責,我們當父母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我47歲 已退休3年 建議是...
不要退 不管你有多少錢
除非人生已找到別的目標或興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