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這一代年輕人首要面對的產業變遷問題


inuki917 wrote:
感謝您樂觀了,許多著...(恕刪)

其实每一样新科技出现,都会消灭一些行业,也会创造出新的行业。
像电脑、网络、手机,出现消灭了很多行业
又创造了更多的行业。
像淘宝,冲击了现实的零售业和百货业,
又创造了数百万卖家,数百万客服,拯救了无数手工业。

你的想法和这篇文章很像两百年前卢德运动中工人的想法。

hello1059 wrote:
其实每一样新科技出现...(恕刪)


盧德運動確實在本質上是一個具體的機器使人失業的
但資本主義上卻將"盧德"扭曲成新科技的反對者
這其實和我所表達就完全背道而馳了
而那些工人的立場和現在比起
科技的進步.經濟體系堅固的立場下
我們不是反對科技,而是需要利用科技造福人群

科技性失業簡單一說
是造福了你,卻付出了代價讓你工作一生
科技確實使人做事更方便.更有效率
照理說可以縮短你的工作時間,但是呢??
你的工作效率無疑提升,但工作時間卻一樣是8小時甚至還要加班
這些效率轉換,成就了財團的口袋
那科技造福人群就口出諷刺了
inuki917 wrote:
盧德運動確實在本質上...(恕刪)

你这说法不对。
一个农民几百年前可能一年只能种出500斤大米,
现在一个农民可以种出上万斤大米,
虽然他们都是工作一天8小时。
(以上数字,我都是举例,不准)

同样的工作,可能也是同样的工作时间,
但是创造出了更多的价值,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比如,现在的农民有电视看、有电脑玩、吃的更好了、喝的更好了、有空调等等。
这就是创造更多的价值带来的。
几百年前的农民可没有享受这些东西。

人类社会未来的形态,
我猜
是部分人类不用工作,有基本的生存保证
有部分人,工作,可以得到更多的,
最后一部分人,还是资本家。
其实跟现在差不多。

要实现这种情况,跟生产力有关系,现在没这个生产力
突破性的技术还没有完成,
比如最关键的两个技术,
可控核聚变,可以得到差不多无穷无尽,非常便宜的能源
机器人技术的成熟,可以替代人类大部分体力工作。

不过真到这情况了,离世界大战也不远了,地球其他资源不够消耗了。
哈哈,真讽刺
hello1059 wrote:
其实每一样新科技出现...(恕刪)


科技的進步,的確讓人更有效率
不過就如 inuki917 大所說,其中的獲利並沒有反應到一般人身上
而整體的產業結構,也一直朝精簡人力,自動化的方向去走

我一直懷疑網路產業所摧毀的產值大於創造
這是過去從未發生過的景象

1.網路促使資訊透明化,加速市場流血價格戰 
2.企業大玩勞動套利
3.二手市場崛起,新品開始向下比價
4.報業、唱片、電影、書籍、成衣等標準市場殺戮加速,也包含設備流程標準化,得以大幅壓低人力成本
5.網路服務大多免費,燒錢卻缺乏良好的商業模式


所以利潤薄了,很多產業為了維持利潤,只好衝量越做越多,所以實際上員工負擔並沒有減輕
而大家為了衝量,開始擴廠,又更加促進產業價格競爭

即使獲利變薄,願意共體時艱的高層還是少數,所以下面新進人員就倒楣了

看過很多討論串,都把就業問題歸咎於高等教育供給過剩,我想真正的問題在於產業結構
你說外面的陽光依然~~http://blog.roodo.com/onlymusic/
hello1059 wrote:
你这说法不对。一个农...(恕刪)


你可以嘗試接受對的部分,或可以否決一切,或者嘗試表達客觀說詞
因為希望這是正向,有建設性,而且大家都能交流學習的資訊

照產能去貢獻在享福的項目與人口上面
你是否還要把人口因素放入在自己的論點比較完善呢?
我在每一次的留言描述都留給下面的人去思考
那當然這也透露了你可能沒有看我提供的連結出處
因為裡面已經有你想要的答案了

大部分的世界人口確實都需要工作得取薪水
現代能享福的科技當然很多
但那是你沒被薪資剝奪的空間
你可以享福的科技也是你的薪水換來的
科技享福多.薪水消耗管道多.誘因多
你是否又要更努力地在職場生涯中打拼呢?


享福是有代價的,我還沒提到貸款的運作
這些遊戲規則甚至是要剝奪你的一生

科技使人更加忙碌,有效率地忙碌,諷刺

我就再放一次好了,裡面的YOUTUBE最好也看一下,你們能得到想要的答案
也能顛覆一些過去機器人做不到的事,現在機器人也做到的工作
http://zmtw.wordpress.com/2013/03/24/technological-unemployment/

當然如果想要更明確的文獻出處和影片,較為艱澀與跨文化思維,可以私訊交流^^
yen5214 wrote:
科技的進步,的確讓人...(恕刪)

网络业应该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台湾网络业不发达,所以你们没有感受,
你们的网络业都被跨国公司垄断了,
资讯类的:雅虎、新浪
社区类:脸书、twitter、微博
网络游戏是:美国游戏、韩国游戏、中国游戏
电子商务:淘宝、乐天、亚马逊
视频:youtube、youku、pps等等
文化:起点、纵横、17K
APP:google地图、WhatsApp、LINE、微信
等等
这些都是公司不在台湾,但是业务都在台湾,就是雇佣人都很少,
台湾本土的网络业,除了网络游戏,网站都只剩论坛了。

比如淘宝台湾就3个人,创造的营业额是460亿新台币。
阿里巴巴全部员工有3万多人,
创造的销售额是1万亿人民币,700万店主,几百万客服,几千万人的制造业。几百万人的快递行业。
还有中间的交通、税收等等。
因为有更快的销售渠道,
所以创造的价值和就业机会肯定比以前的零售行业要高。
其他的也一样。
我们中国的网络公司,市值过亿美元的,起码有几百家,创造了无数的就业机会和价值。
台湾的网络业,
像01、卡国、PTT什么的,我估计都没有超过50人管理,营业额,估计连1亿新台币都没有。

这一波的信息化的工业革命,
台湾根本就没参与进去,也没从外界获取什么经济利益,一直被跨国公司当蛋糕一样分。
再加上制造业没有升级,
现有的代工,又被中韩东南亚挤压,
能源全靠进口,农产品部分靠进口,
这些因素然后连带的影响了服务业,
经济自然好不起来。


inuki917 wrote:
你可以嘗試接受對的部...(恕刪)

科技本来就是满足人类需求才产生的
如果就要满足吃饱喝足的需要,
其实只占现代人很小部分收入,甚至当乞丐都可以。

当有更多的需求,自然需要更多的钱。
这很正常。
人类文明的进步靠的就是无穷无尽的欲望推动的,
地球资源满足不了人类,自然会伸手到地球之外。
这是自然规律。

人类中的聪明人,满足了人类的各种需求,自然就应该获得更多的资源。
这些人也就成了资本家,成了剥削者。

就是原始人时代,也是强壮者能猎取到猎物,获得更多食物和女人,
弱小者饿死。
这也是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
而且很公平。
雖然你離題了,也重複了講很多被講過的事,但有些也是事實
不過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不代表要砍斷巨人的頭
雖然我跑歐洲比大陸還要多,但環境與道德觀念真的天壤之別
是因為航太零件在大陸做出來的品質非常差勁
認證不出半年就出意外了,大陸工程師做的教育訓練等於全白費
也說實在的大陸GDP很可觀,卻也有難看的"人均GDP"
所以也體現出了大陸高科技與精密機械等產業全都有待加強
科技時代落差如同從鄉下到都市一覽無遺
只可惜在這裡的議題,科技讓人口職位的簡化是重要關鍵
大陸人口太多了,危機意識更要加強

如果你用"原始人"的弱肉強食來思考此議題,那我就不覺得這邏輯奇怪了
hello1059 wrote:
网络业应该创造了更多...(恕刪)


這部份是全世界的問題
並不僅止於台灣的角度

網路產業更加的贏者通吃,而且僱用的人數遠少於過去的產業,是各國皆然的情形
你所談的店主,客服,製造者,快遞
在網路出現前早已存在

只是現在由實體轉變成虛擬通路
而報業、唱片、電影、書籍、成衣等標準市場的利潤正快速消失
那些網路公司的市值就更加虛幻了.....


如今各行各業毛利率為什麼越來越低?? 為什麼有了科技,現代人反而越做越多?? 壓力越來越大??

為什麼科技滿足了人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但是大家卻越來越不快樂.......


回歸到樓主的主題,我認為是網路的商業模式,壓低了各行各業的毛利
造成同等的工作量,多數人賺錢相對比以前更困難
而生活成本卻不斷上升所導致 (尤其是用債務堆起的萬惡房地產)
你說外面的陽光依然~~http://blog.roodo.com/onlymusic/

inuki917 wrote:
這些事情在小弟我身上...(恕刪)


非常好的一篇文章.標記起來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