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kpopo wrote:
別認為自己很重要.....(恕刪)
那以下讀者的回文這也是種反映會愈來愈有可能而且會傳染
在台灣反指標會成為正指標
"如果你自認為是勞工或是被剝削的年輕世代,你沒有理由不上街頭跟他們拼了。他們規劃的經濟藍圖裡面,沒有你的一杯羹,難道你還看不出來?我舉個例子,前陣子我家裝瓦斯表,瓦斯工人都是要有證照的,不是隨便就可以,於是『X海』瓦斯公司派了一個人來我家裝瓦斯表。那個工人說他下個月就不幹了,我問他為什麼?他說我十年前年薪破百萬,後來來到這家瓦斯公司,全板橋40萬戶就兩個工人在裝瓦斯表,操得要死,一開始薪水有5~6萬,後來每年就找很多借口給你減薪,現在只剩下3萬多,我經驗越多技巧越好薪水越低,而且公司很多員工從正職幹到變成給約聘,但是公司越來越賺錢,股價連漲四年。聽懂了嗎?當一個產業就那幾個山頭壟斷,資本家關起門來開會決定勞動條件,你再有能力也只能是個屁,證照技術辛勤工作通通護不了你。"
首開無薪假拿年有親友提到明明公司單都有出貨與生產正常財務也未吃緊, 居然也跟著學起無薪那招
反指標為何就知道了
vayacondios wrote:
我先假設妳說的都對好了
下一步,請問為什麼政府要聽妳的?請問資方為什麼要聽妳的?
請問為什麼政府和資方就要去做"某部分族群"認為對的事情?
國家和資方現在擺明就是22K給你
請問妳的正義言論可以怎麼樣幫助到那些22K的人?
輿論、抗議?
在這些行動成功之前有多少人已經餓死了?
妳講到永續經營
那麼為了地球的永續經營
人類是不是明天開始就回到原始生活,放棄這些工業發展?
我從沒說過政府或資方要聽我的吧,我的看法一向都是你如果找的到好的公司就去,
如果台灣的好公司及外商都進不去可以考慮往國外發展,如果不擅長外語中國也是個考量。
抗議沒有用的,我們是自由民主國家,這些事情是大家同意的,有甚麼立場抗議?
國家跟資方擺明22k?
1.還是有不少企業部是這樣的
2.我們沒有禁止移民阿,就算不移民也是有很多台商往非洲,中南美跑;中國,中南半島也不少
為什麼一定要待台灣呢?難道你祖先世世代代都居住在台灣?即使如此,為何不能出去探險呢?
歐美都相當的有此風氣阿,還是我們面對他們就一定要自認不行?
而永續經營跟工業發展又不是不能並存=.=地球這麼大一顆,也具有自我淨化的能力,何來
有工業不能永續發展之說?若不發展醫療工業,萬一真遭遇甚麼致命傳染病,導致種族文化滅絕
又何來永續之說?不要被那些政客或有目的的科學家牽著鼻子走

a760104k wrote:
跟各位分享一些這2天的所見所聞
連這些高級知識份子或是專業人士,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得不遠走他鄉時,到底是勞工的問題比較大還是資方的問題比較大...
為什麼同樣一個人大陸出的起1個月75K,回到台灣就是34K....講白了就是~剝削
拜讀了各位的指導,其實我想表達的是當「高級知識份子」及「專業人士」紛紛輸出到國外,為他國所用時,台灣的未來在哪裡?
當然是資方的問題比較大,更大的問題是台灣的競爭力出了問題。
我不太同意用「剝削」這個字眼對每一個企業主,有好員工當然也有好老闆,好老闆也不見有運氣請到好員工,反過來也是一樣。
同樣一個人的專業在不同公司所能創造的投資報酬肯定不一樣,同樣是做服務生,在王品跟在一般餐廳的待遇、升遷、福利就不會一樣,因為創造出的利潤不一樣;同樣是畫機械圖,A公司的產品毛利只有20%,B公司也許高達50%,也許A公司管理或產品競爭力出問題,老闆還在跑三點半,你要說A公司剝削員工也不對。
很同意有一位前輩在前面文章分享的「人力市場之供需」,勞方是跟勞方競爭而資方是跟資方競爭,並不是勞資對立的關念。
如果台灣有良好的投資環境,資方也有良好的競爭力跟國外競爭,造成大家搶人(或人才),薪資自然水漲船高,現在空有人才也沒用。連大陸的農民工薪資都可以翻了再翻,更不用說有專業的人才。
我已經離開台灣20多年了,那時候資方很有競爭力,勞方也一樣,而我這個私立專科混畢業的三流蠢才跟同儕不能競爭,全家流浪到國外才知道,原來台灣的蠢才在這個國家變人才。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肯定沒有機會!
                            sardine001 wrote:
當然是資方的問題比較...(恕刪)
我有不同的見解
從縮小到徵人觀點我看到的現象在於[台灣的]
有的企業大概不是要徵人
是要品頭論足論斤稱兩面談人而已
徵人透過人力公司幾乎全年相同職務掛在網頁上還掛到隔年[如果是蒐集人力資料或是藉此跟所謂政府機關
有徵人可得到補助這些並不清楚也不知道,姑不論]
如果是真要找人這種找人效率顯現一個問題[除非掛好看的背後管道還是以獵人公司給的名單為主, 不過掛
年餘以上獵人頭也找不出適合某些企業要的人而不能關掉該招聘職位也是奇觀了]
表示用人單位大有問題
一完全不清楚他要哪些人力/人才定位[這種招募績效如有kpi簡直爛透了]
二要不就是便宜耐操又多才多藝最好每樣都專精的人力要不到然後只有無只盡的過濾找人
用人單位自己搞不清楚要人是來幫忙解決問題改善狀況創造成效
還是上下打量面試成員妄斷出身專業經驗人格特質,表彰你在進來我公司之前啥都不是也不配氣勢上要壓過去[當然有一說這是給予情境考驗看看情緒跟心境上有無過人般的成熟,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慌亂或動怒抗壓超強,當然也說得過去, <不過往往另一面可能是要把某些經驗貶低不認可挫其信心, 方便在談待遇時順勢不讓開高或讓面試成員改以: 按照資方規則走>問題在於超過半年以上還找不到要的人, 恐標準設得太高,才造成毫無可用之人<這也是某些資方常對外放話找不到人才人力> ]
同事數年前曾在近中部某家面板公司面試職務大約是二年經驗工程師不擔管理, 從下午起二時
筆試到面試完, 五個多小時, 特別是面試超過一個多小時過程一字排開, 從用人單位到部處大主管加人資, 四人以上聯合面談一位應聘工程師, 沒有效率可言, 表面上很重視面試者但可能也代表部內工作很閒不會創造價值, 才花如此多精力時間去品頭論足面試成員, 同事說法是專業問題沒幾個就開始問一些非關專業的問題也非所謂的機智面試, 對談無交集最後談到待遇以中部待遇加個幾千也要被酸嫌
至此同事當然在二個月後到所待環境, 待遇比其當時在該面板公司所求要來的高,儘管現有環境僅是當時該面板公司幾分之幾而已, 同樣的面板公司那只職務依然掛在網頁上好幾個月找不到人, 直到該公司突被處份收購為止
講員工競爭力
要給香焦的待遇請來恐怕也是猴子的工作品質
更不用提馴化的猴子也會看誰才是對他好的自然靠過去
當然這是個人經驗不代表全部
但也是台灣職場勞工生態的一環
總歸企業要不到所要的人?只怕臺面上的都不是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