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不用在22K話題上打轉,轉到40K如何
現在領40K以上的人就是當初很努力,所以領40K的人都是有能力的人?
現在領22K的人就是不努力,所以現在領22K的人就是毫無能力?
真的是這樣嗎?就我看到的一堆領40K以上毫無能力的也不在少數
說穿了只是運氣而已,如果你努力過現在領4.50K自然就會用那種心態在炮22K大學生
如果你努力過,但是帶賽,現在負債累累,只能找個18K的濫工作過活,你還有那個心情
去炮22K大學生嗎?
運氣絕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就算你拼死拼活賺到了買房子的錢,買下去後發生了像921
那樣的地震倒了,你說運氣重不重要,就算你一事無成,但是運氣好就是會有很多人幫你,雖談
不上有何成就,但這輩子也衣食無缺了
有人領22K,沒學貸,家裡爸媽留了房子給他,爸媽不用他養,吃家裡用家裡,賺22K是22K零用錢
想進修就隨時都能進修,想換工作就隨時都能換工作,或許他很快就能40.50K
有人領22K,學貸一個月4000房租一個月5000給爸媽生活費5000,自己還得付自己的生活費
倒楣點的家裡還有負債,再倒楣點的還有個重病的家人要照顧,想進修沒時間沒錢,換工作等於是在賭博
這道理就算是在20年前也一樣,所以不用再說你多勇了,自己幸運就惜福,不需要在炮別人了
曾有個從事保險業的女性友人,從外表上看來是個很有錢的人,穿名牌、用好貨。但她卻一天到晚哀沒錢,因為她每個月光是讓小孩讀雙語幼稚園的費用就要好幾萬,至於她一身行頭的每月花費就更別說了。
有人質疑他:可以唸公立的就好,每月才幾千元,何苦一定要讀雙語幼稚園才又在那邊哀?
結果他反駁的理由是,他認為這是基本的:如果沒有從小就唸雙語幼稚園,將來有被淘汰的危險,與其如此,他寧願趁自己還可以拼,讓小孩讀好一點的幼稚園。
我心中的想法是,我老媽當年是靠著做女工,獨自把我家五個小孩撫養長大,生活之拮据可以想見。問題是我家五個小孩如今也都健康長大,現在一家人不敢說富有,但該有的房子、車子都有,過得也沒比人家差到哪去,那我的母親當年是如何做到的?為何換成一位現代的女性,就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想法呢?
su400 wrote:
我心中的想法是,我老媽當年是靠著做女工,獨自把我家五個小孩撫養長大,生活之拮据可以想見。問題是我家五個小孩如今也都健康長大,現在一家人不敢說富有,但該有的房子、車子都有,過得也沒比人家差到哪去,那我的母親當年是如何做到的?為何換成一位現代的女性,就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想法呢?
時代不同很多觀念做法也跟著不同,總不能老是拿你媽當初當媳婦怎樣又怎樣來要求你老婆吧
難不成還能拿爺爺那輩可以娶2.3個老婆的觀念套到現代?
至少現今的22K已經非社會新鮮人可以接受的條件了,當然老闆要給多少是老闆的自由,反正現在最低薪資
是18780,加上工作時數.休假也沒明確規範出來,年輕人爽被剝削就來做,不爽就回家啃老吃自己
反正只要大多數的人肯被剝削自然22K會繼續持續,這是供需問題
也不用再想當年了,以前幾個人燒炭,現在幾個人燒炭,以前的人吃飽就好,還管什麼社會地位跟競爭力
現代人可以這樣嗎?小孩有得吃就好?不用學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