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業工作可以做到幾歲呢?

隔壁鄰居現在每天都7點多到公司晚上11點多回家
能做到幾歲喔 實在不敢想
錢賺到差不多錢就要退休或孩子出生後就會走了

andy52017 wrote:
那50就要自己退休

那50以後怎麼辦呢

當然是買層樓出租了
進入電子業至今十五個年頭了,由小小工程師作起,到現在的管理幹部,
由剛出社會時一天工作十六小時,到現在平均工作十小時,但開會就佔了一半以上時間。
看到職場上十多年的風風雨雨,有時候又會有點無所適從,
回過頭來看,雖然有豐富的經驗及專業知識,但逐漸失去出社會時的衝勁。
有時候有點茫然,不知到在電子業這條路還能走幾年,每次遇到挫折,就只能跟自己講說,
加油〜〜〜你能闖過去的

andy52017 wrote:
各位在科技業工作的R...(恕刪)


我叔叔五十幾歲了
在美國還是工程師..
台灣就不知道了
leftsurvivor wrote:
國外資深工程師能幹到...(恕刪)


結果出現的常見情況是:
1. 欠缺計劃。對技術有不切實際的想法者,往往輕視計劃、藍腦的重要性,認為計劃是浪費時
間;結果在中後期所有問題都跑出來。
2. 為了不值得的理由,浪費大量技術人力。例如開發軟體時,為了一些奇怪的喜好花上以月計的
人力。其實不執行這些也對軟體的成敗無礙。
3. 左搖右擺,隨意改變方向。因為低估了技術成本,所以把做好的東西取消,重新再造;這樣之
前做的自然是白花了。
4. 人力過度透支,導致技術人員損耗嚴重。
5. 在技術成熟可以推出時,為了一些官僚問題、政治問題、或者個人喜好,把產品和技術一再拖
延。使市場時機被錯過,最後技術價值大降,效益大幅降低。
可見成本是怎樣被拉上去的,多數都是源自不幸的指揮和權力;這些的損失都可以直接換算成時
間和錢。換句話說就是低效率,而低效率是源自架構上權力的不平衡。技術的背後需要的是權力
合理的分配,架構的健康,這些我們似乎都做得很差。
權力架構的不健康引致了成本提升,成本提升,要降低成本,唯有用人力去填。人力很多時都是
消耗在一些不必要的好大喜功,左搖右擺、不自量力之上,而不是研究和開發上。

//=============================================//
網友說得實在一針見血
小弟工作的外商,RD主管就是這種換了一堆公司騙吃騙喝搞到的位子
不管工程師提甚麼建議,一定是先被打槍,只有他嘴裡說出的才是對的
幹RD頭但是整天以為自己搞marketing天馬行空的唬爛
技術沒一樣行,自己不行就算了,還認為工程師跟他一樣不行
開會他只有幾句話,只會"你不要講","你不對","你這樣不行"
問他有甚麼建議不是裝傻就是裝死,一堆沒有邏輯和建設的建議
若不是這家給的薪水還不錯,cp值也頗高(就是說下班時間到小弟就閃人了)
照我以前的做法二話不說我就走了
跟這種腦殘的主管做事真的會傷害腦細胞

chisago wrote:
我叔叔五十幾歲了
在美國還是工程師..
台灣就不知道了


那些50,60歲的工程師在台灣的環境工作,超時加班,24小時 ONCALL,每個人同時身兼數個案子...

我不覺得外國那些老工程師有體力應付台灣的環境,

台灣不需要人材,只需要奴才,

台灣的老工程師就算有國外老工程師的能耐,照樣被逼退




andy52017 wrote:
各位在科技業工作的R...(恕刪)


現在看不到超過50歲的RD

是因為超過50歲的那群人 正逢科技新貴領股票的風光歲月

該群人,其實也差不多退休享受生活去了 !


2~40歲的這群,沒股票領 ... 沒紅利拿

過了50歲,繼續幹RD的,未來只會越來越多 越來越普遍...

科技業,苦幹實幹, 徹職查辨..

有人脈, 想辨法自己開公司或接單
要跳脫出"員工領薪水" 的思考模式
你想賺多少錢? 要看你"業外" 如何的努力!!!

靠本職薪資想大撈一筆??
現在的電子業, 難!!

ingram0812 wrote:
我們美國客戶有一個機...(恕刪)


美國的資深工程師地位是很高、很受尊敬的,在台灣就會被醜化為萬年工程師。
又不是所有工程師都適任主管,為何年齡大到一定程度就一定要當主管呢?
北醫華佗曾經跟南醫扁鶴說過:「怎麼辦,腦殘沒藥醫!」

iunknown wrote:
美國的資深工程師地位...(恕刪)


沒爆斃的話45歲大概是可能的均數
要做到五十,可能要很狗腿、人緣要好、工作要很拼,
所以還是時間到了轉業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