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1978 wrote:我舉我自己例子:分紅費用化之前, 每天至少工作到晚上11點 , 從週一 ~ 週日 , 甘之如飴分紅費用化之後, 每天最多工作到晚上8點 , 六日不爽加班 , 幹到無力台灣教育沒比別的國家出色,科技產業競爭力靠得還是基層員工爆肝! 我的例子也差不多是這樣,每天不過12點不回家的護照更是隨時帶在身邊最扯的一次是凌晨一點,上頭臨時派人出差五個小時候我就在機場了,這一次自由行花了快一個月才回國分紅費用化之前是看考績領股票我本身是RD,想要領得多,就得更努力本薪只是排第二,股票才是重點分紅費用化之後就回復正常操課七點回家我就嫌晚了另外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獲就是我終於嚐到了家庭生活否則一年到頭見不到幾次老婆醒著的時候台灣教育真的沒有比較出色,想要有競爭力還是得靠自己
cklin01 wrote:你說的分紅費用化應該只是原因之一期間還有中國大陸科技業為求發展不惜高薪挖角導致人才流失還有代工毛利率在惡性競爭下不斷下降還有部份大公司的主管當初賺錢時調薪太多,現在不賺錢只好從新進員工下手 你只答對一半,以前大公司的主管薪水一直都不高,主要是靠股票,例如:副總100張,協理50張,經理30張...資深工程師可能10~20張..自從沒股票之後,主管們的薪水減少的比率比基曾員工多,有的可能連之前的一半都不到...但主管都有點年紀,就算不幹也不會餓死,工程師也沒有股票這股活水收入頓少,所以生活也苦哈哈..上面的人及資深的人都不好過了,新進人員會好過?別傻了...
台塑集團中高階主管領的紅利,據我所知3,40年來都是列計在人事費用內,而且是做在前一年度的費用內~去年該集團賺得不多,但除了年終少了些外,但是給員工的福利一項也不少(包括今年的分紅),台灣很少有這樣的企業吧~
Mainline Pocket wrote:所以你的意思是人才都是等別人開公司,才去上班,等著分紅,這樣說有錯嗎 不能說全部, 但在臺灣科技業的確是普遍現象!之前不是林百里(??)說過在台大電機畢業後來當大老闆都是在校成績差的, 因為成績好的都去好公司分紅拿股票, 成績差的進不去, 只好自行創業.
riklin wrote:要是股東領股票或股利也爽爽的也不會有「分紅費用化」的政策!!...(恕刪) 公司賺錢 股東不是都有股利嗎?更何況 假設股東是15塊進場 科技業的員工努力為公司打拼 公司股價衝到100 這樣股東不是也有賺錢哪來的股東沒肉可吃?既然股東不願意分一點肉給工程師吃 那工程師自然不願意為公司打拼公司就很容易下市 股東連15元都拿不回來 那才是股東連肉都沒得吃 別說是肉 連骨頭都看不到 可說是把錢丟到大海 這樣股東比較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