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jackhu wrote:名人李安說的 "台灣人好,但政治、媒體不太好!"我不敢說他說的對與否,至少我蠻贊同的....(恕刪) 我覺得假議題一堆....何不想想如果台灣真的那麼差,那麼沒人才,何以企業繼續成長?? 但薪水越來越低??感覺很多作法比較像是企業不提升競爭力,而想要繼續壓低員工收入,降低成本,圖利財團跟老闆.....
krado wrote:這有一篇文章在講台灣...(恕刪) 感覺這篇夢做的蠻大的就好像父母認為自己名次倒數的小孩(國中生),以後能考上台大熱門系一樣殊不知,一個國家的週期很長不比人,低潮高潮的起伏,時間會拉很長就算見底, 也會盤整蟄伏, 直到找到向上的動力現在台灣還在下跌段, 還不知道見底何時
台灣本身結構就中小企業居多也因此 制度面上 本來就比較不完善 加之勞基法對勞方並不是那麼保障加上 愚蠢的廣設大學政策我如果是老闆 我請不起國立的畢業生 我就請傳統的私立大學但不想付這麼多錢 怎麼辦 感謝政府廣設大學大學畢業生一堆 要不要30K 不用 28K 不用 26K done反正一堆人擠破頭要搶工作加上更愚蠢的22K 無良的中小企業主 完全呼應政府政策 全部22K就算一年加薪10% 連續加十年22K 加了十年是多少 52K現在演變成 新鮮人拿低薪是應該的 因為企業給你錢來學東西沒錯 企業省到錢了 但是這個新鮮人若是人才 三年後 一定走換到別家公司 但是這個新鮮人 第一份工作遇到這樣的狀況他可能會認為 他未來的下屬也應該是這樣熬過來的也因此 我們都常聽到 以前我們也是怎樣 之類的話這是一個長期的惡性循環提高最低薪資 的確會照顧到所得弱勢族群 但是對於廣大的上班族來說 有用嗎調到23K 公司一樣給你19K 然後給你誤餐費 加上固定的加班津貼然後這些錢都會從年終扣下以前都說日本企業加班多累又多累但講坦白的 我以前跟一個日本廣告公司的人合作過他說 他們是有加班費的 他們幾乎沒有所謂的責任制 公司敢不給 勞動省就來了然後新鮮人起薪是我們的3倍多各位或許會說日本物價高但是我上個月去日本玩回來的確 有些東西 日本的確貴但是民生用品 已經跟台北差不多了我在台北隨便叫個便當 菜好點的 都要90~100我在大阪吃個定食 日幣600差不到兩倍 但人家薪水是我們三倍我現在的薪水 以一個普通上班族來看的話 在台灣已經算是高的了但我一個日本朋友 她畢業起薪就跟我一樣了 他工作三年 就在大阪買了房子日本經濟不蕭條嗎? 她也只有大學畢業...當然有些人會說 她買的可能不是精華區我當然同意 她到大阪市區 要搭捷運20分鐘但請問 一般台灣上班族 家裡不支援的話 有幾個人敢說 三年後要買下離台北車站20分鐘車程的房子'再來是人才外流問題其實人才外流 在已開發國家 很正常 重點是 在其他國家的高薪拉攏下如何把人才留在台灣舉個例子 我的廠商 有個男生 差不多三十歲了我們很欣賞他 每年也都在他老闆面前大力稱讚他 希望幫他要人要錢要職位結果呢 他老闆口口聲聲說好 都沒有後來人走啦 他老闆轉過來說是因為客戶爛...還跟我們說 他可以兩年訓練出這男生 就代表兩年後可以再一個我當下心裡想說 是啊~~我們要花兩年錢幫你訓練人後 然後給別人用那新的人在訓練的兩年中 我們要忍受品質跟服務可能會下滑嗎?從這位老闆的心態看出 他本身對他們的專業就已經不尊重了 他訓練出一個人才他覺得反正他可以再訓練一個 那他就是一直消耗人才不尊重人才 就是不尊重自己的專業 當你不尊重自己的專業時 你怎麼會有競爭力呢?
*-小士-* wrote:蔣經國時代,人才濟濟才發展得好?大陸的發展是人才的問題嗎?做一件事是因為一定會成功才做?戴勝益那種人會成功是因為他是人才?不斷唱衰台灣, 才是誤國誤民..民進黨, 台灣媒體, 財團, 正是這類人.. 你少列很多人吧,你只要回顧一下2000~2008就知道台灣在那幾年被唱得多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