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40好幾了 很多人小時候 很多人後來聽說 都是親身經歷的
甚麼公務人員好不好或是國營企業好不好 別傻了
從民國50幾年起就是很好了 以前就是擠破頭很難考了
現在因為走火入魔了 才會感覺很可怕 其實從以前到現在都很難考
但是軍職轉公職以前都有一些特殊待遇 就是這樣不公平啊
例如房子的例子 其實台灣的房地產有經歷過幾個時代的轉變
我出生的時候 民國50多年彭淮南家附近的30-40坪公寓才20多萬
兩次石油危機以後就變成2百多萬 1987年那波狠漲竟然變成7-8百多萬
1987年到現在2014年也不過漲到兩千萬 請問漲最多的是甚麼時候
以前的利率高達7-8% 貸款動輒12% 買房子貸款的負擔有多重
很多人台北買不起才去買在中永和或是三重與板橋這些地方
以前中永和與三重板橋很多都是工業區與農地 相對房價較低
誰曉得現在變成商業地 人口集中地區 房價也不便宜了
有些人說以前能源便宜 那要看怎麼去衡量以及市場的行情
民國60幾年的一公升也是15塊 民國80幾年也是差不多14-15塊
那是因為原油一桶才十多塊 今天要100塊 市場多5-6倍 實際多2-3倍
原油的市場行情 台灣能控制嗎? 美國都管不了了
20年前我剛入社會也是從2萬多開始 過了試用期變成3萬塊(我是留美碩士就職的)
那時集團有一個建案在台北仁愛路巷子裏賣 一P50萬 一戶就1千6百多萬
30歲以下的幾個同事就看這廣告單不停的嘆氣 跟現在的年輕人有兩樣嗎?
20年前1P就賣到50萬 現在賣80多萬 請問有比較貴嗎?
台灣錢淹腳目(如果有的話)的那段期間跟現在相比 有許多政策與社會風俗不一樣
20多年前 台灣沒有50萬的外勞大軍外加4萬多的逃跑外勞 所有的勞工都是本國人
請問多少台灣人的工作被取代了 還有那些被老闆移走的企業又有多少工作機會?
以前不准聘外勞或是外勞的機會少 老闆只好乖乖找本勞 本勞的薪水相對就高了
當然有許多現在外勞的工作本勞不肯做 老闆只好用更多錢去找本勞或是倒了也可能跑了
20-30年前外配都是有戀愛基礎結婚的(留學或是到國外工作認識後結婚)
哪像現在幾十萬的買賣式外配 真的嫁過來與老公白頭偕老就算了 但實情是這樣嗎?
許多還不是假結婚或拿到身分後離婚或是發現老公其實是條魯蛇以後分居或離婚
外配根本就沒有太多人回家鄉都是留在台灣賺錢 外配來台灣賺錢有台灣的工作機會
原來沒嫁給台灣男人的台灣姑娘也是留在台灣賺錢 工作機會就是那麼少 怎麼辦?
以前的早餐店與攤販 爸媽帶著兒子女兒幫忙 現在變成爸媽帶這外配媳婦或是外配店員
連八大行業 剪個頭髮 要找個正港台灣美眉來服務都越來越難了 怎麼辦?
我能怪台灣女性自我意識的崛起導致選擇婚姻的比例變低 選擇永久單身的人數增加
而台灣男性因為受家庭傳統傳宗接代與"身體慾望"的壓力與控制被迫以買賣式的婚姻迎娶外配?
最後的結果是數十萬外配進入台灣社會作為配偶與新生小孩的親身母親 後來變成社會的勞動力
我搞清楚了 哈哈 台灣年輕女性選擇不婚的結果跟社會的低薪與失業也是有相關了
台灣的社會在這20-30年有許多變化 太多人都不願意去承認那個時代跟現代的差異
其實還有許多要討論的 留待有人有不同意見 再來說嘴
現在這個時代就是這樣 不是我害的 但是我也只能看著一起沉淪 我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