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公積金的部分是地區差異的,每個地區的公積金上繳比例和政策是不一樣的,完全沒有統一的標準,根本沒有辦法說清楚。例如,在北京公積金就一塊,基本住房公積金通常是12%,當然單位福利好,可以多繳點。而上海地區公積金分兩塊,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單位和個人繳存比例都是7%,而職工補充住房公積金賬戶單位和個人繳存比例都為1%-8%。對於公積金也不是硬性規定企業要隨著工資上漲無限上繳的,有封頂上限金額。公積金封頂金額是每年都有調整,基本每年都在上漲。北京地區2014年的封頂是4170RMB,2015年封頂是4654RMB,即單位個人分別繳納2372即可。 公積金的提取可以選擇當月提取(國管),或者三個月一提取到個人銀行卡上(市管)。 我自己是三個月提取一次。上海地區2015年的政策是職工住房公積金每個月繳存額上限最高為2290元,下限最低為254元,補充公積金1%——8%(無上、下限),城鎮個體工商戶及其僱用人員、自由職業者的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上限為3924元,提取方式也和北京不一樣。不光公積金,其他繳費如社保繳納也是有上下限的要求的2015年北京市社保繳費基數上限19389元,就你工資假如是3萬,就按照上限數字繳納就可以了。2015年北京市社保繳費基數的最低標準為2585元,工資低於2585的,就需要按照下限繳納。公積金賬號三月提取一次。同樣1萬元的工資,在北京公司負擔的比例會更高,超過44%,這對企業來說確實還是很有壓力的。2014年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另外關於醫保的部分,北京地區醫保個人繳納2%那部分,每個月也會打到個人銀行卡上。不過其他地區操作是不一樣。
台灣一般"正常"上班族的薪資就是,月薪(內含自付部份勞工保險,部份健康保險)公司會再提撥6%月薪當做退休金(入政府的信託局,待退休或死亡時提領,當然這個數字彈性很大,自己可以想像。)再來就是每年的所得稅了。謝謝交流!
hatsue wrote:台灣一般'正常'上...(恕刪) 還是沒有太清楚,想了解一下,能具體說一下嗎?上面回帖有用1萬人民幣稅前月薪做計算,列出在中國,個人與公司需要繳納的相應比例五險一金及所得稅費用。如果台灣按照5萬台幣的稅前月薪計算,個人和公司都需要繳納什麼費用?比例是多少,個人所得稅是多少?社保也是繳費越高,退休金拿的也越多嗎?
你好,小弟來自台灣今年26歲在澳大利亞公司做跟你做類似的東西看來中國大陸的五險一金遠超澳大利亞? 想問說稅率大約多少在澳大利亞稅就高達40%...中國應該會比這少很多養老金部分- 澳洲為10% - 中國看起來有18%? 好像多超多的,退休生活會好很多?醫療保險的話 - 由所得稅+2%繳交若年收超過9萬澳幣的話沒私人醫療保險會在+2%.....不像台灣只算家庭人數而以另外大大是否有需要管理一些屬下?如果是的話應該有些年紀也會大過大大,是否會在這方面覺得有些許壓力?帳目是否複雜難管常常要搞Consolidation或一堆Sub-ledgers之類的還有大大是否已經取得CA/CPA? 我因為由於精算統計出身所以尚未有這些證照
kevinant2 wrote:你好,小弟來自台灣...(恕刪) 關於稅率我替樓主回答一下吧,中國的個人稅起征點是3500元人民幣,3500元是指扣除五險一金后金額稅率是階梯徵收的,具體參考下面稅率表假設您的月工資為10000元,工作地點是北京(這個城市的五險一金個人繳納標準是養老保險8%、醫療保險2%、失業保險0.2%、住房公積金12%)。那麼:應納稅額=10000 - 10000 x (8% + 2% + 0.2% + 12%) - 3500 = 4280(元)查上表可知,與4280元對應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分別為10%和105,因此:個人應繳所得稅=4280x 10% - 105 = 323(元)個人工資賬戶收入工資7780-323=7457元公積金收入2400元和個人繳納醫保200元,不進工資銀行賬戶,分別進其他兩個銀行賬戶!每個省根據經濟發展狀況繳納五險一金的比例和政策會有不同,但個人所得稅率全國是一樣的,總之,挺繁瑣的!
kevinant2 wrote:你好,小弟來自台灣...(恕刪) 樓上已經替你回答了相關稅率的問題。手下確實有一些人,有些大姐歲數跟家父同齡。所以有些工作上的困難是放諸四海皆準的。輔助明細之類的細帳倒是並不困難,合併報表方面,我們屬於上級公司的被並表方,所以也不是很困難。主要的工作困難在籌融資和會計資料合規性的一些工作。CPA證照我也沒有,考這個要花太多精力與時間,工作比較累,很難顧的上。如果當初在大學那幾年就去準備這些東西,就好了。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