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拖鞋的路人甲 wrote:
事情是這樣子的我有...(恕刪)
創業真的很辛苦,而且最怕不上不下,如果不上不下,除了自己覺得賺不到錢外
生活也沒品質,反而過得不開心,更重的,容易有職業方面的病 (例如工時長肝容易出毛病)
至於當個上班族,除了壓力沒那麼重 (所謂的壓力並不是月薪多少那種壓力,而是成敗一間扛那種)
再者,當個上班族的福利,很多是自己當老闆可能沒有的(或是說可能為了多賺點會去犧牲這些)
例如勞保、退休金,當員工,老闆要幫員工繳的 勞、健、退休金(6%)加總起來大概17.xx%,如果包含自付額約20%
這些如果自己當老闆,很多人會覺得省起來,當然可以掛在工會,但工會要繳的錢也比較多,而且沒有6%的部分
不然就繳全民年金,但也差一個6%的提撥~
很多年輕人認為退休金不重要,但是那是年輕時的想法,真的到時候了,有這筆錢真的很補
======================================
然而一個麵攤從0到1顧起來,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要說放棄就放棄哪有那麼簡單
但如果不放,又覺得生活沒品質、也賺不了甚麼錢這樣兩難,更重的孩子都沒時間顧
或許可以參考有的大大建議的,分階段來改變,也分攤風險
如果請得到人幫忙 (我是認為廚師比較有機會請人,這個可以SOP化),自己人招呼兼管帳
就可以夫妻倆可以找得到月薪多的那一方先去上班,慢慢再看狀況來改變
=====================================
其實勞動與生活,還是必須兼顧,所以勞基法才越來越強調工時 (但可惜現階段太強調工時法而讓工資往上的力道不夠)
有時候假日陪陪小孩、看看職棒、看看職籃、陪孩子老婆到戶外走走、甚至出國旅遊等等,
這些都是生活品質的部分,有時間才能依據自己能力跟興趣來安排,
更有人認為這些都是在充電,讓未來的工作更有電力 (另一方面也是在釋放身上的疲勞靜電,讓身體更健康)
創業初期最容易犧牲的就這些了,但如果創業不上不下,當幾年後回首檢視,往往才覺得自己怎麼那麼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