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公司最喜歡講一些 , 看得到拿不到的事 !!例如 :1.提升自己的層級 ;提升了然後呢 ?! 該得到的也一定會等比例的提升嗎 ?!2.公司的成長 , 都是你們的獎金 ;真的嗎 ?! 每個人都會公平的拿得到嗎 ?! 誰知道 ?!所以 ~~~ 拿到手的才算數 , 其它的聽聽就好 !!======================================================然後實務上你看華航就知道啦 , 他們不只吵休假 , 還罷工 !!結果很好啊 , 雖然後來政府說話不算話(那是另一件事)
國民的福利應該是國家要給的國家逃避責任 把這担子丟給企業造成企業和勞工的爭議理論上 勞工就是企業的生財工具論產出給報酬或論日計酬產出變少 或 工作日變少最後一定是薪水變少再如法律上 孕婦的問題這應該是整個國家要幫忙的推給 單一雇主 負擔不可說不大所以爭論不休
權力是爭取出來的製程是持續改善來的當休假天數增加,公司的成本並不會增加反而可能還會減少,假設你一個月領3萬塊,一個月休8天跟休10天,都是領3萬,對你而言多了2天假,你可以出去多花錢,但對公司而言,是少了2個工作天,但卻減少水電費的支出,為了彌補這損失的兩個工作天,公司必須提升它的生產製程,以及他的人員工作效率.現在有很多數不清的假責任制公司,老闆一天到晚盡做一些搞白工的事,卻以責任制為名,閃避加班費,有些員工效率高的,早做完事又不能早走,準時把事情做完的,有可能被認為能力不足,否則為啥不加班,只好摸東摸西拖時間.所以透過政府的一些手段 也是逼迫產業升級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