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ty wrote:我在四川大學就讀機...(恕刪) 也不確定你講的是真假畢竟有文化大革命十年斷層然後大陸也是人人可讀大學,師資需求爆增早年能出國讀書的又鳳毛麟角而翻譯書太全面,也減少讀英文書的機會再則, 拜金主義, 大陸14億人市場, 蓬勃發展, 有較多樣創業成功的可能也使得海歸人才, 最優次優的多投入產業所以也有可能優秀師資不夠這就要看實際狀況
留學生教育不行吧,在川大的留學生每一個都很後悔,老師可能專業知識有能力,但是英語能力差,不知道怎麼教外國學生,我不知道是不是專業選錯的原因,這裡留學生全部都是尼泊爾,斯里蘭卡,印度人,唉,不信找一天來我們學校問留學生就知道了
對尼泊爾等國來說,可能是“天朝”,對印度有錢有能力的年輕人,去美國抱團力爭上游可能比較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印度人都很厲害也很團結,只是小弟不才,有時候聽不懂他們的口音。不過您當初是什麼因素選四川大學呢?我在沿海工作中,還真的沒遇過四川大學的畢業生耶?grty wrote:留學生教育不行吧,在...(恕刪)
ger1234 wrote:1.只會數學???...(恕刪) 一票光打嘴砲發論文是沒用的,超級電腦,大型作業系統做幾個來,不是說計算機結構上了7百頁的課??我一頁課都沒上過.不要跟我說你只會玩PC,ARM,PIC,8051套件....基礎科學很重要,是要能做原始開發用的,玩人家做好的開發環境,就不要在web上講的很神的樣子,講那一堆標題都沒用的,有一門精通,就讓你一輩子只玩電磁波的一小塊,只會講M...L....誰不會google??聽說缺潛艇,我們博士有好多,英文又強,3年做的出來嗎??我看30年也很難,不會英文的土八路,人家用抄的,也做了不少潛艇了.至少開進太平洋沒問題,打幾個魚雷也不算什麼,還有潛射型導彈,這個技術小島就指望不上了,台灣出幾百個力學,材料科學,電學的教授博士,數量絕不是問題,買垃圾的預算拿來用也夠了,何時做出能潛下去再浮上來的東西呢??大陸的大學,素質落差真的很大,也有些高手,能遇上那種老師是運氣,我還聽過有中文專業的老師,轉去教自動化,機器人??這除了照書念,能教什麼??很多老老師,就是靠關係占的好位子,專業就算了..台灣的大學,也有不少問題,基本上教師的學位都是有的,大多有留學背景,因為數量實在太多,只是出嘴的很多,實作的很少,都在比論文的數量,實際的科學很少有成果的,通常學界的科技要超前工業界,工業界使用的技術可能是學界20年前就開始研究的東西,台灣的學界剪貼本用的太多,所以業界直接國際交流不是更省事??沒有原生技術,只好引進,所以在台灣,英文真的很重要.講這個,馬上就要被砲了,好像台灣那些老牌的大學科研成果很好,只是我們這些鄉下沒文化的不懂,鄉下人只看東西,論文真看不懂,大學裡很多東西都在騙人,歐美的很多也一樣,明明不存在新能源技術,天天在吹牛.有好東西,誰還燒煤污染空氣??
grty wrote:我在四川大學就讀機...(恕刪) 按樓主這個情況,學校和遇到的老師可能都不太好,上學,只是那種時間的工作是學習,時代不同了,學習資源到處都是,像我從小窮苦,家裡窮到沒飯吃的那種,我爸是賭鬼加酒鬼,還好他命不長,當年可沒有新聞報說誰家可憐,有人捐錢,還不是活過來了,想要學什麼,從來是自己的事,如果你被那些大博士教了,講什麼你也未必能懂,樓主可能是按台港澳生和那些留學生特招進去的,所以並不是正常的高考,老師不會英文很重要嗎?重點是你覺得英文很重要,就自己學,我國中英文課都在睡覺,反正義務教育,之後就不用講了,呵呵,現在天天堅持看聽英文內容,台灣的電視,除了颱風基本不開機,我有朋友英文可以即時在講台上翻譯,但是背單字還是養成習慣,英文的用字實在太多,同一個字又有很多不同的意思,就是原生美國人,教育程度比較低的,有些專業用詞也不懂.川大至少還是中上名氣,都進去了,混個學位也行,真要去別的學校又有時間成本.反正碩士多半要換地方的,經濟問題不大的話,未來也可申請國外的大學.當然英文只有天天養成習慣,4年後才有那個程度,大陸的四六級不算程度.語文是不存在試題範圍的.不用想回台灣,不管政治的事,經濟真的不會好了.就業也只有低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