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nChang_chu wrote:
常常看到分享的理財...(恕刪)
每個月五萬孝親費 真的屌打
已經夠 父母兩老生活了
只是我建議你 投資自己
人生是自己的
參考
花椒伯 wrote:
聽你的敘述,覺得你的...(恕刪)
是蠻無趣的,看 FB 其他人想出國就出國,想買 P4 或 Sitch 就買。
我想買當要等特價,就算有特價還要猶豫很久很久。
至於出國只能告訴自己台灣都玩不完了,沒必要出國玩

p111222 wrote:
這只是理想的數字而已...(恕刪)
這並非在規劃,而是已經進行的事。
左外野手 wrote:
我要是像你這樣分配薪...(恕刪)
要不是有靠價日兼差來當零用錢,不然真的有點沒動力了 ...
================================================
正確來說是薪水父母在保管,而假日兼差所得是做多少都算自己的。
每月父母會給 2000 當作日常費用 (意即正業本薪就是 孝親費+2000)。
所以本薪-2000 就是家裡所有開銷(水點,電話,瓦斯,房貸,所得稅 等等...)
因為家裡房子頭期款也是借的還沒還完,還有學貸也要還QQ,所以這幾年會辛苦許多。
其時想表達的是...
常常看別人想玩就玩,想買什麼就買,年紀輕輕就可以結婚生子。
我做的那麼多都無法這樣(算一算去年含假日只休了2天的樣子 ...),而且存的還比別人少

能否想像一年只休2天存款卻不到10萬,卻看著好友能到出玩樂的心情,過著比別人窮的生活

還有人問我說工作了3年存款有100萬了吧? 我都不知道怎麼回 ...
不過之前也有討論過日常費用太少的問題,所以再過個幾年,父母會把這部分再提高到 10000~15000,但還要再撐個幾年QQ。
但因為種種因素,家裡還想再買一房不知道"再過個幾年"的時間點會不會再延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