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沒有做理財規劃,實在是很可惜的事,以歷史來看,投資某檔金融股10年,每個月花1萬,每年9月領到的股利股息一樣再投入,10年後資產可增加一倍,年化報酬率為12.11%,也就是120萬投入,屆時變248萬的現值。

再來每20年物價會漲一倍,現在一碗140的牛肉麵,民國127年的時候是280元。建議通膨每年用2%來算。

還有政府有關勞保年金、勞退年金的政策會一直改變,現在算的永遠不準,所以自己一定要做投資理財,5%的定存股是最基本的,你不去做,1840萬再加1%的利息,也不會變成3000萬,但1840萬投入5%的定存股很容易超過3000萬。

勞保年金目前是投保薪資(目前最高是45800元)*1.55%*投保年資,以我為例,65歲大約有35年年資,每月就是領45800*1.55%*35=24847元。

勞退年金只能領到84歲,假設你35年平均月薪是50000元,公司提撥6%,到65歲,總計本金有50000*6%*35年*12月=126萬,加計投資效益大約是150萬,分配成19年支付,就是每月為150萬/12月/19年=6579元。建議您自提6%,增加勞退金的本金效益。

勞退是你的錢保證不會倒,勞保是政府的錢雖然不會倒,但政府要發給你多少,都由政府做主。

投資理財越早做越好,本版上的投資理財,你去看金融股那一篇,裡面很多人都有上千張的金融股,1000張每年配1元,股利股息就是100萬,100萬要給無負債一家四口來用,目前是足夠的。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imgood wrote:
一千萬放定存股 一年5%殖利率一年收50萬 一個月吃四萬
身上還有860萬
...(恕刪)


遇到股災時,萬一一千萬股票的市值只剩200萬,不知道僅有這些退休金的老人可以承受這樣子的心理壓力嗎? 雖說不賣就沒虧但沒幾個人那個時候還吃得下,睡得著...

有很多人都說低點不買是笨蛋,問題什麼時候是低點? 假設現在台股由一萬跌到五千,這時候績優股可能市值剩原來一半,中小型股可能連原來的1/4都不到,有經過崩盤的人就知道,每天開盤不是大跌就是小跌,連跌幾個月甚至幾年,一輩子存的錢只剩1/2~1/4,真的在台股跌到5000時,大家認為加碼的人多還是選擇停損的人多? 在那種恐慌壓力之下,很多人都是選擇賣股停損以求睡的安穩....

5千點可能是最低點也或是半山腰要事後驗證,若是在五千點選擇加碼而大盤又一路跌從4900-->4800-->4700...,最後連加碼也只剩一半時,老人家真的會想去死.... SARS就跌到3995才止跌,由成交量來看,最低點根本很少人買股票....

總之,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所以資產應平均分配,再怎麼喜歡領股利也不要超過總資產(動產)的1/3,分散風險才是王道,退休的人求的是安全而不是獲利,

不要說股票放著就會漲回來,若你在08年金融風暴前選擇那時候大家很瘋的電子股,十年過去了,很多電子股的股價還在金融風暴時的水準,更低的也有...
刪...刪...刪...刪...刪...刪...刪...
灰狼01 wrote:
已經知道坑洞在哪裡,為何不避開就好?...(恕刪)


那麼厲害? 那你跟我講十年後的坑是哪一個?

08年金融風暴時中華電55,台積電36,鴻海57,若你是在台積電200多元時陸續往下買,跌到剩50元你也會懷疑台積電是否可以放30年,但事實證明它真的跌到36元.
刪...刪...刪...刪...刪...刪...刪...

灰狼01 wrote:
若真要探討"選股"這議題,是個大學問,我無意在此討論。但因股市之波動大而放棄投資,似乎有點因咽而廢食,波動是風險也是機會,所有投資工具中,股票是長期(十年以上)獲利最好的,至於退休就不投資股市,反觀現今社會的有錢人,如巴菲特、郭台銘、馬雲、比爾蓋芝、台塑王家....絕大多數身家都是在股票資產,會因為年紀大就不適合嗎? ...(恕刪)


你看我的文我有說不投資股市? 股市仍是很好的一個投資管道,我說的是既然退休就不該把重心全放在股票而是應該風險分散,這是每個人見解不同,你把錢都放股市,萬一急需用錢又沒管道那就只有賣股一途,萬一又是在低點..., 至於你扯巴菲特、郭台銘、馬雲、比爾蓋芝、台塑王家...就真的扯太遠了,你的資產有他們的零頭嗎?

我年輕時幾乎有多少閒錢就投入股市多少錢,從第一次買股票到現在也有25年以上了,我也接近退休年齡,在股市這麼多年深知股票風險,我也慢慢減少投入股市的比重,反而年輕時看不上的儲蓄險、基金、債券甚至於幾乎沒利息的定存也少少的放著(100~200萬),不知你距離退休有多久?

退休的人的資金要的是安全而不是有風險的獲利,這是我一直強調的.
刪...刪...刪...刪...刪...刪...刪...

luzibin wrote:
再來每20年物價會漲一倍,現在一碗140的牛肉麵,民國127年的時候是280元。建議通膨每年用2%來算。...(恕刪)


每20年漲一倍,通膨是3.6%左右。反之若用每年2%,那是每36年漲一倍。

pobo wrote:
不知道兩個老人一個月4.8萬夠不夠用?
.(恕刪)


在沒有重大疾病的情況下,當然夠,很多人家庭收入四萬八還養一家四口呢

你唯一的問題是生病,你會需要看護,還有很多疾病開支

不過30年後的四萬八會長怎樣我不知道,有可能物價通膨之後,30年後的四萬八花起來跟現在1萬8一樣

最好是不要這樣啦,因為30年後台灣高齡化很嚴重,一旦物價通膨,會有很多老人真的燒炭的

stephen yen wrote:
在沒有重大疾病的情...(恕刪)


台灣通膨率近7年都低於2%
景氣循環沒有通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