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day wrote:
所以北部之外都沒工程師了?
我好幾年前在新竹當軟體工程師 年薪大約六十 (純軟,年資約五六年)
大約兩年半前在 彰化當軟體工程師 年薪也是大約六十 (軟體韌體都寫,年資約八九年)
一年半前在台北南港掛資深軟體工程師也才快摸到一百 (純軟,年資應該有十了)
我都超懷疑網路上神人怎麼那麼多,一堆年薪破百的軟體工程師
(該不會都拿國外薪水來跟台灣比較吧)
到最後我只能安慰我自己應該是我比較魯...XD
上上個月我跟獵人頭聯絡
問他手頭上有沒有超過我目前年薪的純軟缺
他說純軟很難喔...
ps.我離開南港那份工作時
一個年紀比我小但應該有三十歲又比我早進公司的軟體工程師問我一句話
他說「你換了工作年薪有破百吧」,我年資比他多很多
所以我個人是猜他年薪沒破百才會這樣問我
所以你上面說28歲基本行情就至少有90~110萬的年薪應該很難喔
要到90~110萬在台灣北部的一般公司應該要掛理級了,更別說出了北部
ps2.去 ptt soft_job 看一下那邊的徵才,100萬的職缺其實真的沒那麼多(國內)
職缺:Senior Full-Stack 工程師
薪資(月薪):月薪6萬5千元至10萬元
薪資(保證最低年薪,必填項目):14個月
看看多慘,沒 Senior 跟 Full-Stack 的話倒底剩多少
ps3.快四十歲了,跟上面某樓的Mirage-Ulysses大大一樣
都還在騎一台十幾年的機車上下班,錢難賺省一點,爛機車加減騎


說實在的,這部分我承認我沒放眼看整個台灣
因為我本身生活在北部 (新竹以北)

對於你說你是 SW RD 來看,年資十年 (碩畢) 在一般系統廠 (石頭、皮卡丘、阿寶、肉鬆、汐止W、海公公等等)
年薪別說 100,年薪 140、150 都不是問題,單位賺錢還有機會破 160 (除非先前的工作經驗完全不被承認)

喔對了,所待的系統廠 BG or BU 有賺錢年薪會拿到 17、18 個月
加上紅人有機會到 19、20 個月,再加上單位爆賺則有可能 20~22 個月
以我前述的系統廠,基本不要黑掉都能有 16 個月 (再慘也有 15 吧?) 更別說運氣好去到賺錢的單位
(我知道有些單位很慘只有保障 14 個月就沒別的了)

所以, 28 歲 (碩畢工作三年) 要有 90 ~ 110 萬的行情是非常有可能的
如果單位不賺錢,只要不虧錢,至少都能有 70~80 萬,而且不是掛理級,單純掛高級工程師即可達到

以下我抓系統廠中間行情 (非平均行情) 試算一次:
(私校碩畢、單位普通、個人績效偏低、僅年薪 16 個月)
工作第一年 (25 歲) 起薪 43k (未滿一年只保 14 個月) = 年薪 60 萬
邁入第二年 (26 歲) 43k -> 44.3k (加薪 3%) = 年薪 71 萬
邁入第三年 (27 歲) 44.3k -> 45.7k (加薪 3%) = 年薪 73 萬
邁入第四年 (28 歲) 45.7k -> 47.1k (加薪 3%) = 年薪 75 萬

以上 28 歲即有年薪 75 萬的水準
若單位賺錢,個人績效甲等,年薪 18 個月,加薪 5~6 %
甚至升職等加薪:
工作第一年 (25 歲) 起薪 43k (未滿一年只保 14 個月) = 年薪 60 萬
邁入第二年 (26 歲) 43k -> 45.2k (加薪 5%) = 年薪 81 萬
邁入第三年 (27 歲) 45.2k -> 48k (加薪 6%) = 年薪 86 萬
邁入第四年 (28 歲) 48k -> 51k -> 53k (加薪 6% 升職加薪 4%) = 年薪 95 萬

同樣的 28 歲就有年薪 95 萬
若同樣單位賺錢,個人績效優等,年薪 20 個月,加薪 8 %
同樣升職等加薪:
工作第一年 (25 歲) 起薪 43k (未滿一年只保 14 個月) = 年薪 60 萬
邁入第二年 (26 歲) 43k -> 45.2k (加薪 5%) = 年薪 90 萬
邁入第三年 (27 歲) 45.2k -> 48.9k (加薪 8%) = 年薪 97.8 萬
邁入第四年 (28 歲) 48.9k -> 52.9k -> 55k (加薪 8% 升職加薪 4%) = 年薪 110 萬

(以上的第二年我都用 5% 算,因為第二年加薪直接封頂的其實真的不多...且起薪用 43k 算,算是業內中位數行情了,舉例石頭來講,起薪絕對超過 45k)

所以 28 歲破百其實真的不難
何況我主文章是把範圍拉在 28 ~ 30 歲
如果去的不是系統廠
是豬屎屋...甚至其他業界有名的公司...
有可能進去第一年就破百了 (有些知名公司碩畢起薪即有 76k)

ps.
我承認若將全台灣大大小小公司的各種工程師算進來,破百似乎很難
但大公司的工程師 (泛指科技業 or 純軟) 人數真的也爆多
破百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我發文的目的只是想知道是很多人真的不知道行情?
還是真的覺得網路上都是在唬爛的

旋風 wrote:
這是計算總薪資
其中超時加班等等旁因沒有排除
主計處
這次200萬實際薪資所得列入責任制
就了解實際影響人數只有3000人
你其實就知道
所謂百萬年薪
很多都是賣肝換來的


這我不敢否認,的確很多賣肝來換 28 歲百萬年薪
但更多的是賣肝換來 28 歲 120 ~ 150 萬年薪...
有些業內知名公司面試時就跟你說平常下班時間 21:00 多
甚至 22:00 ~ 23:00
但換來的卻是第二年年薪就 150
更別說第三第四年...
當然,換作我我是不會去啦,寧願年薪百萬就好,不爆肝就是了

Godfinger wrote:
我承認若將全台灣大大小小公司的各種工程師算進來,破百似乎很難
但大公司的工程師 (泛指科技業 or 純軟) 人數真的也爆多
破百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我發文的目的只是想知道是很多人真的不知道行情?
還是真的覺得網路上都是在唬爛的

大公司通常學歷有一定要求
硬體我是有看過比較後段的學校
如果是軟體你講的私碩在我的經驗就蠻少的
有也是前段私立大學的
只能說這是同溫層效應
對你周遭的人可能不是難事
但對學經歷普通的就不大容易了
chunchiahsieh wrote:
依據你的年資純軟體...(恕刪)


那些公司以小弟非本科系的學歷應該進不去
不過我目前在北部外商光底薪就不錯了
外國主管跟同事也都對我很好
而且又都準時上下班
每天都還過得挺歡樂的
Godfinger wrote:
以下我抓系統廠中間行情 (非平均行情) 試算一次:
(私校碩畢、單位普通、個人績效偏低、僅年薪 16 個月)
工作第一年 (25 歲) 起薪 43k (未滿一年只保 14 個月) = 年薪 60 萬
邁入第二年 (26 歲) 43k -> 44.3k (加薪 3%) = 年薪 71 萬
邁入第三年 (27 歲) 44.3k -> 45.7k (加薪 3%) = 年薪 73 萬
邁入第四年 (28 歲) 45.7k -> 47.1k (加薪 3%) = 年薪 75 萬
以上 28 歲即有年薪 75 萬的水準
若單位賺錢,個人績效甲等,年薪 18 個月,加薪 5~6 %
甚至升職等加薪:
工作第一年 (25 歲) 起薪 43k (未滿一年只保 14 個月) = 年薪 60 萬
邁入第二年 (26 歲) 43k -> 45.2k (加薪 5%) = 年薪 81 萬
邁入第三年 (27 歲) 45.2k -> 48k (加薪 6%) = 年薪 86 萬
邁入第四年 (28 歲) 48k -> 51k -> 53k (加薪 6% 升職加薪 4%) = 年薪 95 萬
同樣的 28 歲就有年薪 95 萬
若同樣單位賺錢,個人績效優等,年薪 20 個月,加薪 8 %
同樣升職等加薪:
工作第一年 (25 歲) 起薪 43k (未滿一年只保 14 個月) = 年薪 60 萬
邁入第二年 (26 歲) 43k -> 45.2k (加薪 5%) = 年薪 90 萬
邁入第三年 (27 歲) 45.2k -> 48.9k (加薪 8%) = 年薪 97.8 萬
邁入第四年 (28 歲) 48.9k -> 52.9k -> 55k (加薪 8% 升職加薪 4%) = 年薪 110 萬


在我看來那是把加班費扣住然後當成年終獎金發給你

我畢業後工作到現在都是找準時上下班的
當然這也是為啥我之前還沒上北部的薪資最多才到600K吧

我老婆他哥在台灣數一數二的公司
就像你說得,年薪的確很早就破百
(目前應該有兩百多一點點)
但是用家庭換來的,小孩子的童年幾乎沒參與到
就算是現在,他還是只有假日有時間陪小孩

在我看來根本本末倒置了

我目前的目標維持準時上下班然後突破兩百
badday wrote:
在我看來那是把加班費扣住然後當成年終獎金發給你
我畢業後工作到現在都是找準時上下班的
當然這也是為啥我之前還沒上北部的薪資最多才到600K吧
我老婆他哥在台灣數一數二的公司
就像你說得,年薪的確很早就破百
(目前應該有兩百多一點點)
但是用家庭換來的,小孩子的童年幾乎沒參與到
就算是現在,他還是只有假日有時間陪小孩
在我看來根本本末倒置了
我目前的目標維持準時上下班然後突破兩百


其實,前面我所提到的系統廠,有些部門的確有案子進來就加班!(但也不是整個部門,而是看客戶是誰)
但也有些加班狀況很少,我拿我自己舉例好了
我在上述系統廠待過,基本上每天上班的確有加班,可是也頂多加班半小時或一小時
但午休延長、早茶、下午茶也是樣樣不少,逛 mobile01 又花掉我一小時
以工作品質來說是真的不錯的 (前提是工作一定都要完全能 handle)
就算加班,有的加班費照常報,或是報加班轉補休 (沒用完年底用 1:1 換錢,比加班費少...)
而我前面的年薪計算 (薪資是拿我同事以及相關圈子績效普通的人來算的) 其實並沒有算上加班費,且預設為每天準時上下班
(雖說準時,但其實公司並不計較你遲到與否,所以我多加班半小時也無所謂,以我同事來說,一個月遲到十幾天,我是頂多幾天而已啦)

當然,不可否認另外有些部門的確案子來時加班很嚴重
但年薪也比我多,再算上補休或加班費,那就不知飛到哪了...
不過,我相信很多人經歷的與我不同,身邊的薪酬範圍一定也與我身邊的不同

所以我po文初衷是想說:
很多人認為不到三十歲工程師年薪破百,沒爆肝是不可能的,或是唬爛
這些是不正確的,因為達標的人,真的非常多
甚至 30 歲已達 130 ~ 150 的標準

這裡我提一下系統廠大概的薪資結構:
保障 14 個月 = 端午、中秋各 0.5 個月,過年前 1 個月
績效獎金 = 過年前發 (多寡看個人績效)
分紅獎金 = 依照公司不同,有的年中間或年尾,又或是年中年尾都會發 (多寡不只看公司收入,同樣看個人績效)
每年固定加薪 = 看公司規定 (多寡看個人績效)
通常績效普通,公司跟部門賺錢程度普通,以上三項加總都能有 16 ~ 18 個月
看完上面各位大大的內容

小弟真心覺得可能我們公司所謂的工程師

應該是某樓說的高級作業員吧

職稱是設備工程師
起薪才31k....年薪14個月
獎金每年最多不超過50k

換算下來年薪大約也才50w...
距離你們的100w 唉....

我的公司還是全球500大...日xx半xx公司...

好吧 誰叫我不念書...只能領低薪過生活了
我現在沒在當工程師了,沒有薪資條可以提供,之前當RD年薪最高(全部加起來)近400萬。
請問你具備獨立開發產品的能力嗎?
我之前去內科應徵時,帶一個自己做的小產品,是一個簡單的音樂盒,外殼用3D印表機印的,可以接wifi用電腦控制,也可以用手機控制,還打開給他看主機板自己焊接的。
我跟他說物聯網時代了,所有電子產品都應該要能透過網路或是App控制。
給他用我的手機操作,再把筆店拿出來,開aia檔證明app我自己寫,連pcp板的layout圖檔跟3D印表機的圖檔都開給他看,證明獨立完成,還有3D印表機我自己在創客網站找到圖自己做的。
還拿我的畢業證書,畢業論文,期刊論文給他看,我非電子或資工出身,這只是第二專長跟興趣,非第一專長。
因為是竹科時的朋友幫忙介紹(他是韌體工程師),我是直接帶作品去老闆家,星期六早上在他家面試。
給我的條件是部長職,會給我團隊,他有想做的項目交給我。
談不攏是薪水太低,底薪8萬不到我開店的一半,而且沒有人事任命權,我要求團隊我要自己面試確定程度到哪邊,如果不行我要自己面試應徵者挑下屬,他不同意就破局了。
你如果當工程師就是別人說什麼你說什麼,那只是技術員,我以前都是主動跟老闆說我要做什麼。
獵人頭公司還滿常找我的,特別是大陸的電子公司,不過我是深綠的傾向,不然大陸的企業待遇更好,老闆也很阿沙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