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吃牛排打電動 wrote:
妳是台灣蘋果還是美國蘋果阿?
我都看傻眼了!

大陸也有貧果....

我去送修蘋果,用全英文他們台灣服務人員聽不懂啦!
需要妳上場嗎?


名片上不是有印地址嗎?
妳英文不是很行嗎?
Cupertino 在哪不知道很正常!
連 California 在哪都不知道歐!
我還真的跌破眼鏡!

我是工程師, 我只負責把東西生出來, 不負責 after service
名片上的工程師, 妳大概一位都沒機會碰到
沒有面對面的接觸, 哪會有對方的名片?
他們都吃飽飯沒事幹, 把名片寄給我歐?
妳的發言說明妳不是業界人士, 只是用妳自己的思維來看世界

Apple 玩得比較久, 交換的名片比較多
我的名片盒裏還有 IBM 和 Siemens Nixdorf
妳有沒有玩過地球上一線客戶, 秀一下妳交換過的名片
讓大家知道妳開的公司接哪種 Level 的單吧!
先跟樓主說抱歉,歪樓很久了,現在好好回:

我是讀電子的,不是名校,不是國立,只是學生時被操過,我這屆還好,我前兩屆學長,在畢業典禮預演時,當司儀叫畢業生起立向講台上的師長致敬時,沒有畢業生站起來,教官跑去關切,就開始有學長大罵三字經,華碩有一位 CEO 就是那屆的學長之一!

會提上述,讀工科的,只要教授按規矩來,真的很不好念,除了台清交的學霸,一般學生應該都想辦法去找中譯本來讀吧!工程類有很多原理和定律是很抽象的,光是想辦法搞懂就一個頭兩個大,說實在的,除了那些學霸,我不認為有幾個理工科學生在學期間有時間增強英文程度!

我 30 歲開始當主管,近 30 年來有數不清次數 interview 的經歷,不是什麼尖端科技,由於待的公司都是台灣前幾大,我手中的履歷大部分是台科和北科的碩士生,也遇過一位成大,一位長庚,沒有 interview 過台清交,碩士畢都會附論文,我運氣不好,沒看過來 interview 的論文是用英文書寫。

小犬兩年前畢業於政大,我去參加他的畢業典禮,典禮中請到林書豪來致詞,林書豪致詞過程中,多次台下少數一搓學生在笑,等到翻譯說出林書豪剛剛在說什麼之後,全場大笑,很明顯,少數那搓在第一時間笑的學生是英文系畢業生。



重慶南路可以買到很多科技翻譯書,對於任何國中程度的人,書中每個字都認識,不要說非本科,就算本科的,也未必看得懂,我們班畢業後應該不到 50% 同學待電子業!

好,前面講一堆是舖陳,我完全同意有機會去補英文是好事,就如同我前面說的,我最怕跟老外晚餐,我可以帶他們去五星級飯店吃大餐報公帳,但吃飯氣氛很難過,簡直是啞巴!

事實上,我曾在科見和地球村上過英文課,我不能說沒用,科見和地球村的授課內容是針對普羅大眾,不會教你用英文說明示波器如何操作!更不會教你用英文解說電子和電洞如何在 PN 介面流動!!!

後來,我把時間花在讀原文 datasheet,對於工程師而言,首要的工作是跟客人討論技術問題,討論技術問題所需要用到的英文,在 datasheet 裏都有,英文補習班的講義絕對找不到!

那位網兄無所不用其極來揶揄我,如果能藉由揶揄我而感到滿足,我也算日行一善!

不過,我待的部門在接 Apple MAC Book OEM 時,尖峰時期的兩個月,白班每條線產量 1680,共六條線同時生產,夜班產量對折好了,算算看一個月出貨量幾台,每台材料成本加加工費就算台幣一萬!算算看要多少資金周轉吧!

我就給你笑菜英文、破英文,沒關係!只是原理和定律我就是強,技術上不會被問倒,無論談規格、解 bug,就是要我這個英文肉咖去跟客戶作簡報!看不爽、妒忌,你家的事,我股票拿得爽就好!
blue487wave wrote:
如題前陣子到一間科技(恕刪)


語言只是溝通的工具
為什麼要排斥工具的使用
聽不懂就要問啊
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 - F.A. Hayek
blue487wave wrote:
如題前陣子到一間科技(恕刪)
台灣的科技公司幾乎都是做外銷,語言是溝通的工具,說和聽的能力要好,機會應該會更廣更多,1982入社會,83~84進外商公司,內除了美國人外,加拿大,伊朗,印度外,華人僅5人,一開始每周五開會,project review是很痛苦的,自認英文程度還算不錯,但說會吃螺絲,聽也沒全懂,就這樣待過4年,隨後換了幾家公司也短期駐美,德的業務工作...我想表達的是工作性質和環境都需與外國人溝通協調,會議甚至訴訟,那外語能力就很重要,自己想辦法加強,自家兩犬一執醫,一同業還念過加州理工,但他們學生時期都見識過我在公司忘年會裡"長袖善舞"也自嘆弗如.我說得好嗎?嚴重的台灣腔帶英國音,但因工作環境關係,從不太會講,到能講,不得不講,到愛講.兩犬是覺得我愛現,也許吧!
英文在好 都是在當人員工

自己出來創業 需要溝通能力 找英文系來翻譯就好

一個月3萬多解決

有些事情很難講 海歸派 當保險 房仲 也是很多

重點是自己想要甚麼 比較重要
blue487wave wrote:
如題前陣子到一間科技...(恕刪)

工作做好較重要啦!
老是看不慣雞毛蒜皮的事,是有啥用?
componentbeggar wrote:
先跟樓主說抱歉,歪樓(恕刪)


我只能面試4大, 4中, 2科的電機電子研究所畢業生,
英文程度有些都不錯, 現在學生英文慢漫有進步不少,
雖然工程師不必和客戶面對面, 不過重要的文獻通常都是英文為主,
要是英文閱聽能力不足就相當可惜,
要再往上晉升聽力也會需要,
更往上, 說也變重要了
喝咖啡吃牛排打電動 wrote:
80萬6千元,一口價(恕刪)


還沒有看到有網友回答這個問題。在此小弟野人現曝一下。

英文翻譯有可能要看上下文及當時的環境。

我覺得有兩種可能的說法:

當你要賣給別人東西的時候 Eight hundred six thousand dollars, not negotiable。

或是

當你要跟別人買東西的時候 My best offer is eight hundred six thousand dollars (take it or leave it)。括號內的字可說可不說看當時的情形吧。
英文真的很重要,但重要性不是讓人家知道你會烙英文,美國三億人口都講得比你好。重點是,能否在工作上、關鍵時刻發揮。

我曾於國中畢業移民到美國,後來待十三年,大學畢業回台工作。為啥回台?因為找不到工作,加上英文爛到有剩(SAT英文部份只得200分,就是填個名字就200分,對,代表我英文考試是0分),所以灰頭土臉的回台。當時第一份台灣工作薪水月薪三萬。我當時英文爛到如不秀我畢業證書,沒人相信我在美國讀過書。

本來我已經想說,在台灣工作就被人笑笑就算了,後來進到工研院兩年,與其它老外開會後,才發現原來英文只要會溝通,接下來的都是技術問題。接著我到一家國際標準組織工作(台灣的代理商),接觸到更多老外,我傾畢生之力重學英文及技術(都是半路出家),人家工作一小時,我就幹三小時,你做八小時,我就二十四小時搞專案。

五年後,從開會不敢講,到後來上台演說,最後被泰國公司挖角(還是一樣的標準組織,泰國的代理商),現在在美國公司上班。由於我鑽研RFID跟條碼標準甚深,教過很多台灣的大學生,起碼快一千個吧,又跟台科大及北科等一級教授交流,所以相關知識充足。

適逢聯合國的一個單位邀請我們組織演講,我們組織就派我上場。對,我以一個台灣人的身份,代表泰國公司及這歐美組織總會,到聯合國現場演講。因為我對技術熟,再加上我英文有丁點進步,所以接下此重任。(不知自台灣退出聯合國以來,有幾個以台灣身份的人,上聯合國會議演講?當時我被告知,我是第一個)




很妙的是,嫌我英文不好的,全部都是台灣人。例如有次我幫政府某單位寫結案報告的英文引文,因是我好友委託,我沒收費,免費服務。結果他當時的主管退文,理由是我寫的他都看得懂,他說寫的英文要看不懂,才叫專業。靠,自此我作下一個人生最大決定,絕不再替台灣政府單位做事。
相信自己:https://web.facebook.com/shawnyhc
能多進修是好事
就算現在用不到,以後也有機會用到
也許主管是想透過他的方式來激勵大家去進修英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