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er1000 wrote:
美國之外,中國也不錯,有很多相當強的軟體公司,臺灣只重硬體,能上得了臺面的軟體公司很少
趨勢還能算是一個...(恕刪)
趨勢我記得應該算是日商
雖然說創辦人是台灣人但嚴格上也不算是台商公司
另外台灣雖然軟體公司少
但是軟體公司創業比起硬體公司應該容易許多
軟體公司的規模通常比起硬體公司小很多
很多國外有名的遊戲工作室一開始也是都只有幾十人而已
而且也很常聽到有金主願意出資讓工作室有錢能專注於研發
(例如ArenaNet背後的金主就是韓國的NCsoft)
dp2046 wrote:
另外台灣雖然軟體公司少
但是軟體公司創業比起硬體公司應該容易許多
軟體公司的規模通常比起硬體公司小很多
很多國外有名的遊戲工作室一開始也是都只有幾十人而已
而且也很常聽到有金主願意出資讓工作室有錢能專注於研發
(例如ArenaNet背後的金主就是韓國的NCsoft)
tracer1000 wrote:
軟體公司起家都往往是很少的人
但臺灣的特有風氣就是新鮮人比較喜歡進名牌大公司養老,親戚聽到大公司也"體面"
也因此人才往往全往臺積電這些公司跑 (本樓不就有人只拿這樣的大公司來講話?)
所以真正要軟體起家的公司,並不易找到一流的人才(薪水比不過大公司)
這往往是惡性循環,讓臺灣的軟體產業成長不起來,
人才不太願意去小公司闖天下(錢少沒面子沒保障)...(恕刪)
鼴鼠 wrote:
本來是懶的回的,認真我就輸了....
1. 硬體公司起家時人也不會多,應該說大部分公司起家時,人往往都是很少的。
2. 名牌大公司並不好混,養老?沒這麼簡單吧!
3. 只拿大公司講話惹到你了?怎麼?你面試被打槍嗎?
4. 當產業發展到一個程度,後進者本來就很難出頭,就跟微軟和google很難被取代一樣。
5. 小公司面臨的問題除了錢少沒面子沒保障外,還有很大的問題:無法學到大公司的know-how,人脈的培養較為困難,不知有沒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