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三十年前我創建鴻海的時候是賭上全部家當,不成功便成仁
而你只是寄出幾十份履歷表後來鴻海上班,且隨時可以走人
我們跟你的差別在:創業與就業
第二:
我選擇從連接器切入市場,到最後跟APPLE合作
是因為我眼光判斷正確
而你在哪個部門上班是因為學歷和考試被分配的
我們之間的差別在:選擇與被選擇
第三:
我24小時都在思考如何創造利潤
每一個決策都可能影響數萬個家庭生計與數十萬股民的權益
而你只要想什麼時候下班跟照顧好你的家庭
我們之間的差別在:責任的輕重
來源:網路文章
-------------------------------------------------------------------------
老闆想的是和一般人不一樣的
kindkill wrote:
樓主忘了一件事,郭台...(恕刪)
其實我們應該都要朝向人家成功的方向、努力、成長、機會去學習
而不是一直在找尋別人成功底下的"漏洞"
成功的人找機會想方法,觀眾也是想方法,想方法消遣別人
別一直偏就於別人當時給的30萬才能成功,我提以下幾點:
1.你如果覺得你會成功,你大可以找任何一個人以現值給你100萬看你會不會成功,(如果有的話)
2.別一直說別人靠婆家,你有本事你也可以找個富婆,找富婆也是一種本事,你以為人人會?(而且人家真的是愛一個人,只是剛好她家也很有錢),而且人家郭董當時就是為了展現給婆家看才這麼努力的。
3.別再提到人家生得早,機會好,經濟起飛之類的,聰明的人到處都可以看到機會,你要說他生得早,那請問FB的創辦人幾歲,人家就成功,GOOGLE創辦人幾歲,人家成功,請學習成功的方式和努力,一直找別人漏洞的,相對的你就是一直偏重於漏洞的人,成功的人找機會,失敗的人找藉口。
4.不可否認如果你是一個聰明外加努力外加找得到機會的人,的確有錢的人贊助你會加快成功速度,這是一定的,這個就是命運了。
以上幾點謝謝觀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