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上課覺得這107小時就像 小朋友在 學站 學爬
有的老師喜歡把重點擺在自家的投影片
有的老師照著念 偶爾穿插一下重點
有的老師上課很跳一下這邊一下那邊
有的喜歡抓 4~10題的 抓背5背8抓考題
有的是背口絕 或是 重點教學
整體來說都不能說誰對誰錯~他只需要上他教的部分~或是補充一下也算過關
甚至某些課讓小弟有種~你以後會上到這種感覺 就帶過了~
通常問:你們上第幾天上了那些
107小時你不太會再遇到他的課...也就是這107小時之內你可能只遇到他1~2天
最常聽到的是上完課再跟輔導員要補充資料 或是去 勞動部下載新法規
剛好世代交替新教材也還沒出來~當然自己還是要去印出來在劃重點
像我是上完課會再找時間印出來在劃一次或是複習~也會參考考古題的科目重點
但是都會有種 這好像跟某某篇講得很像的迷思~
像目前每次上一個部分一個部分 老師跟學生本來就不熟互動就可想而知
法跟法之間的關聯性 上下性 左右關西 跳來跳去
還被被切成一個區一個區...熱門區~重點區跟冷門區~考古題區
太冷的區還會被老師跳過...~"~
別人我是不知道...我的腦袋如果有迷思就會非常卡
如果是上下關西...相對關西...或是相似可通用一次一起讀(對我個人比較好)
如果變成東跳西眺 這次上課下次又補充補充 實在讓(我個人)很混亂
相信很多考上的前輩友有一套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
一步一腳印的法規整理跟資料查詢是基礎沒錯...
不知道有沒有參考書或是補習班是有整合資料的
我必較懶但是該做的基礎還是不會少~
粗略的比喻 : 職業安全衛生法6條+設施規則+勞動檢查+危害預防的整理
垂直+水平整合..或是相似處理歸類 <<<這可以節省很多時間跟混亂
不過相對不是自己整理出來的忘得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