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不計較薪水跟工作學習是兩碼子的事情吧以我的經驗,找工作一定是找薪水給最高,不用加班的那間畢竟合理的薪資跟健全的私人生活是很重要的工作的基本技能,大學時代就準備好了,我可不是什麼都不會就進公司至於工作學習,我充分的利用那八個小時的時間努力的吸收並且融會貫通,以累積我未來在業界的實力為什麼一定要認為不計較薪水,才是有學習的精神??
xallen wrote:你講到重點了,這就...(恕刪) 各大院所全面改成理工學校........這樣人人都是科技業.至於文化,歷史,國學,運動,環境,語言等等科系全部廢除.這樣就不會像你說的怎麼不去找高薪的工作呢.
台灣的某些中小企業根本不值得進去 混口飯吃可以樓主的起點很高 應為是外商台商企業某些真太侷限國內 做不了大生意永遠只在那哭腰的老闆台灣現在國際化還是很弱 比新加坡還弱 語言從20年前就該學新加坡搞雙語了國小就該雙語了 中國近代歷史根本就是屁學完就忘了美國人也才創國幾年就強盛 中國人老是再提過去笑死人到現在還是國語台語 還以為自己很屌很厲害殊不知 官二代富二代全部都跑去國外 企業 留學 每個從小都雙語培養留一些平民享受義務教育 越教越白癡 除非某些有本事的人肯自己在花自己時間讀台灣的老闆有國際觀比較少 政府更是選對公司跟行業也很重要 不是每個行業都能學到東西
樓主講的,是30年前的事了吧那時沒有派遺工,沒有責任制.那時的政府就是真正的在拼經濟,國家有長遠規劃,沒有藍綠惡鬥,財團勾結,政府空轉的問題那時大學生是個寶,人人想要,現在大學生,像顆草,隨便抓就一大把那時台灣錢淹腳目. 不管做什麼,都有出頭地的一天,到處都是希望現在不比以前了,103年製造業上市櫃公司營業收入合計23兆4,265億元,創歷年新高,年增5.1%;稅後淨利1兆2,505億元,年增26.4%,連續2年二位數成長,淨利率為5.3%.看到沒,營收創新高,有錢人跑車一台一台買,員工薪水一點沒漲這就是現在社會對待年青人的方式
ddonme wrote:那些人就跟用台北看...(恕刪) 講直白點, 要當高薪高等的領薪打工族,就是要學生時代會念書、學理工,或當工程師(機率較高)要馬就是 有本事自己出來當老闆、或是開店做生意其實這問題本來就沒什麼好討論的只是現實中 非01上標準的成功人士 非常多而已40%的勞工 月薪不到3萬就可以證明這點
給30歲以下的年輕朋友們,職場的思維~家裡沒後台、沒外貌長相、沒學歷就是要吃苦,天底下沒有爽工作等有能力,就趕快請特休去面試,別間好公司這是單純站在打工領薪水角度做生意那些就先不談其實我覺得這沒有什麼好建議思維的,有時候現實壓力,就會改變一個人還挑工作?已經連買飯錢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