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22K是台灣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

cougar2015 wrote:
焊接人員也是5萬供吃住,半年10個缺徵不滿,
請問年輕人是想要做什麼?...(恕刪)

30年前
工地打工當粗工就可以拿到快4萬元
師傅等級的大概就8~10萬(工作滿到不報備逃走休假)
焊接工大概6~7萬跑不掉

這位仁兄
知道問題了嗎??
是薪水沒有與時俱進
不是比別人高就ok的
喔.............
對了
30年前一碗陽春麵15元,透天屋一棟100~200萬買單
現在你找這種水準的出來看
不要扯外勞進來
他們是目前台灣的勞動主力
沒有他們,一堆公共建設和基礎建設都會停擺

找年青人去做?
別開玩笑了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cougar2015 wrote:
台灣現在多少技術性...(恕刪)

二十年前我爸給的師傅薪水35-40k,說真的留住的人也不多,過了二十年現在的老闆請師傅竟然還是35K,甚至變單日派遣,只能說台灣停滯二十年了!


Pan.tc328 wrote:
22k台灣的問題?...(恕刪)

你一定不知道很多國家端盤子就能拿跟你一樣的薪水,走出台灣80萬年薪很難啟齒,甚至在台北,這種薪水普通且不算太好過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請問哪些公司任用大學畢業生做全職是22K?

每次問都沒人回答,假議題卻討論不停,到底居心何在?

那是最低規定,但事實上台灣絕大部分公司,全職都是25-28K起,

尤其年輕學子,不要再傻傻被人利用來炒議題、搞政治了。
我覺得不是單方面的問題.
每個人都被灌輸"萬物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的觀念.
所以有很多年輕人眼高手低.

加上台灣產業轉型失敗, 教育系統跟家庭教育也失敗.
變成今天的慘狀.
現在的薪水不比以前, 但物價卻是數倍.
所以你說是不是年輕人的問題, 是, 也不是.
整個社會缺乏往前進的遠見才是問題


aaaomc wrote:
不要扯外勞進來
他們是目前台灣的勞動主力
沒有他們,一堆公共建設和基礎建設都會停擺
...(恕刪)

又來了
只有給不起的薪水
沒有招不到的人
月薪開10萬來
你要多少我替你找
要幾萬我就替你找幾萬人

死了個張屠戶,大家不會都吃帶毛豬
外勞出去了
市場自然而然會把薪水反映上來
請外勞只有一個目的
"節省成本"

不用把外勞汙名化
但也請別把外勞"神聖化"
純粹就是台灣的營造業給不起高薪而已
人家澳洲人口也很少
缺工缺的像在抓鬼
現在泥水類最基礎的砌磚工
月薪比坐辦公桌的中級幹部還高
市場會反映的
只有台灣這種市場怪胎
明明就是引進外勞壓低成本
還有人在後面替廠商塗脂抹粉
真是被打敗了
各位看官

01 版上應該各個都蠻能吃苦的 也賺頗多

薪水什麼 其實不重要啦

我只覺得 的物價指數 可以跟得上

日本 澳洲 等先進國家就好啦

同樣 最基本的工作 711 員工 就差多少

同樣做一個小時的薪水 能買到的東西天差地遠好嗎?

這不是環境是什麼!?


在台灣 務農 幫人摘摘水果 能賺多少

去澳洲 能賺多少?

好像把台灣一堆過勞工作 講的多神一樣.

你們口中那些工作,如果真的這麼好棒棒,

就是 澳洲人 日本人 甚至 來這邊搶工作了

和需要東南亞, 好棒棒的高素質外籍勞工 不是更好.

只有薪資與勞動力 物價指數 在當國不符比例原則,才會現今這麼大比例的外籍勞工,





還有仗著年資 不教技術 不事生產 只動一張嘴在一家公司待了好多年 的老人 比還會聽話做事幾個月的猴子還 要不得.
R6.2 wrote:
你一定不知道很多國家端盤子就能拿跟你一樣的薪水,走出台灣80萬年薪很難啟齒,甚至在台北,這種薪水普通且不算太好過...(恕刪)


你一定不知道國外很多國家連一瓶水都是比台灣貴2倍
醫藥費就更不用說了
嘲笑我們認為常識缺乏的事,是為了凸顯自身的優秀,好讓我們在複雜的社會中,逃避自我其實很無知的事實。

cyberhunter wrote:
台灣的年輕人領22K是因為台灣整個低薪的環境所造成的(政府跟廠商聯手引進外勞,刻意的讓勞動力市場供過於求,所以國內薪水會越來越低)...(恕刪)


第一句的立論就出問題了。
先打你第一槍。
外勞做的工作都是台灣本地年輕人不想去做的工作。台灣工廠長期缺乏底層勞力工人,聘用外勞是無可奈何。而且外勞薪水已經超過22k/月。薪水也沒有很低。

第二槍: 相對之下,台灣年輕人願意去,還有可以去的台灣產業,職缺少,競爭人數多。依照自由市場法則,工資自然低。

PS 這些工作的獲利不一定低喔。利潤都進了老闆口袋裡去。所以台灣有幹勁的年輕人都喜歡創業,自己做老闆。
其實我也不知道現在年輕人的想要是什麼?只見到他們不時的在回手機上的訊息,每天盯著小小螢幕,好像很忙碌的樣子。

當然前面的板友有說到不願意做苦力也是一點,現在大學太多了,技職體系不重視,甚至被貶低,而這些不論水電、裝修的工作,看起來跟黑手一樣,看到這樣的工作內容,都不免想說,我可是念文的,這些黑手的工作我才不做,會被人看不起。

另外一方面肯學肯做是否就會得到回報?這點也是起人疑竇,許多南部的公司一個職位做20年了,我看起來,加薪恐沒有達到百分之20,在這樣的薪資狀況下,常令新人看不到希望也是年輕人無力的一點。

還有在資訊透明的時代,有錢沒錢全部放在一個平台上討論,大家都想快速地賺到錢,像是這裡就有許多高收入的大哥大姊,所以許多人看到了自然地認為工作應該要就是有這麼多的錢才是,而不想去做一些薪資較低的工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