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代留有相當資源下供給自身生存自不需太過努力
在此思維下努力的範圍滿足自己目前所需既可
不會想太遠也不用考慮太多領多少花的就是多少
因為沒有投資及準備等長遠"迫切"需要
佔多數的被動者表現出自然是相對短視現象
對照上一代較匱乏資源環境下
要合理分配有限資源自然需犧牲部份個人所需才能勉強
要省了個人才能有盈餘供養長輩及下一代
是不得已為之本身在如何被動不這樣也不行
近利不足沒短視本錢那就只好更主動求更多利
展現的特點當然就會在相比之下更負責態度
而另一方面年輕人沒吃過甚麼苦
常會用理想去想像勾勒未來世界
想法會較新穎作法上容易衝撞故有所不同
也常用藉口逃避責任將個人問題隱藏於大環境中
安慰性的將複數原因混為一談如此就不會有不安與罪惡感
都不是我的問題就不用去面對不用自我改變與適應環境
對比已經過了年輕的老頭
看法作法上已有了挫折經驗作法會較務實受限
沒時間精力去每一條路都實驗只能用挑的
但這時結果就會在做法上老舊保守
務實地認為將過錯推給他人並無益改善自身現實
可有時卻忘記了在時代差異下經驗不能一概而論一直沿用
這各有好壞優缺也易生刻板印象可並不是不能見容於對方思維做法
只是在不良溝通基礎與目的上產生難以跨越鴻溝
每一邊都有偏執之人相互對上就是無解
問題不是出於年紀而是來自於某類人之個性
這是若錯誤用年紀去分能分出什麼才是神奇
另外對一些人的提醒就是...
是你要適應環境不是要環境來適應你
當你只會抱怨環境如何如何對自己不公又不平
建議你不要長年淪為對自身無意義負面行為中
這樣多數人只會浪費人生精華時間在平衡個人情緒問題裏
對現實的你並無助益
因為你若不是英雄能創時勢也無運氣能被時勢造成英雄
那就接受它適應它走另一條適合自己可以走的路
別像個娘們光出聲抱怨
解決問題才是你目前角色應該做的事
知道問題不等於解決問題與面對問題
就如你知道自家不產金山老頭不給你老媽沒有錢
不行動光出嘴的你十年後你還是沒有錢這是必然事實
要等環境變化讓老闆讓政府給你有錢是你想太多太容易
最後要提的就是...
樓主說的是有些年輕人只想輕鬆賺小錢現象不想進步心態
但可想而知有些人"理解力"很差會自我解讀成年輕人都不能吃苦
這是怎樣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