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講過很多次

只想賺錢.賺錢.賺錢

研發投資..不是重點也不會去做.

frankmeho wrote:
台灣很多企業都是以...(恕刪)
我是蓮霧王 ~路過蓮霧園
以前國文課本有句名言:要感謝的人太多,所以只好謝天了。
講到這個我感觸很深。

一樣叫研發,其實本質上大不同。

將既有的產品小幅改良叫研發。

將既有產品的缺點或Bug修掉也要研發。

將既有的產品生產成本降低品質不變也是研發。

拆解市場上已出現的商品後複製出來也是研發。

改良一個既有的製程讓良率提升也是研發。

創造一個新的製程讓產品品質提升或者Cost down也是研發。

創造一個嶄新小眾市場的產品出來然後賣的很很成功也是研發。

創造一個嶄新大眾市場的產品出來賣大賺一筆也是研發。

創造一個改變市場生態的產品也是研發。

創造一個救人無數新藥的開發也是研發。

創造一個嶄新商業模式的生產與消費模式也是研發。

其實台灣的企業不是沒有研發,沒有研發的賺錢的模式很難持續下去。只是等級的高低與否而已。

研發是需要有基礎與傳承的。美國與歐洲在科技上的技術優勢就是他們起步的早,又有資本上面的優勢,這方面台灣吃虧很大。在傳統科學領域要超英趕美就要有人家數十年培養起來的基本功,否則都只是空談。IT相關的部分由於是近十多年來才開始發展,差距相對較小。

至於中國大陸雖然技術起步甚至比台灣還慢,但是有了市場規模,經濟成本與近年來的資金優勢,在IT相關的部分尤其是生態圈的部分已經應該遠遠超過台灣。雖然台灣在很多領域的技術層面其實還是領先大陸的,也不知道能撐住多久就是了。

以上是在民間企業上面。至於學術與政府單位的研發就不予置評了。
感謝大家的回應,感謝大家的回應,。
台灣首先必須認清自己在世界經濟發展價值鏈中目前的地位為何
如果連目前的地位都無法守住 , 遑論發展其它項目能力

台灣地方小 , 資源不多 , 沒有豐厚條件與世界其它大國競爭
台灣應該善用目前擁有的優勢 , 在既有的基礎上去蕪存菁'精益求精

作研發要有一定的工業基礎 , 而這是台灣的強項
能夠研發出好的作品 , 一步登天絕不是空想

台灣工業基礎穩健 , 可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搞代工的下一步絕對是發展自有品牌
循序漸進 , 總會冒出頭


kai-kai2 wrote:
台灣首先必須認清自...(恕刪)


你這樣講我很喜歡,因為很正面.
但十年前你這講我會信.
這十年來如果聽到這些我只會笑笑.

規格別人定,專利別人拿,工業強在輪班星人無敵,幫組幫測要弄自我品牌?
你看那兩個A現在在哪,其他的在哪?
研究指出花大錢打電動的人很有錢?
assassin911 wrote:
你這樣講我很喜歡,...(恕刪)


說得太好了

就其中一環說點經驗好了,

曾經待過的環境有資深研發語重深長向大老版提及成立先進技術開發單位, 專研下一世代市場化等尚未鮮明的新技術, 但一定要與現有專案績效脫鉤, 讓成員專心研發, 甚至以後可引領或者讓客戶放心提供需求由接單方想出整套解決方案,

老版雖同意也真的成立這樣單位, 但成員卻無法搞定該放誰, 應該還有願意核定多少預算投入, 期間願意多久資源上該如何相互支應, 以及kpi如何設計皆不明確, 導致空有個名稱卻只是個虛級單位, 無法真正投入開發先進世代技術與產品服務, 研發當然還是多半以能作出看得到成果的投入為主=才有績效獎金與紅利!

套句對面電商龍頭老版說法: 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

最後還是走向較為綠燈看得到穩當的生意=多半還是代工為主, 主要規格人家定好, 核心技術專利掌握在人家手裏, 要用還是得幫忙分攤等

不太好創造出優越的特色出來, 品牌價值當然不易彰顯..
今日山寨明日品牌,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
frankmeho wrote:
台灣很多企業都是以...(恕刪)
感謝大家的回應,感謝大家的回應
其實老是說什麼代工做久了就會做品牌,其實實在是過時的想法

做品牌有做品牌的學問在,不是只要端出產品就能賣,這世界太平了,幾乎什麼產品都有工廠能替你做出代工品

這個世界的供應鏈其實很完整,你想做洗髮精品牌? 我介紹給你100家可以替你代工洗髮精的工廠,你只要出點子它們就端出成品。你想做汽車想做手機想要做筆電想要做球鞋什麼的品牌,沒問題我都可以介紹給你代工廠

重點是你有沒有法子賣出去,如何搞行銷搞差異化搞全球通路搞供應鏈管理

你說你要的不只是這樣,你說你要代工產業有技術水分在裡面,那就真的是把自己的願望強加在人身上了。

就像是你說,警察當久了為什麼沒有變成名偵探柯南? HBL打久了為什麼還不能罰球線起跳灌籃?

要代工廠搞研發取代專業的研究單位真的太遙遠了

不如問問中研院,問問台大教授,問問各大專院校的創新育成中心...

為什麼沒有量產核融合技術? 為什麼沒有辦法把太陽能轉換效率提升到50%? 為什麼沒有做出電池可以讓電動車連續跑2000公里? 為什麼沒有發明無汙染的燃煤發電? 為什麼不能縮短稻米的生長期到每個月一收?

這些東西叫代工廠去做又何必? 研發單位就該做研發單位該做的事情,不是每個代工廠都知道怎樣發明新技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