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1zzz wrote:
很多員工自己也無視...(恕刪)
那就得想 明明也可選擇娶林志玲
為何只能娶到如花呢?
有月薪五六萬 七八萬 十幾萬能力的人 會很心甘情願長久待在你們說的 都沒照法令來的公司 工廠 或連老闆共兩三人的?
如果有那麼多機會可選擇,為何這些人又得"奴性"重?
zz1zzz wrote:
老闆沒再管你勞基法,反正條件再差都有人要做
條件真的真的那麼差 為什麼還有人要做?
去做的 是什麼人? 效率本身就很差的人? 或比較年老 受限於體力真的就是不如年輕力壯的 所以只能加減賺?
如果這人一人確實給出一般身手不錯之人兩倍效率,嗆一聲要走人了,老闆真的不會主動加該給的報酬?
因為再請兩位一般的 也未必有這位的效率。
甚至,因為薪水就是真的不高, 連去應徵的 也未必就有"一般"等級
一般是指 年輕 有基本的體力 基本的力量(能抱起八九十 一百多公斤。) 手腳至少有一般靈活水準
有基本智識 品性 腦筋也頗靈活 責任心 眼力耳力等等都與一般正常人相同。
我很喜歡跟我的新同事當朋友。目前感覺起來 她是不錯的人。
但若在工作方面來說‧‧‧唉。 也是經過一段時間相處 才發現原來她的視力有問題。 之前她常踢到東西,我以為只是手腳沒一般人靈活。 後來才發現是視野視力有問題,而導致會常踢到東西!


除了視力不好之外 效率本就會輸一般人 再加上她比較就是 不會很想很認真的工作 時常會分心 導致效率又更差了
再加上她的年紀較大 身材也瘦小 等於該有的效率又更低了。
總總加起來,一天能給出的工作效率真的很不多! (就算做好了,變成我又得花我的時間去一個一個檢查。之前常有錯,最近錯比較少‧‧‧)
而資方認為我這單位現在有我與她,更是不斷拋更多工作量下來‧‧‧
應該有好幾位來應徵 但資方就是選擇她。(我是聽說的 其它位 好像整體的感覺又不如我的新同事)
我就在想 若是開價起薪三萬 四萬 六萬 八萬 或十萬‧‧‧ (這工作沒有這樣的行情價啦)
應該來應徵的 就會是較一般人身手更好 做事很俐落 精確 精準 漂亮 負責,又每天能搬個一兩千公斤的年輕 聰明小鮮肉?
以及你講的東西完全跟老闆守勞基法沒有任何衝突,不要用員工能力當作是否應遵守勞基法之立足點
員工沒有能力勞基法同樣讓你可以資遣~
Mirage-Ulysses wrote:
那就得想 明明也可選...(恕刪)
有能力的人公司通常請不起,所以大者恆大,要說請不到好員工,同樣也要問問自己是否有能力請

同樣你是個好老闆,能滿足員工需求? 不能滿足當然請不到~
不過差別是老闆是奴役別人的人,先買東西才給錢,買了不給錢人家還要跟你要
當了老闆賣東西還要先給老闆錢,東西有問題還要不回來~
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
國外有償罰性條款,所以既能保護勞工也能壯大公司,兩者盡量都朝正向前進,台灣現在如此衰弱就是沒有這樣
單純奴役農民又無法反抗,郡主收入一定是越來越差~
autoskin wrote:
不是每個人生出來再...(恕刪)
我有問過我的新同事 她得到的報酬 確實完全符合法令所規定!
我自己都沒加班費,她還有加班費。

[有時候 正常工時時段,我真的很想要她就坐在旁邊 都不要動。都由我一人來做就好,這樣效率或許還會大過於有她的協助。因為她在 也會擋到我的行動路線 反而拖慢我的效率! 那每次一超過五點‧‧‧下班時間,見鬼了 我怎覺得她的效率又變好了‧‧‧ 或是收個東西 掃個地 能多撐幾分鐘就多撐幾分鐘‧‧‧ 因為這時已經進入1.33倍工資階段‧‧‧]
譬如資方一天給了100%的工作下來,
我弄80%,她弄20%。(這20% 有時候還有錯誤 我又得一個一個去除錯!)
我已經幾乎快完全撐不下了。
我也知道現在台灣景氣不好,也知道她的能力較一般人更不好 更是難競爭謀職。
不過我已經吃一兩個月的藥了,好轉的非常慢!(抵抗力幾乎很低)
所以我必須先閃人了。
xul417 wrote:
說句不中聽的,有些...(恕刪)
我們先不說弱不弱勢的問題了!!!
瓦斯桶 正在使用中‧‧‧ 還好這一次她踢比較小力! 再大力一點 就倒了。
(我並沒有買很高額的保險‧‧‧)
現變成我得顧及她的安全,也得顧及自身安全!
甚至我走之後,我還得擔心下一位跟她一起工作之人的安全。
=
再說 這幾年為何台灣(甚全地球) 大部份資源都會被中國大陸吸走?
當年啦(十幾年前) 人家一個月不用五千塊台幣 就可請到一個行事效率大概於台灣2萬台幣的員工。
自然全地球比較需要人力的工廠 公司 就往這邊去! 才導致本土傳產少了一大堆。
再有 現這六十萬外勞人口 與 一般(專業性不高 但願吃苦 耐勞 也認真在工作上 付出勞力為主)只能做比較基本工作 或 比較弱勢族群 搶工作‧‧‧
不管是本土敵對公司, 還是外國敵對公司‧‧‧
人家用低成本 請到好的人手‧‧‧
一間公司用高的成本 請能力沒那麼好的人手‧‧‧
此消彼長, 這間公司若不是以前已經賺了幾千萬 還是幾億,有老本可以慢慢燒
面對全球傳統產業就是往人力便宜地點這趨勢 要怎麼競爭呢?
=
以我司最近所遇到 一組量產產品被另一間上市公司其中一部門搶走了‧‧‧
這間上市公司 光附近這廠 至少就有八九百名員工‧‧‧
大概有四五百名越勞‧‧‧
人家光是派個10個 20個越勞 專門就是搞這家客戶 這一組產品的所有事就好了‧‧‧
也完全贏過我司 只有一兩個人力 能做這組產品!!!(這一兩人 就算每個都可抵上三人 還是抵不上人家十幾二十幾人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