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力學,動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熱力學.(先翻翻課本,有興趣嗎?)
再加上熱流學,機械製造學,自動控制,機構設計,電腦輔助設計....
這是大學的部分,又多又廣.
研究所會分組.學的會比較窄一些.
一般有固力組,熱力組,自控組,製造組...
每個大學的研究所分組會不一樣,當年成大研究所好像分到7.8個組.
你PO的每張圖都跟機械相關.
就連第一張電路板,也要機構工程師先出機構圖,不然HW怎麼layout?
但要說的是,學機械的優點是演進很慢,
新的技術不多,所以不用像資工類的一輩子都得學新東西,不然就被淘汰.
但缺點也是演進很慢,人員的替代性很高,想出人頭地,想賺大錢,幾乎都是不可能的.
在台灣學機械的看起來當晶圓廠,面板廠的設備工程師最多,接下來就製程工程師,機構設計等.其
餘工具機,汽機車,廠務...
不過就我的感覺,後面的名額不多,設備工程師吸納了最大比例(大廠福利穩定).
不務正業的也有,有同事是IC設計兼演算法,台大機械所.
有同事是面板設計,成大機械所.
有同學賣玉米炒股票.
這種不務正業的反而都賺已較多.
因為在就職的過程中看到了更有價值的新方向而轉換跑道.
我會認真的跟你說,從找工作的角度來看, 我會只建議你念CS 然後 EE , 機械真的只是一個吃不飽餓不死的部分,
擔屎的機會非常的高, 當然如果你有超凡的能力不再此限, 做什麼都可以大紅大紫~
但我10多年來在業界的經驗, 因為台灣做的東西都是Me2,很少原創, 因此機械的價值不高. 對於老闆來說, 你的工作很容易找到可以取代你的人.
可是你也許會想,那我去找一間很在意機械設計能力的公司待就好, 理論上是這樣沒錯, 但一大堆機械人想去找那為數稀少的職缺時,
真的只有技術跟經驗能力都頂天的人才能卡到那些好的職缺. 絕大多數的人能力就是落在一個水平內.
因此,從職涯的角度來說,找一個產業需求量大的工作相對比較保險!!!
至於你貼的那些東西, 可以在你下班之後當興趣即可 , 等哪天你落入賺的錢吃不飽餓不死卻成天得加班, 但還要負擔老婆小孩家用的時候, 那時候在重新思考要怎樣選專業已經太遲了!!!
至於我的小孩, 他如果要選機械, 我一定會揍他的....
by 主修機械的中年人留 Q_Q
高一剛入學就考性向測驗,學校也不解釋那些原始分數代表含義,到了高二有同學讀不了理科想轉社會組,我跟着去看性向測驗分數,知道自己機械推理與空間概念得分極高(比三年後聯考狀元分數高,本校早期常出醫科狀元)其它有得分很低科目,高中租屋住宿鄰縣,上課很乏味無聊,課堂大概1/3時間幻想著駕機雲遊飛車探險,放學後大部份時間騎腳踏車逛街很少唸書,學業成績吊車尾勉強也讀完機械系
大多數大小男孩都喜歡舟車飛行器機甲戰士- -等,我也一樣,家境雖窮,10歲起就開始以簡單素材自製電動玩具車,過年不要新衣要求買電動玩具車,玩膩了拆解後拿齒輪箱DIY造另款車,學生時期少看教科書喜歡看汽車autobike雜誌與少量取材自美日的刊物圖冊
槍炮武器無興趣(記取目前仍陷美司法起訴孫安佐案之教訓)只看裝甲越野車飛行器,當兵時要我接軍械士,佳哉!閃躲過,寧可當大頭兵開戰車
你只喜歡光鮮亮麗的飛機鋼鐵戰士卻不想研究它是如何作動,那只能當觀眾不適合當演員- -有誤!你不想做設備,喜歡搞產品,只是台灣產品原創設計只比山寨中國好些,設計開發的路窄可供選擇的產業比工業化國家少許多
我往年作品,這些也都是機械人搞出來的項目與產品,產品外觀/造形則屬工業設計範疇,學生出路更窄,電系與控制則屬產品的零組件,通常不是機械人玩的


這幾年自己開發彎道小三小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