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賣月入60k...真差距真大啊?


stanphill wrote:
logaway wrote:
補充一下!

一車不止一單,有時同一家餐廳,送到同一個小區的,會指派給同一個騎手!
所以不能單純的除法計算!

另外,由於要趕單,避免遲到處罰扣錢,這些騎手可真的是拼了命的往前衝~
把危險加給放進去,其實賺的不多啊!





外送,風險很高。

汽油損耗、輪胎損耗、煞車損耗、冷熱下雨的身體損耗(看醫生)、騎快車的高風險、長時間等單的時間損耗(時間就是生命)、

店家延遲出單的風險等等,

在台灣接一個單,若沒有到達每單賺80到100,完全不值得。





除了這些,最近還有一個上了新聞的巨大風險,

就是若不小心與超跑、雙B、高級車碰撞,

那你外送就算每天送1000單,你都賠不完了。
彭夢會 wrote:
你有沒有看我上面有...(恕刪)


...........直接說別人都在扯淡就是妳們的論述方式喔? 如果我是你們 至少我還會扯說大陸外送市場大機會多人口紅利高 雖然辛苦但總是有翻身機會 *好*的部分還是有的....這樣來反擊...

............我是認為 超高工時卻只有12000人民幣真的太少 根本不可能翻身 若不是貿易戰讓大陸房市崩 你們買的了房嗎? 還不敢快謝謝美帝?

stanphill wrote:
除了這些,最近還有...(恕刪)


尤其最近幾年 超跑都是一整群開出來 (其實一輛就會讓你賠到死了)

阿愈 wrote:
............(恕刪)


嗯 第三階段

胡攪蠻纏...

淋漓盡致啊 佩服
这个收入在上海算是正常,毕竟上海物价很高。
但是送外卖也像楼上很多人说的非常辛苦。就像现在这时候的天气你们台湾大概20度左右,上海只有5度,经常还0下下雪下雨。
有付出有收获,像这个外卖小哥自己说的算是合理吧。大多数上过大学的人吃不了这个苦,宁愿坐办公室拿5000的工资也不愿意去送外卖拿1万的工资。
像我们工地上打工的技术工人一天1000人民币甚至更多,是我们这些坐办公室的2倍以上,但我自问我们赚不了那个钱。

阿愈 wrote:
尤其最近幾年 超跑...(恕刪)



為何台灣沒有專屬外送員的工會單位?

外送員是最高風險的行業。

外送員的人數,不管是個體戶或公司內的外送編制,


基本上外送員都該有一個公立的工會單位,


強制投保交通保險(尤其是處理與高價車相撞的和解),

工會單位就可以有能力壓低外送員該負擔的保費(甚至訴訟),

轉嫁給保險公司來負責處理,為何台灣國內還沒有相關政府單位來成立呢?

willh wrote:
好噁心的綠色黨工 ...(恕刪)


2017-03-15 21:5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擔任公車駕駛的薪水待遇雖然能達到月收入超過5萬,甚至突破8萬,但仍然很難吸引到年輕人加入。有公車駕駛就表示,出一趟車平均要花2到4小時,就算開車想拉肚子,也只能一直憋到最後一站才能解放,加上休息時間不算工時,即使開出高薪資還是乏人問津。

《TVBS》報導指出,公車駕駛雖然有高月薪,但仍面臨人力缺口及人力老化的問題,以中興、光華巴士集團為例,700多位駕駛中有4成以上都是50歲以上的駕駛,30歲以下的駕駛占不到2成。有公車駕駛指出,平均出一趟車要花2到4小時,即使空班休息也多半都待在客運站,為了出車順利,排班常早出門晚回家。

特別是像貫穿雙北的307路線公車,來回一趟得花上4小時才能跑完,311路線公車單趟也要跑約38公里,費時3.5小時,若駕駛半路想上廁所也只能先忍著,直到抵達終點站才能舒緩,因此薪水雖然能突破7、8萬,卻還是很缺駕駛。

台灣公車司機薪水也是六七萬比中國好賺

只是要忍受超高工時

整日唱衰台灣跪舔中國的網軍真的好好笑

台灣不是沒有高薪水

只是有沒有能力拿
根據《聯合報》報導,勞動部統計處解說,郵件遞投人員高達9成都是中華郵政,平均薪資受到中華郵政發放獎金影響。薪資又區分為經常性薪資、非經常性薪資,「績效、考核獎金就是非經常性薪資」。統計處還解釋,報告指出,若將薪資剃除考核、績效獎金非經常性薪資,郵件投遞人員經常性薪資僅4.3萬,平均績效等獎金的非經常性薪資則是17.9萬,全部平均薪資才是22.2萬。

台灣郵差平均薪水4.3萬

每年獎金有17萬

還能幹到退休絕不裁員

中國外賣小哥別幹了

來台灣當郵差的待遇好上太多

反正工作一樣血淚



一介小書童 wrote:
根據《聯合報》報導...(恕刪)


奇怪了

像你吹噓得那麼好

為什麼台灣人都往大陸跑?

這不矛盾的嗎?

出來解釋下

彭夢會 wrote:
奇怪了像你吹噓得那...(恕刪)


60k 這差距 呵呵

沒話說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