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囚徒 wrote:众所周知,随着近十几...(恕刪) 物價低 = 生活品質低但是也沒有富豪的感覺 因為消費很不方便 而且消費高也不等於待遇及清潔會特別好最重要的是...20年後的今天 消費高了 硬體確實有升級維護卻很差車不洗 市容也沒人照顧 公德心還是一樣差餐廳營業前不開空調 晚上8點過後餐廳讓你用餐 但是空調關閉廚房清潔SOP都沒做好.五星級飯店的廚房衛生觀念跟一般連鎖館子差不了太多要維持清潔環境 就要靠平時保養. 空調清洗.街道清洗.垃圾桶清潔.廁所清潔.店面清潔地板打蠟維護...完全沒有一樣做得好!! 這是讓我最失望的地方!! 在中國 最有錢的富豪在國內都是三級享受...物價與環境不成正比!!世博那時我就去了 到現在還是經常去廈門北京上海...應該說中國的文化水平 只有單單做表面功夫!! 公德心和國民素養要再加油許多20年來...人的成長 約是5年而已吧老實說到現在在廈門 平時除了飯店以外的餐館都蠻不衛生...很多時候不知道吃什麼...太油太鹹餐具整理清潔都很糟糕!!!
我大概是在1996年去海南島親戚家住,算是我們家的房子。因為我爸常拿錢回去的關係,所以狀況還算是不錯,有兩層樓的水泥房子。至少廁所是水泥的,也有蹲廁設備。(沒見過茅廁,算是幸運吧!)那時候的海南島的鄉下房子好像1960年代的感覺。(只有在老舊的電影上才會看過的場景)路上也有私家轎車,左右駕都有。聽說很多都是從日本偷竊之後,走私進來的。日用品蠻破爛的,錄音帶5塊錢人民幣一個就有,品質還很差,會傷磁頭。內褲3元一件,還有被老鼠咬破洞的痕跡。吃的東西是蠻便宜的。一桌子菜好像才一百多人民幣。那時候鳳凰機場還在蓋。早餐喝杯加煉奶的紅茶好像不到2元人民幣,好喝。鄉下廣場的樹下,有很多賣類似彩券的東西,大家都在賭博。當時的平均工資當時大約2-300人民幣,還算過得下去。想要比較高薪,就要去廣州深圳找電子工廠上班。那時蓋一棟別墅,好像只要3萬人民幣的樣子,去看過,蠻漂亮的。老爸朋友在那裡包二奶,七十歲包二十歲。
巴比伦囚徒 wrote:众所周知,随着近十...(恕刪) 我就是大約20前年就第一次去大陸公干(長駐)的, 就精神生活上我一點也不認為大陸落後,雖然那時請一個大學畢業生不用一千RMB, 但是日常用品之類的物質便宜又優質, 日子是很好過的...離開那個地方很久了, 最近看 google 地圖, 發現整個景觀全變了... 我很懷念那時一起工作的純朴的大陸人,可是那種日子再也回不去了!沒有一個外國人會去大陸是為了看那些高樓大廈的, 懂的人應該明白我說的什麼?
我在2001年還在念高中時和家人跟團到北京旅遊,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就是當地的如廁文化,男士上廁所是沒有小便斗的,直接站一整排面對牆壁尿到溝裡,即使旁邊是自家人還真是不好意思,還有到著名的景點盧溝橋,結果旁邊的公廁竟然是茅坑,就兩塊木板站在中間,當時年紀小看到就嚇到!瞬間便意全消忍住回到旅館再上吧⋯⋯有一天到八達嶺長城,安排的接駁車竟然是麵包車,而且還是很破舊不堪的爛車,開車的師傅穿著破爛像生活困苦的農民工,一群爭先恐後都在出價搶客人,彷彿怕沒做到這次生意就無法生活了⋯⋯還有在雍和宮外市集遇上擺攤的大媽,導遊說只要用眼睛看就好千萬不要用手碰觸,結果剛說完有一個團員就手賤去碰大媽的物品,大媽立馬就指著說你要給我買!態度還很兇悍強硬,還好導遊說要找公安處理她才悻悻然罷手⋯⋯離開景點在等遊覽車來載我們時,我媽媽看到一個婦人在賣絲巾,只給她摸看看沒買,大媽就追上來了!還好遊覽車即時來到,趕緊躲到車內,大媽追到車門口才放棄,這次第一次到中國大陸,雖然都是同文同種但是真的感到經濟生活上的巨大差異!
巴比伦囚徒 wrote:众所周知,随着近十...(恕刪) 那時候台灣人去大陸確實會覺得比較有錢,但是有錢沒地方花,沒什麼東西可以買,一般店裡貨品也不多,貨品的品質也不很好那時我看東西便宜就走進一家店面問裡面的人,這裡的店面有沒有在賣?結果裡面的人跟我說,這店面是國家的怎麼能賣?想想也是共產社會的店面怎麼能賣?就算了,畢竟是旅行也無法久留...就沒有深究到底該怎麼買了只是經過了這麼多年現在大陸就好像完全資本化了,房子店面都能買賣了,還貴得不得了
前幾天在老家整理資料, 正好拍了兩張這片.這是我的第一本 綠皮"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簽發日期是1994年8月1日姓名等...資料寫得還是繁體字這是第一次去中國前辦的"簽注"可以看出我辦理這本台胞證後沒幾天就去辦簽注,簽注核發日期是1994年8月4日, 有效期至1994年11月4日看中國北京蓋得出入境章是8月16日入境, 8月25日離境.印象中那時去了北京, 杭州.來回都是到香港啟德機場轉機.等於說單趟時間至少是現在的三倍,繞了一大圈.對中國的印象....人多, 腳踏車三輪車很多, 路上沒什麼車子(私家車牌不多),然後就是各大景點超級會收門票, 對外國人(包含台灣人)特別貴.其實祖父母70年代就透過考察等...名義經過日本等...去中國旅遊,家父也是因為在外商工作,當年奉派到香港待了兩年多,主要就是要把該公司在亞洲得總部,由香港, 台北, 新加坡,移到中國北京及上海.那時幾乎每個月有一半的時間待在中國,一半的時間待在香港, 每兩個月有張來回機票可以回台灣放假一星期.因為公司從事的又是化工, 農藥... 經常要帶老外去農牧場考察所以全中國包含新疆烏魯木齊...他都去過了.他說那時其實對台灣人很優待, 如果到農村真的會全村上下出來擺桌請客.上至官員,下至農婦, 都過來閒聊打聽台灣的一切.所以的確有些在台灣混不下去的人, 滯留在當地, 招搖撞騙...尤其90年代末期...這也是這幾年很多中國人對台灣的印象不太好的原因之一.我那時會去旅遊, 純粹是家父工作到一段落, 準備可以調回台灣前幾個月,想說帶我們至少去北京看看...故宮, 圓明園, 天壇, 長城, 還有杭州西湖等...景點其實那時去交通也不弱現在方便, 唯一比現在好的是路上沒什麼車, 不太會堵車.只是我們真的很明顯, 若走在景區, 穿著與樣子就不是當地人,連當地同事想說幫我們買票省點費用, 也馬上被認出來.
vauaubt wrote:1. 1990年, 北京串羊肉竹串1元,...(恕刪) 每年第一次進海關可以帶幾大件幾小件(家電.機車...).一推人等在關閘吆喝.只要簽名出海關就領錢.個人沒領過..1. 1993.4年吧~, 2鍋頭一瓶2元小的.5元大的!2. 路邊的公廁都沒有門,有門的要收費。3. 機場司機排一整天隊.鼓吹隔天再載你去景點玩。4. 觀光景點會按2種票價收費, 記得分成大陸人, 外國人。(外匯劵剛取消)5. 北京路上只有麵包車,跑全北京都是10元.深圳才有2手轎車[的士].。6. 沒高速公路.廣州<->深圳單程4小時.火車.計程車都一樣時間.7. 酒店陪喝酒小姐全國公訂價50元一晚!8. 所有餐廳吃喝, 不超過一百元。9. 有實彈靶場.火箭炮太貴我沒打。10. 去黃鶴樓還被開罰過3或5元.室外公園裡抽菸.記得有一次住酒店.有小姐來搭訕.好奇問怎麼分外來客跟本地人呢?原來是看我們身上有沒有帶B.B.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