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图文一篇大陆的生活,不知道有没有人有兴趣??

王当当 wrote:
阿政兄:你提的说为...(恕刪)


你解釋的很清楚,這樣我可以理解為何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大陸人拿茶葉蛋這件事出來談論
感覺起來跟護國神石一樣,其實都不是台灣的主流意見,但都被渲染為台灣人都這樣想

死者為大這觀念台灣當然也有,這是當人最基本會有的想法

您可以分享鄉村風光嗎??台灣人跑到甘肅機會應該不多,我也只有去過深圳
還有還有~ 你們那邊農村都種些甚麼作物, 有點好奇??

阿政 wrote:
你解釋的很清楚,這...(恕刪)


乡村风景

我可以努力给您发

这个帖子里我努力发的图片大都是我自己拍的

这样真实些

最近去乡村的机会少

看孩子暑假我有没有机会

不过我可以网上给你找找我认为真实乡村的照片

先发上来

我的老家在甘肃东部

和陕西接壤

主要的农作物是冬小麦 秋季玉米

杂粮类是黄豆

经济植物 果树主要是苹果和梨

桃子也是一些地方的主打水果

烟叶 胡麻也是一些地方的主要经济农作物


王当当 wrote:
这么多年。同学来往的慢慢就固定成一个小圈子了

人出来社会

知心朋友就越来越少

所以周末大食会就是我们的一个减压的渠道

你哪里是不是也这样??.(恕刪)


我住台北
假日人好多啊
真要大吃大喝也很難
因為我們要陪伴85歲的爺爺
幾乎不太常自己跑出門去和朋友聚會
一定會帶著85歲的老人家到處轉轉,不然他整天待在家裡太寂寞了

王当当 wrote:
周六周天加班

累死了

主要是精神得不到放松

一直觉得是紧张状态

觉得心累
..(恕刪)


我也是啊~ 上周六加班

這星期每天都幾乎緊繃

每天都有進度要完成

終於~星期五可以喘一下

這週在應徵新人

下午一位曾經在我們這裡工作過的女孩紙打電話來說她看到應徵資訊

很想回來,問有沒有機會,馬上答應她下周就回來上班,大家都很熟了很開心看到她

下星期一又是超緊繃的一週

下週忙過後就可以再放鬆一下,要渡假的去渡假,出國的出國,月底大家一起去圓山飯店聚餐

啾啾和獎獎 wrote:
我住台北假日人好多...(恕刪)


感动

我陪伴父母这方面真的做的不好

老父今年76了

老母亲在身边,所以我每周也就回去两次

倒是姐姐每周回家3~4次

好在父母康健

也是我们儿女的福分


不知道你们那里的父母

政府有什么优惠待遇没有

我这里的政府

70以上的老人除了免票乘坐公共车

免票进入一些景点外

这几年开始午饭也开始有补贴了

政府在城市里选了一些餐饮店

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

办理手续后可以去那些饭店吃饭

每人自付5元钱

政府给商家补贴10元左右

我家附近有3家这样的店

我父母几乎每天中午去吃

做儿女的每天忙于工作

父母能吃到卫生的食物

也是不错啊!

啾啾和獎獎 wrote:
我也是啊~ 上周六...(恕刪)


这周还的加班

三周的周六周天没有休息了

想问候老大的父母

你们这样真的好吗


哈哈哈哈

但是拿人钱财 与人消灾

拿人的手短

还得干才是


最近发帖子

才发现人真的挺可怜

每天都在固定的范围了转圈

我每天上下班都是固定线路

活动在不超过2公里方圆的范围

也是醉了

孩子放假了

但是还要补习班半个月

孩子补习班结束就能出去走走了吧

还没想好暑假去哪里呢

估计出不了省了

没那个时间啊!再说夏天哪里都热死人

实在是不是好的游玩季节!

你哪里怎么样??
阿政 wrote:
你解釋的很清楚,這...(恕刪)


阿政兄提到了农村风光

我给你传些图片

声明:以下图片均来自网络

图片说明是我个人添加

有不当之处 只管批评指正

我网络选择时,优先选择了我的家乡

因为我是哪里长大的

所以我能保证我选择 和解说的真实


这是我家乡普通农民比较普遍的现在的住宅

当然这几年新农村建设 更好的也越来越多 新农村建设住宅普遍为2-3层楼房

我老家的地形地貌就是这样

沟壑纵横

废弃了的窑洞 我小时候,这个窑洞是农民的普遍住宅

还是农民家的院落 也是普通的住宅

哈哈哈哈
这个可是有些意思
传统仍旧在民间

根据图片看 这个是农家在过事(我们老家管婚丧嫁娶都叫“过事”)

看到有红色服饰 所以不是过丧事

靠着窑面坐着的一排是亲戚长辈或者族老

下面这些是在准备磕头 这个照片抓的是下跪的动作

这排磕头的是男性

应该是平辈站成一排

要是平辈多 会站成方队

哈哈哈 热闹

阿政 wrote:
你解釋的很清楚,這...(恕刪)


还是网络图片 我解说




废弃的窑洞



窑洞

窑洞种类一 这种窑洞一般建在平地

这个是窑洞种类之二
这类窑洞一般朝阳面 面对的是沟壑





窑洞看来是逐步退出历史了

这种住宅在中国西北部分区域传承了几千年

现在 要鞠躬谢幕了

即便留下来一点

也是作为一种追忆或者猎奇

留给后人了

再见 我儿时的记忆

幸福的就像第三幅图中那种暖暖的阳光
王当当 wrote:
不知道你们那里的父母

政府有什么优惠待遇没有

我这里的政府

70以上的老人除了免票乘坐公共车

免票进入一些景点外

这几年开始午饭也开始有补贴了

政府在城市里选了一些餐饮店

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

办理手续后可以去那些饭店吃饭

每人自付5元钱

政府给商家补贴10元左右

我家附近有3家这样的店

我父母几乎每天中午去吃

做儿女的每天忙于工作

父母能吃到卫生的食物

也是不错啊!.(恕刪)


有這樣供餐的餐廳,福利真的很棒

我們這裡的老人福利,我先從我看到家裡老人家的部分講起

我知道家裡爺爺,從65歲起,他就不必付健保費了,地方政府全額幫他承包

老人家的醫療支出真的很多

但有健保真的家庭省好多醫療費用下來,像這陣子爺爺因為氣喘要打一種新的抗敏針

自費的話一針就要2萬元,兩個星期就要打一針,不過現在健保承擔就不必自己掏腰包

爺爺也是65歲起搭公共交通工具有一張老人卡可以用,但我不清楚是不是免費,至少都是減一半的吧

(因為爺爺年紀大了,我們都不敢讓他搭公車,擔心他步伐沒走穩有狀況,所以一律搭私家車或是搭計程車)

像小孩滿6歲以後搭公共交通工具都是費用減一半,我看小孩搭公車的悠遊卡就常常是扣3塊錢或4塊錢台幣這樣

65歲的老人卡不知道是不是也這樣?

關於三餐,我好像沒看到有像大陸那種福利餐廳

在台灣是看過一種叫做"為獨居老人送餐"的服務(老人家不必出錢),還有一種是大家一起吃飯的

但這些好像都不是地方政府辦的(是民間的組織機構辦的,就靠一般民眾捐款贊助)

還有一種叫做喘息服務,就是家中有臥床不能起來的病人或老人

地方政府就會有一種服務人員每星期到府上幫忙照顧及清潔洗身一次,每次好像是以2-3小時計的樣子

若是都無子女,或是子女經濟困難(子女名下沒有房子),

65歲以上老人家就可以住在政府開辦的老人安養院(免費)

裡面的工作人員都是國考進去工作的,等於是公務員的照護員

我們家都是自己照顧老人家,這也是幸福的一種

有的人家自己無法照顧老人家,就會聘請照護型外勞(菲律賓、越南、印尼等)

像我就遇到幾個家庭是這樣,例如我同事,子女們平日都要上班,兄弟姊妹即合資請一位外勞照顧90幾歲的爸爸;

還有一位大姊,她和她丈夫都70幾歲了,真的無法照顧失智的90幾歲的母親,也是必須聘請兩位外勞,日夜輪班照顧。

常有老人顧老人(70幾歲顧90幾歲,或是90幾歲以上互相照顧的例子)的狀況出現,

尤其是年輕時就把小孩送出國讀書,一家人隔著太平洋,小孩長大了就留在當地就業,能回來台灣的時間可能就一年一次那種

這樣的例子我們身邊也是真實有的,那種就是看著老人家顧老人家,都80幾歲了,

其中一個先走,另一個就寂寞了,若老人家不喜離開自己習慣的生活圈到國外去和子女同住,便只好選擇在台灣獨居

(當然獨居的原因也很多種,就不詳細列舉)

還有一種是家中有老人需要照顧個幾個月或以年計,公務員可以請「侍親假」,職務保留,

一般私人公司就看該公司的福利制度





王当当 wrote:
感动

我陪伴父母这方面真的做的不好

老父今年76了

老母亲在身边,所以我每周也就回去两次

倒是姐姐每周回家3~4次

好在父母康健

也是我们儿女的福分...(恕刪)


你們這樣因為沒住一起,回去陪伴的時間,也算是頻率高的了

給你們拍拍手

不要太苛責自己,

老人家若能身體健康、自由行動,也是福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