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HK6820 wrote:前面很多人說了,以前大學畢業起新32000以上雖然現在大學畢業滿街都是,但是跟當時的高中畢業比起來薪水也差了一大截,我媽當年高中畢業第一份工作28000 只能說令堂比您也比大多數人都優秀. 台灣這幾十年來, 高中畢業第一份工作領28K的人真的不多.同樣的台灣這幾十年來大學畢業起薪32000以上的有, 但不是大多數. 且這大多是努力且優秀的人才.如您所說, 現在大學畢業滿街都是.現在大學錄取率都100%左右了, 當年70%落榜的高中生現在都能拿到大學文憑了.但人的素質並沒有改變, 所以很多大學生領當年高中畢業的薪資(22K)並不意外.薪水與能力正相關, 但與學位本來就不是完全對等.先看看自己會些甚麼, 該充實些甚麼, 再來想薪水是否對等才有意義.
講一個我自己和我身邊同事的例子,年輕人真的不要抱怨只有22k我是5年級中段班,現在是坐4望5的中年人了,經歷過台灣經濟開始起飛的70年代,但從我退伍開始,始終不覺得工作很好找,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說4,5年級坐擁過去30年來經濟成長的果實,佔據了大部分的資源,自私貪婪炒作房價物價,並加給年輕一輩爛草莓之名,回首我的成長就業經歷,再看看投入職場20多年來我的同學/朋友/同事的際遇,我想替這群同輩的人發出不平之鳴同時也勉勵年輕一輩的人自立自強,不要因為初投入職場的起新低就感到人生無望,自怨自艾.我在民國78年中退伍,找到的第一個工作是臨時工,日薪約350元,實際上是按件計酬當時的物價如何呢? 就我記憶較深刻的部分提供幾項讓大家做參考:個人電腦: 28000 配備: 白牌仿IBM PC/XT cpu:8088/1Mhz,RAM:256K(注意是Kbytes),顯卡:單色,螢幕:12寸單色,1.2MB軟碟機,power 150W硬碟是奢侈品,需要加購介面卡,10MB的硬碟就要10000,(注意不是10GB)彩色卡2000多 解析度320x24050cc摩托車 30000元,125cc摩托車 45000元喜美: 約380000汽油: 高級汽油(大概相當於現在的95吧,記憶有點模糊了) 16元/升一個滷雞腿便當40元波蘿麵包10元火車票價 :普通/平快 桃園-中壢 9-11元/單程 (價格有點模糊了)西門町看電影 :2xx元影印一張A4的文件:1-1.5元我從入伍服役開始就不再向家裡要錢了,萬一遇到放假身上連回家的車錢都不夠時,我就在營休假或到營區附近逛逛,盡量不花錢,當時二等兵每月大約只有890元,有時老鳥和士官長還會跟我借,即使這樣,我還存了一點錢在我爸生日的時候送他一隻手錶,為此,我爸感到很欣慰.退伍後我很積極的看報紙,看電桿上貼的小廣告,只為了不做米蟲,第一份工作花了一個禮拜找到的,工作內容是把汽車進氣罩上的毛邊去除,那是鋁合金鑄造的,首先要用小鎚子把多餘的金屬敲掉,再用剉刀把較細的毛邊磨平,看似容易但老闆的要求不容易達到,做了一天雙手都起泡了,只賺到300塊錢,我知道這個工作不可能長久,持續從報紙上找工作.一個月後,我找到裝設保全器材技術員的工作,因本身是學電機,這個工作還算學以致用,就到這家公司上班了,薪水是16000,工作時間是早上8:00到下午5:00,但是到了客戶那邊裝設保全系統時,必須把器材裝設完畢並測試完成才能離開,基本上每天都是18:00至22:00點間下班,沒有加班費.如果沒事,就在公司內做教育訓練,不能提早下班,這個工作只做了一個月,因我父母覺得我下班時間不固定,他們每天都得等我回家吃飯,而又不知道我什麼時候才回家( 當時手機這種東西是有錢+有身分,地位的人才能擁有的),所以我只好再繼續投履歷找工作之後透過朋友介紹到了一家模具加工廠,生產電腦機殼,也有簡單的系統組裝,裡面大部分是華裔馬來西亞籍的外勞,他們都會說流利的中文,我和他們相處得很融洽,雖然說話的腔調有點不一樣,但相處久了也不覺得他們是外勞,剛進去時月薪18000,加班費另計,免費提供中餐及加班的膳食,職稱是技術員,我的上司是組長,他似乎有危機意識,畢竟我是台灣人,學歷也比他高,所以我在工作中常感到他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挑我毛病,公司規定每天要提早10分鐘到,一個禮拜幾乎有2-3天他會利用這個時間以尖酸刻薄的語氣指責我,但只要遇到他不會而我懂的問題,他又會很客氣的請教我,待了一年後,我決定離開.兩個月後,我找到一份維修電腦主機板的工作,職稱是助理工程師,薪水是14500,三個月後調到17500,比原來還少,但合乎我的興趣,半年後買了第一輛機車125cc/48000,兩年後薪水調到20000,那時我感到很灰心,因為新進來的助理工程師在試用期滿之後,薪水跟我一樣,我覺得這2年白混了,當時我跟主管提出辭呈,她說服我留下來,之後我被派駐大陸,薪水20k+派駐大陸津貼25k,等於月領45k,兩年後,台灣公司裁員,生產線全數移到大陸,我的工作很吃重,每天工作至少14小時,但我的薪水還是20k,半年後我的老長官也派駐大陸,他覺得我的薪資不合理,所以一次調了1萬,數年後,我決定回到台灣,又面臨找工作的茫然這次比較幸運,我開出的價碼是50k,但對方考量我的經歷,依據公司制度,給我55k,之後數年,我的薪水持續成長,而我的同學/同事的際遇則大不相同,我有位同學退伍兩年後就拿到140k/月,他是做保險業,我有一個優秀的學長,他的專業能力在業界十分受肯定,但機遇不好,待過的本土及外商公司一個個倒了,雖然他有很好的人脈,但最近還是失業了,他現在的心態是在相關的工作領域裡找到工作就做,遇到賞識他的主管,發現他的價值,薪水還是會調整的.其實這幾年我待過的公司全都經歷過裁員,4.5年級生有不少都面臨中年失業的危機,我有位交大畢業的同事,前陣子跟他聯絡,他一個月只有36k,因他總以離家近為選擇工作的首要條件,也不太願意嘗試不同的工作,錯失了許多機會,白白蹉跎了10多年的光陰,十分可惜.大約2,3年前政府補助22k,讓一些企業加雇人手,我們公司當時人事凍結,也進了10幾位新人(政府出錢幫公司做白工,幹嘛不要),一年後視表現決定是否續聘,印象中只有1-2人被留任,有位非名校畢業的大學生工作態度不錯,但畢竟沒經驗,被我的同事嫌得一無是處,我為他叫屈,一年到期前,他請我幫他修改履歷表,就在離職的前幾天,他應徵上了一加NB的代工廠,年薪700k,股票另計我常看到有人抱怨22k的補貼,造成企業得起薪以22k為基準,但我那位小老弟當初若沒有那22k,就不會有經歷,也不可能找到年薪70萬的工作.我現在的薪水部分來自我累積的經歷,部分是機遇,人生的際遇無法預料,動心轉念間都可能改變你的命運,但有一件事是不會改變的: 做就對了,我知道工作難找,即便我那個年代工作也沒有好找過.打字花了我好幾個鐘頭,感謝看官的耐心,也祝福你早日找到工作
mtsui wrote:有機會常上去看看,會...(恕刪) 這就是企業主的陰謀,雖然要花錢但人力銀行其實讚助很大以前我們還不是一年365天都請人反正一百個能留一個就行了要什麼 就是要精英 要吃苦耐勞就像保險 和各行業務一樣 反正它就是用新人來洗活幾個算幾個 不行就是再來一批現在可以說是萬中選一景氣好不好都一樣這樣的事十年前就如此DCSHK6820 wrote:薪水太低低到年輕人...(恕刪) 其實不是現在草梅多 而是有網路 會該該叫的人一直被看見以前我們新人就是操 就是練不要說22k 就像我們那年代35k一樣操很簡單 公司一樣付錢一樣給薪 但就是要找比較好的公司花了錢肯定吸光員工所有的能力和貢獻相等的要如何從公司學東西和取得價值以前我們很多人幹到店長的就被挖角跳巢 別人可能更高一級或加薪拉走為什麼 因為企業夠操 操出來的人幾乎都精英 練起來了 別家就搶著拉走這就是價值 只是看你爬不爬的上去而DCSHK6820的觀念非常正確 省一隻手機 根本不可能買房也常說 不買車也不會富有只是在於個人的金錢觀在那裡 理財在那裡一個月十幾萬的人買艾鳳五 和一個月領兩三萬的人拿艾鳳五是差很多的不是不能買 而是要對自我負責先享樂可以啊 但後續的負擔? 後續的苦?太多人都是如此 手機也買 mac也買 平板也來一台 ps3 xbox什麼也不放過改一下車 收集公仔 出遊吃飯享樂沒比人家少過想幹什麼的都是個人自由 但負/付的起嗎?錢多錢少是回事 有正確觀念比較重要--男生想一下同梯的 想一下同學 想一下同事為何有人領的多賺的多 為何有人可以做42k 有人只有22k 不都同學嗎?比人家差? 還是人家比誰較行?現今就算有五萬的工作 本事只有22k的做的來 領的起嗎??經驗和實務很重要 不是每個經理都出生就經理當然富二代和家大業大的就不在討論話下了至於物價是環境和主政者的大問題 不細討論這種東西比不完 我阿公時代三十萬可以蓋大樓....呵真的不要拿22k當藉口 現在大學和當年高中差不多難道當年只唸高中高職的都死光了?硬要遠走他鄉租房子領22k的 真的很詭異就算真的要領這22k挑個近 不要臉的住家裡吃家裡好好學好好加強自己 等待機會套句大家愛說的 景氣好時 你敢跳嗎 有本事跳嗎那景氣好不好 有何差?不做 什麼都沒有後言樓上的eddydnd就是經驗累績下來的精英贏在那 他肯做 沒放棄至於看倌們 覺得自己是否也可以呢 這就看你囉大家加油
xenofenrir wrote:有本事的話就自己創業當老闆連工作都不想找的人沒資格抱怨人家只開22K的職缺因為你的本事只值那個價 話不能這麼說工資應該多少大家都心裡有數為什麼物價都漲了工資不漲明明就是老闆在壓榨員工我們還要自己倒打一耙?本事有啥了不起的你有什麼本事是別人取代不了的嗎權利本來就是自己爭取來的如果可以引起共鳴引起改變這也是一種本事而不是一開始就塞住人家的嘴
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如同新聞xx哇說的台灣將職技教育癈除, 全面都是大學生一畢業, 找工作時全無工作經驗老板要給高薪的意願下降, 因為還要重新訓練起且各行各業, 若在訓練期, 薪水不可能太高這也是一種看法, 參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