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工作薪資&繳稅的問題

我覺得現在已經不能把大陸當成像以前這樣可以薪水翻幾番的淘金地.
我們當初是被挖角過去的,所以待遇相對會好一點,也比較有談判的籌碼.
去了之後真的也是得戰戰兢兢的帶人做事,融入當地的職場環境.
千萬不要再以為從台灣到大陸工作有多遠,現在兩岸直航搭個飛機就到了.
很多大陸人年節返鄉可是火車客運飛機都派上用場還得轉了又轉才能到家.
如果再把自己想成離鄉背井,要甚麼返台機票,探親假,那就真的太不實際了.
他們本地人的競爭也很大,早期台幹在台商公司當主管或許會有一絲絲優越感.
現在台灣人去陸企上面都有大陸老闆,領人民幣薪水,跟本地人真的沒兩樣.
我老公跟其他台籍的同事都是趁週五搭最後一般飛機回來,週日最後一班回去.
當然啦,單身年輕的可以過去闖闖,不過不要想成跨海,就當自己是台北到高雄上班.
至於已婚有孩子的還要考量老婆小孩能不能一起過去或是能在台灣過單親日子.
總之到對岸去最好抱著平常心,去了好好做,滿地都是機會等著你
Mark一下, 不錯的經驗分享~

之前去大陸support 是以外商台灣分部的FAE的身分過去, 看到的觀點也許不太一樣~

另外大陸開出的薪資這幾年真的變很差, 之前合作廠商的夥伴想轉外商 ,去面試外商曝光機龍頭廠在大陸的缺(支援GG南京廠的Tier01)

一連過三關 都面試到大陸區分部的高階經理了, 但最後錄取時開出的薪資, 年薪竟然還不到150W NTD (夥伴是四大博班畢業,有五年經驗)

真的超傻眼~

(OS:這種薪資直接在台灣做就好啦~)
之前跟某幾家電子一線廠的中階主管,還有X研院相關技術的經理一起開會

會議中聽到他們在閒聊的內容 不外乎中國企業開始強調幹部都要本國化, 所以最近又一批台籍主管被開除回台灣吃自己(這些台幹也是他們圈內認識的同事), XX產業內只剩下兩位數的台籍幹部之類的.........

感覺台灣人要在大陸立足會越來越難~

1. 我是不知道版上有多少人在大陸工作
但我在上海的"大陸"同事 很多都是談稅後的月薪
大陸除非高階 or hunter來的, 不然很少會談年薪

2. 匯率...當然是要自己負責啊 我不太懂介意的點
如果美商來台灣開公司 美金漲的時候可以少發一點台幣嗎?
不然如果你可以談到"多少台幣", 才可以把匯率風險丟給對方
但一般很少這樣談的, 也不建議 匯率會有發生爭執的可能性

3. "有關"稅金, 什麼叫有關稅金? 這個要清楚定義
如果是專業人才/高階主管, 大陸給與的福利薪資 比台灣好很多
所以要求所得稅由公司支付 是有些公司會同意的
但這個我是抱著不同意見 因為外藉人士在大陸還蠻多節稅方法
我會比較傾向自己節稅 然後把薪水拉高

最後, 公司幫你繳稅 = 你完全沒有付出成本
所以你要用這種方式 拿回台灣報稅是不合理的, 不知道會不會有問題


大隻女 wrote:
最近家人有機會跟大陸的公司搭線,想到對岸工作,純陸資企業。
想請問如果談的薪水是稅後實拿台幣XX萬,那offer上薪資要怎麼打才對?
是要用現在的匯率直接換算成人民幣做為起薪,然後以後匯率升降風險自付嗎?
還有有關稅金由公司支付這點,可不可以白紙黑字寫在offer裡?
我們希望的是以後即使薪水有調整,多出來的稅金都還是由公司支付。
假設公司幫員工在大陸繳了稅,那將來帶(匯)回來的錢還要在台灣申報申報所得稅嗎?
不好意思問題很多,因為身邊都是台灣外派過去的居多,沒遇過有人是完全領大陸企業薪水的
My Flickr: www.flickr.com/photos/wuwaiter/
wuwaiter wrote:
最後, 公司幫你繳稅 = 你完全沒有付出成本
所以你要用這種方式 拿回台灣報稅是不合理的, 不知道會不會有問題(恕刪)


當初我會這樣問(想),就是因為對大陸的環境不熟.
現在做了幾年,慢慢的了解了對岸的生態,所以回到這裡跟版上的各位分享.
如同我之前說的,我們領的都是談好的稅後薪水,至於公司內部怎麼做得我們倒是不清楚.
至於拿回台灣報稅,最重要的目的其實是希望能夠保有信用,以後需要貸款才有合法收入證明.
不然的話我們在那裡賺的錢,對台灣的繳稅金額其實沒影響.
因為我個人的微薄薪資撫養兩個小孩加父母,在台灣本來就不用繳到稅.
至於他的收入在大陸已經完稅,當地稅率又比台灣高,所以只是要做申報動作,但不需額外繳錢.
不好意思,老文翻出討論!

最近家人也有機會跟大陸的公司搭線,到對岸工作,純陸資企業。(是獵頭找上)簽五年。獵頭說目前能給的是台灣年薪的1.4倍,薪資是談人民幣的稅後+季機票+眷屬到大陸上學補助50%+提供住宿+將來發行股票分紅,年薪若要多就只能自己跟公司談,但也不可能比廠長薪資高。

這樣的條件,還請各位有經驗的大大們分享!
感謝!


新手1002 wrote:
不好意思,老文翻出...(恕刪)


我建議學費補助的部分直接談成實際薪水算入薪資,因為補助是可能被取消的,尤其續約的時候
我已經知道好些人學費補助被取消,但是孩子換學校跟換學制很麻煩的,最後父母只好咬牙撐下去

可以先上網看看當地學費的行情
如果是一二線城市
當地學制的私校約3~6萬/年
雙語學校8~15萬/年
真國際學校(外籍港澳台才能唸)15萬/年起跳
以上都是人民幣
一點看法供參考⋯⋯

機票的部份是只有員工本人有?還是眷屬也有?每季一次假設一家三口的話,如果眷屬機票自費,那就要買8張來回機票,這個錢建議考慮進去。

提供住宿是住公司宿舍?環境如何?小孩上學方便嗎?眷屬住得慣嗎?否則如果將來宿舍住不慣,想要搬出去住,還得多一條租金。
新手1002 wrote:
不好意思,老文翻出討...(恕刪)
目前貿易大戰,對岸政府針對特定產業投入龐大資金!
然而,這猶如新創?!

但在目前局勢,家人是應該如何談下去!?這..會不會是陷阱?實在很苦惱!

若有正在對岸工作的大大,請多多經驗分享!非常感謝!
Eclipse 7099 wrote:
台灣每人每年 海外所...(恕刪)


你搞錯了 海外所得不包含大陸
大陸所得屬於中華民國所得 按中華民國累進稅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