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隨風去 wrote:
Line由韓國互聯網集團NHN的日本子公司NHN Japan推出的,韓國的軟體互聯網實力一點不差,只是大部分台灣人只關注韓國的硬體發展而已
韓國的online game軟體實力,臺灣應該連車尾燈都看不到
倒是代理很有一套,
硬體代工,軟體代理...
另外韓國這幾年網路的發展也快,2011年就4G了,臺灣是哪一年4G?

tian wrote:
有沒有國際化,有沒有...(恕刪)
TT2K wrote:
研發主導公司經營,那是新創公司才用的方法。一但站穩腳步了,是要用行銷策略來經營,來引導研發走向。工程師適合創新研發,但不一定適合經營,而只懂行銷也沒用,要兩種人才都有才會成功。..(恕刪)
一切隨風去 wrote:
如果這時候還在說台灣...(恕刪)
tian wrote:
我前面回復的重點也不在針對整個市場的狀況回復,在本篇討論串我所有的回復都是在強調行銷的重要,而不是想去完整每一個被丟出來的訊息真實的狀況,那會偏了我的意圖。
中國的東西在中國很成功,但走出中國以後有很多問題還要突破,在大陸能成功的模式跟其他東南亞國家本來就不同。
非常想認識一下前輩,我猜前輩有project正在startup或者您一直想要startup,要不您就是在創投產業工作。...(恕刪)
tian wrote:
海量技術的需求和操作方式在對岸很需要,但是台灣2300萬人沒有那種需求,在台灣熱的創業著重在想法,技術面的東西只要想法成熟,走出去海外市場的時候到大陸可以很快找到適當的技術人員,創業絕不是有適當的技術就能成的。
兩岸的經營本就不同,台灣就2300萬人,行銷手法和市場狀況跟大陸根本不可能一樣,大陸的行銷不適用電子報,但台灣就特別適用,所以你可能也想像不出一個商城每天可以給每個會員都發出一份電子報,這種事情在大陸絕不可能發生。
甲骨文是美國人的,而這個主題根本不是在討論知名解決方案,我現在覺得你有點像是來賣知識的,而不是針對主題在討論。如果你能先了解海島型經濟再來批評台灣現階段的思維會比較貼切,因為在大陸著重的經驗和技術跟台灣不是同一個方向,而台灣要過去創業也不是說去就能去,我個人認為的市場反而是英語市場,這點可以從我前面迴文看出來。..(恕刪)
一切隨風去 wrote:
不是什麼前輩,只是一...(恕刪)
一切隨風去 wrote:
本貼中的討論有國際化...(恕刪)
一切隨風去 wrote:
這裡面錯誤太多了,百...(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