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常聽見南部企業主只肯給22k

原來南部起薪這麼低喔,難怪很多南部同學都留在北部找工作,發展不均衡好像哪個國家都會發生
南部新資這麼低,那為什麼擅於Cost down的廠商都不願意南下設廠?

不要跟我說那是政府長期重北輕南,這是無恥的政治人物的炒作,
長期以來,中央政府的以人口平均的中央補助款,一向是南部金額遠大於北部,中部縣市的平均補助款一向最低。

如果重北輕南,那中部怎麼辦,連中科都是中央政府蓋了一科竹科,二科南科,三科路竹後,因為中部遲遲沒有科學園區,經過幾位中部的大學校長聯署希望國科會撥款1000多萬研究中部規劃科學園區的可行性,結果發現願意進駐的廠商10幾倍進駐意願,當時的中央政府才整盤拿去吃,變成自己的施政績效。
也因為當初規劃經費才1000多萬,所設想的腹地太小,只有100多公頃,造成後來的第一期中科園區太小的問題。
連中科的都次招商說明會,都還要吸引南科管理處的官員前來搶客。

後來路竹科學園區也是因為廠商進駐意願不高,招商不利,所以才會被納入南科管轄。

重點是,既然薪資可以pay的比較低,人力又充足,為什麼這些廠商,大家都不願南下設廠??
難道北部到南部距離有這麼遠,遠到原物料供貨物流不便嗎?



bb123dd wrote:
/// 錯,欺負員工不能離家太遠,只好忍耐22k,,
/// 惡性循環,造成北部甚麼都比南部較好,,
不要說雙北比不上
連桃園新竹都比不上而且差距很大
乾脆說新竹也是天龍國好了。
我在中部 國立科大畢業
新鮮人剛出社會傳產的行情價大約23K~26K
在彰化以南的同學 19~23K左右
我就有個同學在傳產
剛進去20K 過了一年半加薪到23K
每天加班薪水大概3萬塊

只能說 當南部全部的老闆團結起來都只願意開這個薪水
你又能怎麼選擇
hank78 wrote:
在南部領一兩萬上台北...(恕刪)



同樣在南部公司待久了,也領個7,8萬.北上工作同學怨嘆當年為何不留在故鄉

有時候老一輩子的人,常說過公司待久了就是你的

一開始或許真的很低,但看的是之後及未來,有些北上工作10年想回到故鄉,又想和人平起平坐?

當然是砍對折,還想跟人家領一樣,在待個十年在說吧


很多社會新鮮人的南部人,中部人,一開始就是貪那多了幾千塊而北上工作,在南部找到23K在北部找到25K

有人就只為了多個2千就北上工作,不盡想,房租跟電,吃不用算進去嗎?


碰到北上面試的人,我同樣也會錄用你因為公平競爭,但錄之後進來私下會告訴,若還想回家鄉,記得要趁早




small kim wrote:
同樣在南部公司待久了...(恕刪)


前輩是在南部的企業嗎??

不是待長待短的問題

而是職務越高差異越多...


一般低階的從業員南部大概比北部低少個幾千塊錢

但管理職或專業人員差異可到好幾萬的...


small kim wrote:
同樣在南部公司待久了...(恕刪)


我跟S大有相同感覺,
週遭朋友薪資也有7-8萬,年紀都35歲以下,
但是年資至少6-7年。

多人都選擇不信,或是直接當成特例,
只能接受南部薪資很低。

JENF wrote:
我跟S大有相同感覺,...(恕刪)


不是不相信阿

只是南部可以領七八萬的話

北部可以領十幾萬

我也有朋友在電信三雄之一的公司上班(高雄分公司)

也很年輕

年薪約一百萬

但問題是他以前台北時是領兩百多萬...
hank78 wrote:
不是不相信阿只是南部...(恕刪)



你聽過長春化工,台灣保麗,大連化工,台塑嗎,號稱頂級傳產,外面公務員之稱,其實福利超越公務員

因為我是讀化工,同學大部份都在南部化工廠發展,長春化工,台灣保麗,大連化工,台塑,台聚,國喬,中石化.聯成,東聯等等......還有很多,他們眼中最欄的就是中纖,但剛進去也有30K起跳


之前有網友提供家庭所得,
台北市大約是150-160萬,
新北好像120萬
桃園130萬
新竹,台南,台中,高雄約110萬。

所以台北所得是高雄的1.5倍,
但是以相同條件下的房價是幾倍呢?

其實若以房價所得比來看,台北市是薪資最差的,
只是很多人無法跳脫薪資的心魔,
就算薪資高於其它縣市工作的同學,
那又如何,CP值高的工作才是王道,
而不是薪資的高低。

而且我上班的公司台北市也有,薪資是相同,台北市跟高雄薪資相同,這根本就不用選。

而且S大提到的長春大連集團,平均年終都是5-6個月,這也只是高雄頂級傳產之1。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