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最低月薪太高,競爭力一定會輸台灣

競爭力又不是看哪一個國家的月薪高或低來決定的,如果還是用以前勞力密集的方式來看待,當然月薪越低對資方越好,勞工就倒楣了!相對產業更不會進步,提高勞工的薪資,也會提高勞工的素質,對雙方都有好處,企業才會更留的住人才。

S F BOY wrote:
提高勞工的薪資,也會提高勞工的素質



也許這點比較難證明,但實務上薪水待遇差,不幸福的企業會導致員工不滿情緒,員工會轉變成餬口飯吃的心態

"賺都是老闆賺,那麼努力幹嘛?" "做多做少領的錢都一樣,慢慢做就行了"

因此制度是否合理是很重要的

S F BOY wrote:
競爭力又不是看哪一個國家的月薪高或低來決定的...(恕刪)


台灣老闆們都說 提高員工月薪,台企就會沒競爭力!
台灣老闆們都說 多放員工幾天假,台企就會沒競爭力!
台灣老闆們都說 這樣會逼他們出走

以上都是老闆說的
那菲律賓,越南,印尼的工資也比台灣低,為何沒有比台灣還有競爭力,一堆外勞還來台灣工作。

ake999 wrote:
台灣老闆們都說 提高員工月薪,台企就會沒競爭力!
台灣老闆們都說 多放員工幾天假,台企就會沒競爭力!
台灣老闆們都說 這樣會逼他們出走

以上都是老闆說的

很正常,不是嗎?
沒有競爭力的人去沒有競爭力的公司上班,
員工沒效率當然多放幾天假就沒有競爭力,
有競爭力的員工自然是在有競爭力的公司上班。

檢討慣老闆並不會讓你變的有競爭力,
讓自己變的有競爭力才是正途!

版上常常看到年薪百來百去

很難抉擇 wrote:
個人目前在新竹的公司擔任主管,
老實說,雖然出社會很晚,
近~而立之年才出社會,
國立研究所畢,
也是從基層 $40K/month 幹起,
不過幸運的是,
不到三年就突破年薪百萬了~

由於工作也十多年了,
工作的業務熟悉,
個人上班的服務時間是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
這是可以靠 "團隊效率" 來達到的…

雖然收入還可以,
但~我比較樂在工作中,
也鮮少會去想收入的問題…

樓主要想的是,
竹科大部份的公司都是製造業或是 IC 設計業,
相信 RD 或工廠端的都領的不少,
月薪破十萬的比比皆是,
只是~支援性質的 IT 自然不是分紅的重點人物…

目前,正努力朝向三百前進,
等~年薪破三百,
已想好要換 R nine-T 來犒賞自己…



Kensukeibu wrote:
我今年35歲,金融業年資10年
剛進公司前幾年的年資大概就只有60~70萬
年資5年左右的時候升小主管大概就是80多
年資7年左右的時候外派,基本上外派就有破百了
現在外派滿2年,年薪升到大概170左右

當然也希望之後可以突破200大關
薪水多是多了~也賺到了外派的資歷、經驗
但是犧牲了和家人相處的時間
也只能說服自己這是為了未來過更好的生活,為了更常遠的路做打算了~


是驢是馬?
出來遛幾年就知道了!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肯定沒有機會!
太扯了,為什麼這麼多人看不懂反諷文?
台灣人邏輯思考真的有這麼差嗎
難道低薪是真的有因果關係…

這篇是在打臉酸那些工商團體慣老闆
這種文都看不懂
到底想要求領幾K啊?

就好像講個笑話還要一個字一個字的跟你解釋笑點的邏輯在哪裡
要替這種程度的人爭取高薪
真是夠尷尬
sardine001 wrote:
很正常,不是嗎?沒有...(恕刪)


所以台灣人材外流是世界第一,這個剛好配上你的話,是不是代表台灣的企業很多都是沒有競爭力,

只能靠壓榨勞工來獲利呢?
可見台灣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辛巴威, 呼籲企業主快把薪資水準調降到比辛巴威低, 這樣我們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爭領先!
cyberhunter wrote:
照版主這種說法 美國...(恕刪)
electric fan wrote:
所以台灣人材外流是世界第一,這個剛好配上你的話,是不是代表台灣的企業很多都是沒有競爭力,

只能靠壓榨勞工來獲利呢?

人才外流?
怎麼不是企業外流?
產業的大量外移更帶走了許多專業技術及創業型的人才,
如果台灣有好的投資環境怎麼吸引不到外資?

有月薪10萬的公司你不去,
硬要去月薪22K兼責任制的公司?
沒有競爭力的公司當然只能靠壓榨沒有競爭力的勞工來獲利。

沒有競爭力的公司不堪一擊,
與其抱怨不如創業把慣老板幹掉!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肯定沒有機會!
這麼明顯的反串文居然有人看不出來
都不知道該講什麼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