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想法不同而已
我年輕剛退伍的時候曾經為了趕一個案子,5天沒回家,沒趟下來睡覺過,頂多趴在桌子上瞇一下
趕出來了以後,只得到兩個字“good job"................沒了
為了想更上一層樓,覺得需要充實自己的專業(職務以外的)
每天下班跟休假就是跑補習班學英文
英文練起來以後(我外國同事被我嚇到,怎麼會有人幾個月內從英文文盲變成可以電話會議跟他討論工作),變成每天下班帶著雞排跟搖搖茶去找同業的前輩請教專業問題
就算我覺得自己已經在同儕裡面算突出了,我還是領著低薪,我從來也沒有去開口要求加薪
這樣過了幾年,我被挖角了(只要你真的有實力,老闆裝作看不見,自然有人會看見),主管馬上開條件要我留下來,我回他說不是這個問題(其實就是...........更!我離職前你怎麼沒想過要給我調整??????)還是離開了
後來的3個工作都做了蠻長時間的(上一個工作是7年,現職已經5年了),我還是從來沒有開口要求過加薪,但是老闆總是會自動幫我調整
我常跟年輕一輩的人說,沒做滿兩年根本就不能算是經歷,因為你根本只學到皮毛而已,但是年輕一輩的人似乎想法跟我不同
我建議他們可以從什麼方式來快速學習跟累積專業知識...........他們表面上/嘴巴上表現的很認同我,結果實際上是.............你休想要我用自己的下班時間來學習工作專業!!!!!門都米有!!!!
所以......我現在看開了
你們正值風華年代,精力旺盛的時候,卻不肯為自己的未來投資,不是我的損失
身為一個你們口中的老人,我盡了道義責任,對得起自己就好
但不想讀書的人就差很多了!
30年前,也就是現在50、60歲的青少年時,那時有多少工作是是學徒制,那時哪有加班費、哪有薪資,有零用錢就已很好了,當時不管如何困苦追求的就只是一技之長,那時不想讀書的就拜師學藝,好一點的會進職業學校,畢業後就入社會賺錢,30年後的那時青少年就變現在的中老人大部分也都成家立業了!
也就是不想讀書的人就拚技術、拚實力來打拼現實生活!
反觀現在不想讀書的年輕人
混進科大,就自居是大學生!勞力工作不做,不培養技術與專長,不想自己的實力有多少,如何與別人競爭! 整天只想月薪有多少錢,要有多少休假,埋怨社會、對現實不滿!
也就是這種人與30年前的年輕人最大的差別!
終極書僮 wrote:
年青人批老人都沒留...(恕刪)
gworong wrote:
會讀書有實力的人普遍來講以前、現在都差不多相同
但不想讀書的人就差很多了!
...(恕刪)
(大學太多了....也是姓李老人造成的)
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對岸掘起.....造成的強大的產業競爭與排擠效應吧???
再來就是人口問題......30多年前全球才多少人???現在又是多少人???
人口紅利的國家不斷的把工作機會拿走....
再來我們專注的產業(電子業)產品售價一直跌....不斷的價格戰
(然後再砍供應商的利潤,最後當然砍薪水)
人多了...機會少了....競爭狂了
然後就開始怪東怪西
這其實是政府的問題吧???~~我們到底該做什麼產業??是賺錢無人知的???然後又可以掌聲關鍵技術的??
其實台灣並不是沒有這種產業....只是政府沒用心再看再想而已!!
4年一次的執政與行政方式(眼光只放在4年左右)
永遠不會成功!!!!根本來看就是制度很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