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經濟真的回不去了嗎?

emerson76 wrote:
我本來就認為老馬當總統就能力不夠,又碰上金融海嘯,完全超出他能力。
有些人只罵藍的,也不曾見他檢討過綠的。
有些人光看GDP,人均所得,就以為台灣不如人。
台灣是不好沒錯,但不見得比韓國,日本,香港差


光看人均GDP的時後,
你會發現老馬任期, 幹掉11個國家, 人均GDP排名從44名升到33名.
其實全世界遇到金融海嘯的執政政黨, 幾乎都全敗選.
歐巴馬在美國的聲望很高吧, 但是民主黨還是沒有連任, 敗給共和黨.

不是老馬做得爛, 其實老馬在金融海嘯期間, 做得比大多數國家都好.
只是台灣人只會比較2007跟2015的差異.
不會去比較國際上的相對應的差距.
但是這個"祕密", 藍的不知道, 綠的不知道, 知道了也不會講.

ake999 wrote:
2008年台灣的科技業開始逐漸被中國大陸競爭取代
而且兩岸交流幾乎都是為了學習台灣各方面的技術


交流本來就會有技術被學習的機會,
不然你以為台灣技術是從哪來的?
很多IC設計是靠打磨歐美大廠的IC clone出來的.
人家也不是交流, 只是把產品賣到台灣, 台灣廠商就去挖出IC出來磨.

還有2008年還有一件科技業的大事.
那就是分紅費用化!!
分紅費用化是在會計制度上, 在對股東的利益上, 都是"對"的, 合理的, 應該的.
但是分紅費用化剛好讓 科技業白吃的午餐變成吃不到的午餐.
相信不少科技員工年薪都打五六折不等.
新創科技公司員工也喪失了, 一但上市就變身為千萬富翁的機會.

這個對台灣正義是一項"美意"的政策,
剛好提供給對岸, 韓國, 外商一個機會之窗.
挖台灣技術員工變得很好挖!!! 我的組員們全部在2008~2010年兩年間跳槽外商.
其他公司恐怕更多.

光這一個頓挫, 就足以讓對岸趕上來了.

對, 大家從台灣島內在看, 好像都是對的事,
但是把範圍擴大到整個世界, 就知道這件對的事, 好像不是那麼對.

hello
我覺得政策最大的問題,
就是都向企業靠攏

政府帶頭喊22K,
企業也樂的節省成本,配合低起薪.
薪水上不來
大家不消費
經濟自然是一攤死水
企業為了要保持毛利
自然會調高島內的售價
鎖定那些願意花錢買的少數人.

兩極化是這樣子造成的..
sugerbaby0621 wrote:
2000年跟現在差最多是政府股票分紅費用化的政策
有股票分紅的公司人才越來越多
業績也越來越好
舉例華碩當年每人平均分紅2000萬的股票
現在分紅要費用化
人才都跑光了~
業績也掉了
其他IC設計業更是被大陸挖光了

華碩平均分紅2000萬的股票?
有這樣的事?
是副總級的平均嗎?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練笑話是一種藝術 wrote:
我覺得政策最大的問題,
就是都向企業靠攏

政府帶頭喊22K,
企業也樂的節省成本,配合低起薪.
薪水上不來
大家不消費
經濟自然是一攤死水
企業為了要保持毛利
自然會調高島內的售價
鎖定那些願意花錢買的少數人.

兩極化是這樣子造成的..


政府從來沒有帶頭喊22K
每間上市公司每年配給發股票超過一定張數的部分,都需要依照法令規定公告出來
所以像是華碩配給每個總字輩的張數其實都是可以上網查的,其他大公司也是一樣

我記得當年華碩的協理等級,光是配股的價值可以近千萬,副總級當然更高
至於平均分紅2000萬這種事情,應該是副總級在平均的

G-PLUS wrote:
華碩平均分紅2000萬的股票?
有這樣的事?
是副總級的平均嗎?....(恕刪)
macacafly wrote:
不是老馬做得爛, 其實老馬在金融海嘯期間, 做得比大多數國家都好.
只是台灣人只會比較2007跟2015的差異.
不會去比較國際上的相對應的差距.
但是這個"祕密", 藍的不知道, 綠的不知道, 知道了也不會講.



金融海嘯要是從頭再來,我樂見現在的政府處理,甚至是在沒有林全與彭淮南的狀態下,看看小英政府去哪裡找合適的人才來處理這個淹死不知多少國家的金融海嘯。 台灣人看不到,並不是太令人驚異,因為新聞從來不會去報導真正的世界大事...

一個能夠讓美國都陷入經濟衰退的金融海嘯,台灣居然沒有太大的動盪,而還會有人認為這是不夠的,這沒有633是錯誤的,這還真是不可思議。



macacafly wrote:
還有2008年還有一件科技業的大事.
那就是分紅費用化!!

這就是我常說的,「見不得別人好」的最佳典範。 就是因為見不得別人好,所以就算是要放棄既得利益,也要把其他人拉下來的均貧作法。

反正有錢的就是「肥貓」,不殺不行。 而其結果就是,人才迅速外流... 小老百姓「感覺」很爽,但是實際上卻吃了悶虧而不自知。




練笑話是一種藝術 wrote:
我覺得政策最大的問題,
就是都向企業靠攏

政策是由政府領導人與團隊所擬定的。

一般政府如果不是向企業靠攏,就是向勞工靠攏。

這是不可避免的原罪,而實際上任何政策的執行也遲早會引導到這個衝突。

所以政府的責任就是「溝通」與「排解問題」,勞資問題一直以來都是非常彈性的。



一流政府則是遊走於兩這之間,受到兩者好評,也讓人民能夠感受到政府的努力。

但是這種政府極少,因為對於領導人與其團隊的能力要求是非常嚴苛的。

但是能力不彰的政府,除了兩邊得罪之外,連帶得罪人民,達到三輸局面。

而這才是真正的奇耙...




練笑話是一種藝術 wrote:
政府帶頭喊22K,
企業也樂的節省成本,配合低起薪.
薪水上不來
大家不消費
經濟自然是一攤死水
企業為了要保持毛利
自然會調高島內的售價
鎖定那些願意花錢買的少數人.

兩極化是這樣子造成的..

政府沒有帶頭喊22K喔。

而一直維持22K,很多時候就是沒人願意扮黑臉,「落實」勞基法。

此外,太多台灣人做生意不懂得「共生」,只求「獨活」,講究「獨家」,所以沒事就玩「割喉戰」,所以不死也剩半條命。


Molonlabe wrote:
政府沒有帶頭喊22K喔。...(恕刪)


22K 的由來

22K 不就是教育部帶頭喊的嗎???( 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俗稱22K方案或22K政策)
此方案實施及結束後,卻帶動企業以22K作為大專畢業生起薪 ,連帶使青年薪資無法提升,造成青年貧窮化。

然後老闆更看此機不可失,順勢跟進再衍生, 才會造成現在的局面..

練笑話是一種藝術 wrote:
22K 不就是教育部帶頭喊的嗎???( 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俗稱22K方案或22K政策)
此方案實施及結束後,卻帶動企業以22K作為大專畢業生起薪 ,連帶使青年薪資無法提升,造成青年貧窮化。
然後老闆更看此機不可失,順勢跟進再衍生, 才會造成現在的局面..


Wikipedia wrote:
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俗稱22K方案或22K政策,是中華民國教育部於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間,分兩階段實施的就業補助方案。由教育部(時任教育部長 鄭瑞城)、大專院校與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時任主任委員 王如玄)的合作平台,來協助近三年大專畢業生進入職場實習,由政府提供每個畢業生每月2萬2千元薪資(俗稱22k)並外加勞健保,輔導他們進入和學校建教合作之企業職場,實習工作為期一年,總共提供3萬餘個名額。此方案實施及結束後,卻帶動企業以22K作為大專畢業生起薪 ,連帶使青年薪資無法提升,造成青年貧窮化。

受到金融海嘯影響,企業提供職缺減少,失業率飆高,因此在2009年4月-2010年9月間,從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特別條例》特別預算支出108億元,實施「95學年度至97學年度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1]並由教育部主辦。以實習名義,提供近3年大專畢業生1年期工作機會,名額共41470人,由政府補助企業每人每月本薪2萬2000元及勞、健保費用4190元共26190元,另亦補助年終獎金,給薪優於基準者由企業自行負擔。

寫得這麼清楚,那是「實習輔助」,那是政府在經濟不好的時候,由政府出面主導的建教合作,輔導青年進入職場實習。

什麼時候「實習」變成「年薪」? 什麼時候「輔助款項」變成「年薪」?

這是一個愚蠢的政策嗎? 或許。

這是一個沒有想清楚的政策嗎? 或許。


但是薪水是由企業界的公司所掌控,他們不願意加薪,這怎麼能怪到政府頭上? 而當時的「世界」景氣不好,政府也只能輔導就業,難不成輔導就業就等於給工作,然後要負起後續所有相關責任? 這才是真正的公親變事主吧?

練笑話是一種藝術 wrote:
然後老闆更看此機不可失,順勢跟進再衍生, 才會造成現在的局面..

所以台灣老闆缺德,算是政府的錯?


Molonlabe wrote:
所以台灣老闆缺德,算是政府的錯?...(恕刪)


間接 / 暗示 的方法..
這就是帶風向厲害的地方..
不然為何現在大型論壇都有一堆網軍在帶風向..
瞭解吧.

當然,職場上有一定年資的人, 沒人在領22K
老闆用22K ,也只找的到新鮮人
要領高薪,還是要靠自己的實力.

練笑話是一種藝術 wrote:
22K 不就是教育部帶頭喊的嗎???( 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俗稱22K方案或22K政策) 大笑大笑
此方案實施及結束後,卻帶動企業以22K作為大專畢業生起薪 ,連帶使青年薪資無法提升,造成青年貧窮化。
然後老闆更看此機不可失,順勢跟進再衍生, 才會造成現在的局面..嘔吐


22K政策是政府給本來應該失業的年輕人一種補助

這些年輕人要是沒有這個政策,就得要回家吃自己,哪還有什麼22K薪水

跟政府帶頭喊,一點關係都沒有


舉例來說,目前有失業給付的政策,但是只給半年

認為 22K政策是政府帶頭喊邏輯的,就會認為失業給付的政策是政府帶頭只給員工六個月的薪水



練笑話是一種藝術 wrote:
間接 / 暗示 的方法..
這就是帶風向厲害的地方..
不然為何現在大型論壇都有一堆網軍在帶風向..
瞭解吧.


這幾年來,網軍帶的最大風向之一,就是 "22K是政府帶頭喊出來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