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客跟媒體卻把問題帶到勞資關系上,
不探究根本的原因,
只造成勞資對立關係緊張。
台灣95%以上都是中小企業,
創業的五年陣亡率為99%,
從這數據來看,
我真不覺得資方都是所謂的慣老闆,
相信大部分的資方雖付不起高薪,
但自己一定也不輕鬆。
勞方想由國家的力量(法律)來提高基本薪資,
但國家已給予最基本的保障,安全與自由,
薪資還是要靠自己爭取,
相信勞方也是在許多取捨比較與犧牲下,
選擇任職於目前的職位,接受現在薪資,
也因為國家保障了自由,若真受不了目前身為勞方的薪資福利,
不妨換個位置,嘗試一下由資方的角度面對問題,
若一味的只想由法律來提高薪資,那不如直接公投轉共產制。
勞方要的應該是穩定合理的生存空間,
先從社會福利來說,如生育補助、教育補助、健保等等...
這點應由加稅來支持這些支出,
起徵點降提、稅率提高,
例如級距稅率由:5%、12%、20%、30%、40%、45%,
提升為:10%、16%、23%、32%、42%、45%之類,
目前我們國家把許多社會福利的資金灌在資方身上,
先是增加資方雇傭成本,增加創業障礙,
二來降低社會底層階級流動的機會。
再者政府應該要強力抑制土地價格及房價甚至租金,
土地及房子是人民的生存空間,應有基本保障,
房價提高一定也會帶動物價提高,因營業成本及生產成本都提高了,
若是都將資本轉至房地產這種,沒有實際產出也沒有提供工作機會的地方,
實在不利產業與經濟發展,這才是人民(不論勞資)真正被資本家剝削的地方。
政府扶植的產業不夠多元等造成的經濟問題,就不多說了...。
資本..資本..資本..很重要所以說3次..如果我有我也要當老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