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 醒醒吧,台灣不需要這麼多人才

同意樓主的論點,台灣的問題在於成長停滯以及市場相對地位下滑,現在在位子上的人沒有太多的出路,因此便努力卡位,升遷不順暢便導致職缺相對較少,企業主便能用較低的薪資僱用優秀的人才。

樓主提到“上升的產業”是快速升遷及獲取高薪的選擇,因為這類產業在高速發展,市場尚未定型,因此有較多的機會,過去10年的互聯網產業便是一個例子。

幾大Consulting firm 在台灣能精挑細選,但在別的市場也許不是頂尖人才的選擇,在日本的外商的確不是在地求職的首選,日本頂尖人才都希望進本國的大企業進而爭取外派的機會。

過去工作常和 McKinsey 合作,即使是台灣的 case 都常常和上海的辦公室聯繫,後來了解到因為台灣的大型案子不多,因此主要的團隊都 base 在上海,這就是市場地位下滑的結果。

開放競爭才能刺激進步,但台灣因選舉的關係,不論哪個執政黨都選擇和現有的財團合作,使得台灣的商業環境保守且封閉,不僅外商進不來,本土廠商也出不去,看看銀行產業的“亞洲杯”一事無成便是明證。

台灣人才的當務之急是把就業市場鎖定在亞洲其他地區,培養本身的專業能力以及語言能力,準備自己去打亞洲杯,求取高薪。


shphd wrote:
日本頂尖人才都希望進本國的大企業進而爭取外派的機會。..(恕刪)

台灣也是啊!
台灣頂尖人才擔任台灣總公司主管
第二名的擔任海外分公司主管(外派台幹)

shphd wrote:
同意樓主的論點,台...(恕刪)
在台灣只要有國小畢業程度就可以了,除非有打算出國才有往上讀的必要,台灣要的是奴才不是人才,讀越高只是讓自己負債

https://ace0156.pixnet.net
mascotqoo wrote:
一部2011年的電影「超脫」,其中一段代課老師在課堂上,對問題學生說的話,並且達到啟發。...(恕刪)


這部片子台灣不知道有沒有上映
台灣的片名應該叫做人間師格
覺得不錯..
劇情醞釀.運鏡方式都滿讚的
有空應該可以去看看.

但是
看完一整個無力感..

台灣發生的事情.其他的國家也是同樣在發生..
有沒有解決辦法?
大概是沒有.....

是要賭一把.還是安安分分上班..
不只階級會是世襲.貧窮甚至知識都會因科技的發展..
而更會使階級固著化..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iamaminimalist wrote:
既然你自認為是人才
怎麼會連ATM匯款三萬就困擾你呢大笑

我每天在網銀匯款幾十萬上百萬怎都沒限制?而且不用手續費!

只會抱怨卻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真的算人才嗎?大笑...(恕刪)


這我倒是認同您的說法...
很多事務.不能只從一個方向去碰壁..
會計科目可以變更.用途可以變更.甚至....嘿嘿嘿..

tony333324 wrote:
你確認你是人才? 人才也是要經驗累積起來的, 不是多讀2本書叫人才........ ...(恕刪)


經驗是一回事
教育訓練又是另外一回事...

看樣子..
很多公司都只是要即戰力..
規劃是一回事..細節又是另一回事..
台灣習慣上一個人當作兩個人來用..

經驗應該是用在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而不是您所提到的 routine ...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台灣需要新的產業新的機會,就醬

2000年那波電子業高峰已經一去不返還了,只剩下台積電還能呼風喚雨

電腦公司已經成長緩慢很多年,面板DRAM太陽能LED都只能用撐著來形容,DESIGN HOUSE跟半導體好是好點

沒有賺大錢的航空母艦公司,就不會有相關的外資產業進來,就沒人去拉高薪資,增加員工跳槽的空間,也不會有新的技術新的觀念被帶進來....

只能希望2019會好點了


台灣制造業早早就已經完成階段性目標與任務(25年前就該交到下一棒了。特別補充說明,一堆

看不懂的人在昏頭:"交到下一棒是指:要將資源全力的扶殖、交棒到下一個殺手級的產業與

項目上,而非這種「簡單」籌資、開公司的傳統製造業方法,一直霸佔所有資源,因為這些

大老早已不思索如何開創,只思索如何在現有的基礎下,獲利、costdown",而政府也一直縱容

製造業的無限上崗.............無為無能的政府,是最可悲的。),但卻呈現老而不死

,打死不退的現象,主因還是政府政客,以及一堆上個世紀佔著資源不放,且一直以這種偷懶

模式寄生的「業界大老」,不思進步與轉型,只想著把手上的資源把持住,用力的吸血。

連帶的是,在這種工作生態環境下,你能見識到的、學習到的,都是脫節的東西,環境影響人的

高度與視野,所以台灣人才走出去的限制也就在那邊了!製造業可以有,但是要精不要多,留下

有競爭優勢的,其他就不該放任,因為實在將台灣稀少的資源都掠奪光了,但卻提供、回饋不了

養份。

*沒看大家討論

我在幾個國家就學及工作
更因為一些的原因接觸過不同國家的人
我覺得台灣人很容易誤以為自己是人才甚至是天才
台灣人取巧或是講人情的文化更是把這樣的信念擴大了
很多人都以為自己受高等教育或是與眾不同
這些人總是在網站發出這類型的文章
然後會有一些人出來響應
雖然講的頭頭是道
但是到底是不是事實他們根本不在乎

如過真的是人才
怎麼會那麼輕易的被環境限制住
我建議多待一些國家還有和不同國家的人往來
才有可能正確地看待自己的定位
而不是球員兼裁判的一直怪這個世界不給機會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se3p wrote:
*沒看大家討論我在...(恕刪)


這就是我一直覺得應該先定義一下何謂人才?
出國工作叫做人才外流,,,,,,,,,,,,,,,,,

台灣產業發展是跟著國外大廠跑, 如果公司有能力跟上這些廠商, 加入全球供應鏈, 很難不賺到錢,
台灣這數十年來加入著電腦, 網路, 通訊, 手機等產業者, 都有賺到錢不是嗎?
當然沒有一個產業能永遠成長賺錢, 好的公司會繼續投資在新產業尋找商機,

always CoCa Cola wrote:
這就是我一直覺得應該先定義一下何謂人才?...(恕刪)


台灣都只說人在公司工廠的貢獻度..

外國工廠公司..
一堆藍領階級搞不好藝術涵養素質都比台灣來得高...
國民素質的提升也是要給于養分的..

以台灣這種淺碟短視的企業.社會文化來說
永遠都是一天過一天的打工仔...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