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er1000 wrote:
Steve Jobs是名校? 長春藤? 史丹福? MIT?


Reed 是不是名校見仁見智了 Reed不是只有jobs一人在那待過

也不是只有ivy 才能被叫做名校

打混摸魚的文憑 根本不需要被討論!

名校的文憑可以打混摸魚摸出來?!

請問世界上到底有哪個檯面上的人是靠文憑養老?! 拜託你告訴我 我很困惑

文憑什麼時候可以養老了? Orz

你要不要想一下 你列的那些人 如果連大學都沒上過 會不會還是一樣的結果??

文憑就是給你進大公司 進了後 文憑還有個鬼用??

還有進大公司的 就一定要在那待一輩子? 這是你看到的 還是?

我是做金融的 所以電子就不去評論了

我只知道現在很多大的fund的頭都是Ivy, then Goldman 不然就是大的AM 然後在自己開shop....

近幾年 台灣也有很多新的funds 大點的有到30多億美金 老闆就是台灣人 高盛待個幾年出來自己做

這不是創業?

還有張明正不是台灣人嗎? 待過大公司 但好像也沒待一輩子喔.....



tracer1000 wrote:
最近天下雜誌才有篇文章寫這個...

讀書能力≠做事能力 by 洪蘭

台灣內閣成員學歷之高,為世界之冠,但是台灣內閣執行力之差,也是有目共睹。




這個例子舉的太好了, 你知道洪蘭是誰嗎?

洪蘭(Daisy L. Hung,1947年5月29日-)[1],福建省同安人,生於台北市,現任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知名台灣科學家。 1965年自北一女畢業,1969年於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後赴美留學,並於1980年自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頒發心理學博士學位。



她老公是曾志朗

曾志朗(英語:Ovid Tzeng,1944年9月8日-),臺灣語言學及心理學學者,高雄旗山人,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委、中央研究院第20屆人文及社會科學組院士、美國加州大學華裔學者協會創會理事、中華民國行政院政務委員教育部部長及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等職務。曾志朗是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學士;教育研究所碩士,1973年得到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博士(認知心理學)。


然後我們來看一下天下雜誌的創辦人(殷允芃, 高希均, 王力行)

殷允芃成長於臺灣彰化縣員林鎮[參 1],後於北一女中高中部、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畢業。她去美國愛荷華大學唸「新聞傳播」,取得碩士學位後,曾任美國費城詢問報記者。殷允芃曾任第一、二、三屆國統會委員、國發會、文復會委員及經發會委員,並於1994年到1996年間,應李遠哲邀請擔任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委員。


高希均(1936年4月16日-)生於南京市,先後在台北商職與台灣省立農學院農業經濟學系畢業,並獲兩校傑出校友獎。1959年赴美讀書,1964年獲密西根州立大學博士學位,是臺灣經濟學家、天下文化創辦人。


王力行,1945年出生於四川重慶,台灣知名女作家及出版家,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


她寫的文章批評博士內閣不會做事, 有她的高度在. 雜誌會登.

您試試看寫一篇文章批評博士內閣不會做事, 看看有沒雜誌會理你!

況且, 您對(高)學歷等於(高)能力不以為然, 那為什麼您就認同洪蘭的批評, 她也是博士啊!

看起來您應該要舉數字週刊批評博士內閣爛的文章才比較能表達您的論點!
tracer1000 wrote:
Steve Jobs是名校? 長春藤? 史丹福? MIT?

他就是覺得花光養父母的錢念個文憑,根本不值得才離開學校的...




大哥, 您第一天出來社會混啊? 拿Steve Jobs這種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材怪咖做例子, 那王永慶只有小學畢業成為富豪, 你怎麼不叫您小孩唸到小學畢業就好了?!

況且Steve Jobs不是拿不到好學歷, 而是他不想拿. 這跟拿不到好學歷, 然後再酸葡萄說"學歷不等於能力"差很多耶. 您大可叫您小孩去唸碩博士, 要畢業前再放棄學位, 這樣驕傲地大聲的講"學歷不等於能力", 老子不肖這張證書, 才會有人幫你鼓掌(雖然會覺得你很蠢)!

學歷不等於能力, 那是對少數的特例才適用, 對其他絕大多數一般人而言, 在他的"專業領域"上學歷就等於能力.

我認為書唸的好的人, 其實頭腦都很好, 學習能力都很強, 也容易接受到新知. 這種人, 知名大公司才會要, 然後進大公司後, 旁邊的同事很多都是名校畢業的優秀人材互相切磋競爭, 加上大公司資源充足, 這樣的環境, 當然是正向循環啊!

很多人說, 唉啊! 學歷只是門票, 進去之後的發展就要看能力! 對啊, 沒錯, 但是那是指同樣學歷能夠進同樣一家公司的人而言. 比如說一個台大跟一個交大, 同時都有能進有名大公司的資格, 之後發展就要看他們自己的能力跟機運. 你一個不好學校的畢業生, 根本進都進不去, 怎麼表現能力啊! 好學校的學生有拿到好幾場大聯盟的門票, 可以去看基襪世仇大戰, 不好學校的學生只能拿到歡樂聯盟的門票, 看看曼尼轟隻全壘打就自high到不行. 同樣是門票, 級別差太多了啦!

當然, 如果您所謂的能力是"業務能力","管理技巧", 然後指著台大畢業的理工博士說他"能力"很差! 那我就沒話講了!

tracer1000 wrote:
所以囉,就像我前面講的

我們的人才很多都是立志幫人家打工

人家的人才很多都在創業...

也所以人家的公司在創新,我們的公司在幫Google,幫Apple打工

再想想最近的新聞,史丹福這全美屬一屬二的名校的學生集體輟學去創業

這在臺灣這個文憑至上的社會絕大多數人包括家長,會接受嗎?


你所謂打工的定義是什麼?
如果是代工的話,只要有錢賺,那這有什麼不對。
還是說別人去代工有妨礙到你什麼嗎?
如果你認為創業的利潤就算扣掉風險也很划算的話,那你可以去創業看看,我會祝福你的。
skullssss wrote:
哪段呢? 我可沒說過名校生無用 我更沒那個資格去說

Oxford teaches you nothing about everything

你既沒念過oxford又沒念過cambridge 你怎知道

Oxford teaches you nothing about everything;
Cambridge teaches you everything about nothing!

妙? 你真的很妙

想必不及閣下一二吧?!


莊子〈秋水篇〉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
上也。」

gofy6848 wrote:
想必不及閣下一二吧?!


哪敢跟您比阿 出口成章 還可以批評oxford和cambridge 厲害
首按,
每年大學學測、指考一經放榜,
全台各地公、私立明星高中莫非爭相批露於校網跑馬燈上的,
究竟是那些領域的科系?

次按,
無論是北部的建中、附中、成功、北么、中山、武陵、延平、薇閣,
抑或是中部的一中、女中、彰中、衛道、嘉中,
乃至於南部的南一、南女、雄中、雄女、興國、道明,
所謂兵家必爭之地究竟誰屬?

再次按,
又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約莫四成上下,
大學時係攻讀理工科系之自然科學領域!
惟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原名: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轄下教授/研究員約莫五成上下,
大學時亦係攻讀理工科系之自然科學領域!
這莫非有點兒非比尋常?

更次按,
另查若干司法官大學時亦係攻讀理工科系之自然科學領域,
日後則幾經苦讀倖登司法官金榜,
這莫非亦或湊巧罷了?

據上,
在下誠然不再回應閣下此帖覆文了,
這一陣子除剛忙完老大北醫醫科錄取事宜之餘,
自家老二亦甫上本地首席私中國中部,
茫然失序、百廢待舉,
即便閣下若使否肯在下或許未臻成熟之個人觀點,
但亦無妨!
大家高興就好!
莫非......
謹此!



gofy6848 wrote:

首按,

次按,

再次按,

更次按,

據上,
......

謹此!

請問gofy大大 您在寫狀紙嗎?

告人很爽..尤其是告老闆勞資糾紛



哈~哈~

我贊同是: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k8 2021撞爛報廢 ; VW vento 1.8CL 01M原汁未改 2024已拖走報廢了
唉 我不是名校吃過太多悶虧 無聲卡
不要說學歷沒用
這社會很現實的
有能力當然唸越好的學校越好
即使能力普普
至少可以認識很多利害的同學 學長
機會多很多啦
尤其是越大的企業
越會看學歷
沒唸名校
直接給你無聲卡
連自我介紹的機會都沒有
小公司就不一定拉
要的是耐操 好搞的
gofy6848 wrote:
首按,每年大學學測、...(恕刪)


高中程度不錯

感覺整體思考架構都在公務體系

但祝福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